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確的面對疫情:不添亂,加強自我學習

    很多事情我們是改變不了的,就比如這次疫情的出現和發展。對于改變不了的事情我們自身除了不添亂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趁這段時間多多學習,加強對世界的認識。

    下面是我看到王爍的一段很有啟發的文字,分享給大家。

    大草原上,獵豹媽媽帶著三只小獵豹打獵,誤入獅群領地,雄獅沖過來了。

    大多數時候獅子獵豹兩種猛獸井水不犯河水,畢竟彼此都不在對方的食物鏈上。但雄獅并不介意順手干掉幾只獵豹幼崽,因為雙方多少還是有競爭關系,狩獵對象是一樣的,將來多幾張對獵物下口的嘴不是什么好事。

    獵豹媽媽完全不是雄獅的對手,它自己跑掉就是了,沒什么動物比它跑得更快。但是,它帶著三個娃。它可以跑,娃怎么辦?

    生死關頭,獵豹媽媽不退反進,朝著沖過來的獅子擺出進攻姿態,發出低吼,露出獠牙。

    是實時教育的時候了。我按下暫停鍵,問女兒朵拉:你覺得獵豹媽媽能戰勝獅子嗎?

    不能。

    它知道自己贏不了獅子嗎?

    它應該知道。

    獅子知道獵豹媽媽贏不了自己嗎?

    應該知道。

    那獵豹媽媽在干嗎?

    不知道。

    那我就開講了:獵豹媽媽明知自己不是對手卻還要硬上,不是因為覺得自己運氣好能打贏,也不只是因為愛自己的兒女,沖昏了頭腦,而是經過了一番算計。這算計我們第三方看著不好理解,但倒過來從獅子的角度就好理解了。如果你是那頭雄獅,面對這么一頭要發瘋的獵豹媽媽,你會怎么選擇?

    朵拉:不想打架了,因為打贏了好處并不大。

    對的。這是真真正正的打贏了又不能當飯吃,獅子并不吃獵豹。干掉獵豹媽媽的好處很有限,只是消滅幾個潛在競爭對手,但獵豹畢竟也是大貓,干掉它自己不會不付出代價,肯定會受點傷,萬一傷到眼睛腿腳這些要害部位的話,麻煩就大了,不劃算。

    所以,當獵豹媽媽決定拼命時,跟它拼命并不符合獅子的利益。

    所以,獵豹媽媽發了瘋要跟獅子拼命的時候,它其實并沒有發瘋,而是因為算準了獅子的利益所在。

    講課結束,按播放鍵往下看,果然,雄獅停止前進,伏下來舔毛。獵豹媽媽帶著娃逃走。

    我又問朵拉,如果獵豹這時候以為是獅子怕了它了,不僅自己不走,還要把獅子從自己的領地逼走,結果會怎樣?

    朵拉:獅子沒辦法了,只好干掉它。

    是的。獵豹媽媽之所以能在與獅子的對峙中全身而退,并不是它比獅子更強,而是因為它給了強者以選擇,而強者的選擇對它也有利。如果它錯以為獅子是紙老虎,得寸進尺,獅子就沒得選擇,大家兩敗俱傷。這對獅子確實沒好處,但對獵豹更沒好處:獅子受傷,獵豹會死。

    就這樣,通過在兩個極端之間來回擺動,獵豹給獅子創造出選擇:敢拼命,給獅子創造收手的必要性;能退走,給獅子創造不動手的理由。在生死關頭電光石火間,獵豹媽媽和雄獅成功地避免了災難。

    世界上有許多事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你必須讓對手相信你真勇敢,才能避免變成輸家,哪怕有可能大家一起失算落得都粉身碎骨的下場。這是經典的斗雞博弈。

    但是獵豹與獅子的博弈既包含了,又不完全是,還超越了斗雞博弈。說它包含了斗雞博弈,指的是獵豹先得拼命;說它不完全是,是因為斗雞博弈往往是雙方均勢,而這里有強弱之分;說它超越了斗雞博弈,是因為斗雞博弈只是前半部分,好勇斗狠在前半部是對的,但一味好勇斗狠不知止,沒有洞察到自己的行為時刻在改變獅子的回報方程式,那就真的要找死了。

    世界并不是強者通吃,如果弱者留給強者以選擇。中庸并不是凡事不要太極端之類。那不是中庸是平庸,平庸早早就死掉了。獵豹首先也得拿命去拼,不拼死得更快。它一家活下來,是因為既無視力量對比去拼命,又尊重力量對比退回來,洞察到博弈雙方在兩個極端上的回報方程式的瞬間變動,在極端之間自如轉換,而不是簡單取中,這就叫極高明而道中庸。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82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月30日 14:35
    下一篇 2020年1月30日 15: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