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一個餃子品牌老板的視頻,他說他們做過一個顧客調查,他們想知道是什么因素決定一個顧客再次光臨某個餐廳,有個數據蠻出乎他的意料,居然有56%的人是因為用餐體驗,31%是因為產品品質,東西好吃。這兩個因素占了87%。于是他們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梳理內部流程和管理細節,目的就是提高顧客的用餐體驗,從接待,到引領入席,到點餐,到傳菜,到席間服務,到撤臺,到送客,到顧客回訪都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在顧客滿意度提高了很多,顧客回頭率自然也會得到大幅提高。
這讓我想起了海底撈,很多人一說到海底撈,就會說真不知道為什么他們的火鍋不怎么樣,生意也那么好。我想,上面的顧客調研也許就是答案。對于這種有社交屬性的餐廳,產品可能真的不是那么重要,餐廳對于人的關心,對于顧客的情感和情緒的照顧會更重要。
這個問題一定要引起很多老板的重視,如果你老抱怨:我的產品那么好,為什么生意不好?或者我宣傳那么賣命,為什么留下的顧客就少呢?我的東西這么便宜,為什么顧客就是不買賬呢?。。。諸如此類問題,都要好好想想除了你說的,顧客是否還在乎其他東西。
社群里有位開燒烤店的老板這段時間就有這個困惱,他是老社群成員,所以燒烤店沒犯什么大錯,位置,開業,宣傳,價格他都覺得沒啥問題,每一桌客人,他也會問味道如何,反饋都很好。我給他的宣傳方面的建議也都做了,依然不滿意。
我覺得這個時候,就要深入思考顧客體驗的問題了,看看是否在顧客體驗這個環節出問題了。
顧客體驗有問題,很多時候,顧客并不會告訴你,或者顧客自己都不知道,也許就是不爽,具體是啥,也說不上來。比如面積過小,說話隔壁桌聽得一清二楚;比如老板不熱情,像欠他錢一樣,或者不喜歡某個服務員;也許是空調效果不好,但是隔壁很好;也許是老板收銀每次都不主動抹零頭;寶媽會介意沒有寶寶椅,寶寶餐具。。。無窮無盡的細節可能導致顧客不爽。
這些很細節的問題只有老板才能發現,而且只有用心的老板才能發現。
也許蠻多老板有這樣的經驗,自己在店里的和不在店里,營業額要相差很大。這里面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一是你的銷售技巧更好,知道如何讓顧客進店,如何提高讓進店的顧客買單,如何提高連帶率,提高客單價。而你的員工不會,他們也許只是問一句答一句。
另一種可能就是你在,這個店更有生機和活力,更會從顧客角度考慮問題,讓顧客感覺更好,體驗很好,于是買了很多東西。而且你的員工只是站著,心里想著其他。冷冰冰,毫無溫度。
這個我有過痛苦的經歷,而且現在也在經歷著。因為我和我媳婦是從“自己在店里,到有時候在店里,到基本不在店里” 這樣走過來的,老顧客的微信我們都有,員工的一些問題有時會通過微信反饋給我們,我們接著就會整改,避免類似的問題下個顧客再發生,這個事情這幾年一直在進行。好在我的店現階段還不是服務驅動的店,而是產品驅動,那這方面的影響會好些。
但如果你的店有堂食,有社交屬性,顧客對服務,環境,體驗有更高的要求,就要在這方面花更多的心思。
。。重要公告:重要公告:重要公告。。
6月1日-18日加入社群的費用從168降為99,請點擊鏈接了解: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