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從未像現在這樣廣受關注,2011-2016年,便利店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3.6%。2016 年我國連鎖便利店品牌超過260個,門店數達9.8萬家。2017年,馬云、劉強東、宗慶后等商業領袖紛紛投資,都希望在發展迅速的便利店行業分得一杯羹。
“小而美”的便利店正在逆勢崛起,給低迷的零售業帶來一抹亮色。然而你可知道,便利店中最好賣的商品是什么?食小編結合英敏特最新的調查數據,整理了中國便利店的5大特點。
01
乳制品賣得最好
根據英敏特統計,乳制品(75%)是便利店中最受歡迎的商品,軟飲料(72%)和咸味零食(70%)緊跟其后。
此外,75%的消費者認為便利店應大一些,這樣零售商能提供更多的新產品。包括進口產品(66%的被訪消費者有需求)和更多的健康食品選擇(71%的被訪消費者有需求)。
02
“咸味零食”增速最快
據英敏特最新報告顯示,咸味零食(70%)、烘焙產品(63%)和糖果(62%)是2017年中國一至三線城市的消費者在便利店購買增長最為顯著的產品品類。
這個增速相比2015年已經有了巨大提升,2015年增幅分別是:咸味零食增長12%、糖果增長7%和烘焙產品增長6%。
03
早點、快餐撐起三成營業額
在傳統商業的概念中,便利店早就被劃歸流通領域,其主要特征是售賣日常生活用品。然而,隨著消費者對便利生活需求的步步轉變,如今的便利店更多了一副“速食小店”的模樣。
為提供更好的便利商品增值服務,不少門店還配有現場烹煮即食面條、制作手抓餅的電火鍋、餅鐺,咖啡機、加熱區,甚至餐飲區。
據在步步高集團旗下匯米巴便利店相關負責人介紹,布點在寫字樓、學校附近的便利店,加熱速食商品的銷量能占到一天銷售額的20%至30%。
04
“配套服務”已成便利店標配
英敏特還發現電商和移動商務已成為便利店的一個主要服務領域。除了賣貨,部門連鎖便利店還為居民提供快遞簽收、收寄,水電費繳納、公交卡充值等配套服務。
中國消費者在便利店使用最多的服務是充值服務,超過半數的被訪消費者(52%)使用手機充值或移動支付賬戶充值服務,如支付寶(51%),快遞代收(45%)則緊隨其后。對比2015年的數據,后兩項服務的增長速度最快,分別增長了22%和23%。
05
便利店需快速轉向“新零售”
作為社區商店和服務提供商,便利店真的需要更好地了解消費者。英敏特報告數據顯示,一半(49%)表示更希望可以隨時去便利店購物,64%則會傾向購買價格實惠的基礎產品。59%的消費者表示如果便利店有自助結帳柜臺,我更愿意使用自助結帳。
對此,英敏特亞太研究總監Matthew Crabbe表示,“為了應對消費者的這種消費習慣轉變,便利店需快速轉向‘新零售’。便利店需要更多提供便捷的服務和產品,同時,由于無現金和自助結賬柜臺的增長,這對便利店來說可能是越來越重要的服務趨勢。”
數據來源:英敏特 食經濟
想聊的生活資訊
想聽的食品之聲
想找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規
想看的行業資訊
這里有
您
天府食事發布
生活在這座和諧夢幻的城市,我們與TA共同成長。
感謝我們的遇見…
成都市食品商會官方微信公眾號歡迎您!
聯系郵箱:1014279097@qq.com
聯系電話:028-68730231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