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
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
鮮嫩的蟹肉、肥美流油的蟹黃
以及濃郁的蟹香
想想就
但總有一些人見不得蟹好,
每到這個時候,
螃蟹的謠言又卷土重來。
去年,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
真 相
實際上,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并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于紐約當地工業污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并不適用。
此外,多位專家曾表示,在國內,大部分螃蟹都是人工養殖,水質更容易控制,因此養殖蟹受水質污染的風險較小。
一個疑似向青蟹體內注射不明液體的視頻在網絡熱傳,網民紛紛猜測注射物為胡蘿卜素、蟹黃膏和尿素精等,引發公眾廣泛討論。
真 相
1、該視頻沒有時間、地點、人物、事實,實為農村家宴為增味的特殊燒法。
2、我們經常聽到的“注水螃蟹”也是謠言。實驗發現,注水時螃蟹腹部會漏水,不到十分鐘螃蟹就死了。注射液體,其臟器所處環境的滲透壓會發生劇變,進而導致各個臟器失水萎縮或吸水膨脹從而致死。
微信朋友圈曾流傳一則煮熟的河蟹疑似有膠狀物的視頻,讓愛吃河蟹的朋友倒盡胃口。
真 相
水產專家辟謠,公蟹中乳白色、半透明并且黏黏的物質其實是蟹膏,并非注膠。
網傳螃蟹中的五價砷和西紅柿里的維生素C會氧化產生砒霜。
真 相
專家認為,中毒的可能性在現有生態環境及日常飲食的條件下不太可能發生,食用量遠遠不能達到中毒條件。
民間流傳一種說法,螃蟹性寒,孕婦吃了可能會導致流產。
真 相
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丁虹曾提到,沒有大樣本實驗證據表明孕婦只要吃螃蟹就會導致流產。蟹肉營養豐富,正常孕婦一周吃1至2次,每次吃一只中等大小的螃蟹沒有問題。但以下三類孕婦要慎吃:
①代謝異常的孕婦:如果有高脂血癥、高膽固醇、高尿酸、高血糖等妊娠期合并癥的孕婦,要慎吃。
②脾胃虛弱的孕婦:脾胃比較弱的孕婦,大量食用螃蟹等食材,進食后不易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瀉等癥狀。
③過敏體質的孕婦:蟹肉易致過敏,如果對螃蟹等海鮮過敏,需要禁食
有傳言稱,有些螃蟹吃起來肉質酥松,味道有點苦,可能是喂了避孕藥。
真 相
專家認為,避孕藥是哺乳動物用激素,而激素對甲殼動物無效。味苦是由于大閘蟹還沒有成熟,等成熟后,味道自然就不苦了。而且,螃蟹對餌料、水質要求非常高,把避孕藥拌到餌料里,螃蟹會死。
網傳農戶為讓大閘蟹長得更肥美,喂養時會添加激素,兒童吃了會提前發育,導致性早熟。
真 相
專家指出,從生物學角度說,激素對大閘蟹起不了任何作用,螃蟹屬低等無脊椎動物,秋分前后螃蟹蛻殼為綠蟹,性腺迅速發育。而人們喜愛的蟹黃和蟹膏,恰是螃蟹的性腺,給螃蟹吃高等脊椎動物激素之類的藥物正好抑制了性腺的發育,反而會導致蟹黃和蟹膏變少。
傳聞稱,大閘蟹被人為添加了抗生素。
真 相
專家說,大閘蟹對水質要求很高,水質好才能養出好蟹,少量抗生素在流動水域易被沖走,不起作用,大量抗生素破壞水質,蟹農不會用放藥來犧牲整塘的大閘蟹。
曾經有死貓死狗喂養大閘蟹的說法。
真 相
蟹農介紹:“大閘蟹主要的餌料是水草、螺螄、玉米、海魚。一個上規模的蟹塘,會成噸地購買海魚,建冷庫存放。且海魚的價格要比死貓死狗便宜很多,蛋白質含量也更高。因此,死貓死狗喂養大閘蟹純屬無稽之談。
所以,以上9種關于螃蟹的謠言,
一定不要相信哦!
來來來,螃蟹放心吃起,
這些挑蟹技能一定要get哦!
第一步:看公母
一般中秋節前吃母蟹,中秋節后吃公蟹。
這個季節螃蟹肥胖程度差不多。但是如果喜歡吃蟹黃的,可以選擇腹部半圓形的母螃蟹;如果喜歡吃蟹肉的,可以選擇腹部尖尖的公螃蟹;再就是二母(正在生長過程中的母螃蟹)也是不錯滴!
第二步:看外殼
看完公母,接下你得瞅一眼螃蟹的后背,殼特別清晰特別亮的一般都不錯;再敲一敲,越硬說明螃蟹發育得越好越結實。
第三步:捏肚子
用拇指壓一壓螃蟹的肚子,肥螃蟹腹部超結實。
第四步:捏小腿
最后,再捏一捏螃蟹小腿,肥的螃蟹小腿結實有力氣;小腿勁兒特別大的當然就很優質啦。
第五步:掂重量
兩個一樣大的螃蟹當然選比較重的那個,體積相同重量不一,重的那個密度就會大一些,所以肉質自然也就更好啦!
最后,食小編還要提醒大家
螃蟹味美,但要適量享用。
想聊的生活資訊
想聽的食品之聲
想找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規
想看的行業資訊
這里有
您
天府食事發布
生活在這座和諧夢幻的城市,我們與TA共同成長。
感謝我們的遇見…
成都市食品商會官方微信公眾號歡迎您!
聯系郵箱:1014279097@qq.com
聯系電話:028-68730231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