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配賽道再添重磅選手,或將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 食材洞察

    你追我趕,已成為美團與阿里的常態。

    繼美團重磅推出快驢平臺持續深耕餐飲市場后,阿里終于“出手”,整合口碑、餓了么、有菜的平臺資源,重新孵化新餐飲供應鏈,“杠上”快驢,“對決”美菜。

    食配賽道又添強勁選手,食配領域或將迎來新格局。

    食配領域卻依然是一盤散沙

    老牌企業忽略了模式與網絡的融合

    近兩年,海底撈、西貝莜面村、外婆家、九毛九等大型餐企占據了餐飲行業的頭條。各大餐飲品牌加緊布局,搶占市場,進一步促進餐飲行業的品牌化與規模化。

    轉身縱觀餐飲運營背后的食配,對標規模化明顯的餐飲行業,食配領域依然是一盤“散沙”。

    食配的準入門檻其實很低。近兩年,有相當一部分食配企業由超市、生鮮店、餐飲店、配送店等跨界而來。一定的生鮮資源+配送團隊,就形成了食配的雛形。這造就了目前市面上的食配企業雖多,但真正形成規模與平臺效應的企業并不多。

    較早創立且形成規模效應的食配企業也有,如杭州速派、云南速鮮、永州沐林冷鏈等,它們各自均有擅長的領域,或是物流冷鏈、或是地域生鮮,或是綜合資源。但在新餐飲環境下,這些食配企業的運營模式缺少了與網絡的充分融合。

    所以,縱然老牌企業與大量“游兵”一起早已在食配領域下了一盤大棋,快驢與美菜等線上平臺的突襲,卻迅速改變了棋局。

    對于線上食配平臺

    餐飲人表示很認可,很期待

    目前,從美菜與快驢的發展形勢來看,線上食配平臺正在改變著餐企的采購習慣。

    “把倉庫放在了快驢”

    一位在上海經營4家日料店的業主,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度與穩定供應,一直保留有自有倉庫。在與快驢合作之后,她主動砍掉了一部分倉庫,節省了一大批成本。

    如今,除了一些高端生食依然采用國際直采外,有相當一部分食材均來自于快驢。

    食材的多樣性與穩定品質,以及穩定的供應,是這位業主選擇快驢的主要原因。

    “在美菜上采購有3年,供應一直很穩定”

    一個有6家分店的川菜館,與美菜合作的契機很“偶然”。三年前,一次北京的大風天氣,多家食材供應鏈比往常晚點了一到兩個小時,直接影響到了當天的生意。店主由此開始重新思索采購問題。在他看來,原采購模式一是多家不同的供應商,在管理溝通起來很繁瑣;二是食材質量的穩定性也不好把控。

    針對美菜,這位老板給出的評價是,可以“一鍵”采購,統一溝通,省心、省時,同時,平臺又已經對食材質量進行了第一道把關,質量方面也相當穩定。

    “價格上也有優勢”

    采購是餐廳把控成本的一道重要關卡,餐廳對于線上采購平臺認可的第一步往往來源于價格上的優勢。并且,這種價格上的優勢不僅體現在“便宜”上,還在于價格的穩定性上。比如,在疫情期間,讓白菜依然穩定在“白菜價”上,也是展現平臺實力的一種表現。

    在走訪的大量案例中,大多餐飲商戶對于線上平臺式的食配模式“很認可”,“很期待”。在餐飲人的反饋中,我們總結了餐飲商戶對線上食配平臺的四大基礎訴求:

    食材豐富,可以滿足“一站式”采購;

    品質穩定,可以助力餐廳做好品控;

    價格優勢,有利于餐廳的成本控制;

    高速配送,及時滿足日常所需。

    即將上線的阿里食配

    優勢明顯,劣勢堪憂

    阿里食配采用的是是其擅長的B2B模式,由阿里為食配企業與用戶打通“買賣”的通道,讓食配企業與餐飲用戶在平臺上實現雙盈。憑借口碑、餓了么、有菜的平臺資源整合,屆時,阿里食配的大手一揮,自然有大量食配商家為其搖旗吶喊。有美菜、快驢等平臺在前,線上食配的市場教育也基本完成。

    ▲圖源網絡,僅學習勿商用

    背靠阿里系實現輕資產運營,避開了寂寞的市場教育期,上述這些是阿里食配的優勢。優勢顯而易見,阿里食配的劣勢也在伺機而動。

    在市場教育期,美菜、快驢的擴張來源于在心智教育中急速跑馬圈地;如今,美菜、快驢已經打開了市場,獲得了穩定的用戶群體,那么,阿里未來將要面對的不僅有用戶群體的“爭奪”與“搶占”,還有競爭對手的“討伐”。

    另一方面,采用B2B模式的阿里食配雖獲得了體量較輕的運營模式,卻同樣受制于B2B模式,參差不齊的食配商家也對阿里食配在價格、品質等方面的管控帶來難度。相較于B2B的阿里食配,很多餐飲商家表示更期待未來可能出現的阿里“自營”食配。

    阿里的B2B食配平臺能否反殺成功

    最終還要看用戶體驗

    在看慣了互聯網套路后,資本游戲已經掀不起用戶的興趣。面對用戶,即便背靠阿里系,阿里食配也沒有“免死金牌”。

    阿里食配能否搶占與鎖定用戶,還在于平臺能夠為廣大的餐飲業主提供出怎樣的食配體驗。

    1、中小餐企比價格

    相較于C端用戶,由團隊組成的B端客戶忠誠度更低。特別是中小餐企,其采購團隊一直保持著超高的價格敏感度,他們選擇某一個平臺,某一家供應商,一定是歷經“貨比三家”后的決定,且隨時可能“倒戈”。

    在快驢與美菜的用戶中,亦不乏多家線上平臺都體驗過的客戶。未來,這種“你死我活”的對比不僅將在各大平臺之間上演,針對阿里的B2B食配,餐飲商家希望能夠看到的是一個食材更豐富、選擇更多樣的平臺,可以任由他們在其中更有針對性,更精準地“貨比三家”。

    2、高端客戶看品質

    在對餐飲商家的走訪中,相較于中小餐企看中食材供應的價格,還有相當一部分餐企更注重食材的品質。

    火鍋連鎖需要指定產地的辣椒,日料希望平臺多一些高級日料食材生鮮,西餐中的特殊香料對品質與生產地也有也極高的要求。

    這些餐飲商家期待的平臺不僅可以滿足餐廳日常的果蔬、肉類需求,同時還要迎合餐廳為提升餐品品質的一些特殊食材需求。

    3、終極拼體驗

    B2B的模式使然,實現品質與價格的管控勢必成為阿里食配展現其競爭優勢的焦點。以此為基礎,阿里如何能讓供應商家與餐飲商家在平臺上都能得到好的體驗,將成為“決勝”的關鍵,同時也是其他各大平臺吸引餐飲商家的關鍵。

    在這個過程中,配送效率、配套服務,以及售后服務等,都有被商家拿來再三“對比”。

    用戶在價格、品質、體驗上的終極對比,要求阿里食配在渠道與服務兩大維度上盤活模塊,同時,也刺激其他線上食配平臺不斷打磨功夫。

    外賣、新零售,阿里系與美團的每一次狹路相逢都將促成一次行業領域的進步。隨著阿里食配的入局,阿里系與美團的“相愛相殺”將再次升級。餐飲商家則將在其中成為最終受益者。

    即將到來的食配格局洗牌,敬請期待!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作者大箏,由餐飲界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17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29日 21:01
    下一篇 2020年5月29日 21: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