點擊第一食品資訊,只關注你關心的!
在這個“互聯網+”和“消費升級”的巨大轉型期,隨著信息傳播渠道的多元化,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轉變,消費者主權時代已經來臨。
自嗨鍋在自熱火鍋這個“新興市場”突圍而出,迅速占領消費者的“第一心智”,繼而引發線上線下大量經銷客戶的關注,它的品牌營銷策略或許能給餐飲業帶來一些啟示。
洞察消費者需求,解決消費者沖突
在以產品為中心的傳統營銷越來越失效的時代,我們如何更有效的營銷?要點是必須洞察消費者需求的原點,洞察人性的本質,歸根到底就是兩個字,沖突。作為企業和品牌必須明白,有沖突,必定意味著出現了問題、出現了需求,誰能解決問題、解決沖突,誰就能贏得消費者。
1
洞察“沖突點”、 做不添加的品質產品
自熱火鍋品牌大多都是有線下店的傳統品牌,但他們仍固守傳統經營產品的思路來進軍自熱火鍋這個“新興市場”,追趕潮流、模仿爆款成為主流。但從本質上,是缺乏對消費者、對產品的真正關注、理解與洞察的。
自嗨鍋通過前期調研,發現消費者在“吃”上普遍存在的心理:線下餐飲店存在消費高、等位久、環境差的問題;在家做飯則存在時間久、過程繁瑣的煩惱;而點外賣更引發安全、健康、口味上的擔心。三種場景三種擔憂,都是消費者亟需解決的消費沖突點。
而在同類競爭產品上,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方便火鍋大多含有各種防腐劑、添加劑,食材品質無保障,食材新鮮度不佳;同時塑料包裝易揮發有害物質,存在安全和衛生隱患。無法解決消費者健康、美味、方便、安全的需求。
這是目前最為普遍的產品與消費者之間沖突點,也是自嗨鍋所洞察的消費者需求。
2
場景化定義需求、激發消費購買欲
“場景賦予產品以意義”,這是互聯網產品設計的要旨。因此自嗨鍋通過場景化定義需求的方式,先找到對自身產品需求最敏感、改變動機最強的用戶市場,單點滲透,再利用傳播和分享帶來的杠桿力量迅速引爆,利用群體效應輻射其它市場。
比如一個辦公室加班場景嗎,這時的用戶需求就是:最好我身邊就有能填飽肚子,同時又能犒勞自己辛苦一天的美食。自嗨鍋給這些白領用戶提供了一個低門檻替代方案:“不用火不用電,一杯冷水煮火鍋”,用來滿足方便充饑,最小化了用戶的感知成本。
通過這樣的用戶場景分析,自嗨鍋最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上班族、出游黨在一人食的晚餐或夜宵、出游場景下對方便、充饑的功能性需求,同時滿足了他們的味蕾、解饞的進階需求。
3
快速推陳出新,一鍋一世界一味一天堂
為滿足新世代消費者多變的喜好,自嗨鍋不斷快速推陳出新,短短1年內已上架50余款新品,光自熱火鍋系列就多達20余種口味, 牛、羊、魚、豬、鮮蔬,辣的不辣的應有盡有。此外,產品更延伸到酸辣粉、拌面、冷吃飯、煎餅等多個系列,顯示出自嗨鍋強大的研發與供應鏈管控能力。未來基于產品,自嗨鍋的野心只有一個:無論消費者想吃什么,喜歡何種口味,都能在自嗨鍋一網打盡。
除此以外,一直推陳出新的自嗨鍋,在2019年將重磅推出“泡嗨了”,與原本已有的自熱火鍋不同,“泡嗨了“主打沖泡即食概念,不僅有不添加辣椒精并用精選辣椒制作的牛肉粉絲湯、牛肉重慶小面,還有不添加冰乙酸,選用釀造食醋的牛肉酸辣粉等系列新品。
打造個性化品牌形象,形成強記憶點
在這個海量信息的時代,沒有個性是無法被人記憶的,一個大眾臉的品牌讓用戶被認知只能靠反復不斷的曝光,這個成本是創業企業無法承受的。因此最好的辦法便是打造差異化的個性形象,讓品牌脫穎而出。
1
個性化品牌,原創IP形象、視覺促進購買
品牌名稱是品牌文化的最直接體現,是品牌之魂。選擇“自嗨”二字,就在于其簡明扼要的傳遞了消費群體的個性特點,快速引起目標群體的共鳴,占領目標群體的心智資源,實現快速記憶、高效傳播。
為了能夠從視覺上脫穎而出,自嗨鍋大膽啟用《奇葩說》視覺團隊,采用撞色和高調視覺,通過極具張力的色彩風格精確瞄準年輕人的內在需求,直接通過包裝設計展現自嗨鍋所宣揚的“敢玩”、“真我”、“潮流”的生活主張。
自嗨鍋結合自身“自嗨”的產品屬性,選擇具有網感同時擁有龐大“粉絲基礎”的蠢萌逗逼的哈士奇,以它為基礎設計品牌形象,以及一系列萌系表情包,加深了人們對自嗨鍋的印象,將哈士奇“隨時隨地嗨起來”的個性植入到自身品牌里,使其更加親近真實,不再是一個枯燥、無趣的符號。
2
打造人性化服務,增加用戶體驗
自嗨鍋主張購買結束才是營銷的開始。用年輕人喜歡的語言,比如互聯網流行語等,獲得年輕消費者的情感認同,增加對品牌的認知;在服務上用聊天玩笑的形式增加親近感以及消費者的參與感,從而建立情感連接;在產品設計上,自嗨鍋的每一個細節都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譬如采用食品級鋁箔的餐盒,充分考慮消費者的使用體驗等。
這些細節上的把控,打破了消費者線上消費時的溝通的瓶頸,真正將“有顏、有料、有趣、有味“的品牌定位深入人心。
領跑泛娛樂營銷,玩轉粉絲經濟
除了注重洞察消費者需求、打造個性化形象外,自嗨鍋針對90、00后,開啟了一系列的營銷戰役,與湖南、浙江衛視等合作,積極布局影視劇綜藝,并借助明星效應,強勢霸占社交屏幕。
1
植入熱門綜藝電視劇,打造戶外爆款
在綜藝上,聚集了當下頂級流量鮮肉的節目《高能少年團》,王俊凱、楊紫、張一山、許魏洲等人氣愛豆在寒冷的麗江用自嗨鍋大快朵頤,無論是場景還是氛圍,明星與自嗨鍋都可謂是天作之合,有效強化了自嗨鍋戶外爆款的屬性。
電視劇上,新版《流星花園》不僅芒果TV單平臺播放量突破50億,而且還多次蟬聯全國同時段收視第一,以絕對優勢全面領跑暑期檔。自嗨鍋積極參與其中,與主角深度互動。不僅找到了與品牌匹配的年輕受眾,同時打造自嗨鍋追劇必備的品牌形象。可以說是贏在起跑點,效果非常可觀。
2
明星微博引流,半個娛樂圈都在吃
從去年6月林更新率先微博發文,轉發42萬,同款麻辣牛肉銷量更是持續走高之后,自嗨鍋在社交平臺上也表現積極。華晨宇、李靜、那英、謝娜紛紛在微博力薦自嗨鍋,每次發文后同款商品在官方旗艦店內均熱銷斷貨。最終明星效應在618和雙十一兩大購物街引爆銷量。天貓銷量一舉奪魁,位居即食火鍋銷量NO.1,旗下麻辣牛肉火鍋狂銷50余萬件,成為不折不扣的人氣爆款。
3
擁抱高校和媒體,CCTV點名報道
深諳市場之道的自嗨鍋知道:品牌受眾在哪,就應該到哪里去。因此自嗨鍋聯手各地高校,多次舉辦頗具創意的“開學季”、“畢業季”校園活動,被媒體電視以“校園”“白領”“戶外”主題所報道,在CCTV2播出的《經濟信息聯播》節目中,自嗨鍋更是被強勢關注和報道,作為網紅品牌,領銜方便食品行業異軍突起。
在當下這個口碑為王的互聯網時代,自嗨鍋根據目標群體的核心訴求,將食材、健康、科技、娛樂等元素融于一體,為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的自發熱產品。同時通過差異化營銷,打造個性化品牌形象,與消費者建立起情感紐帶,使得用戶成為其免費的傳播員,為品牌傳播帶來極大的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