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個案例是社群了一位老板分享的案例。這種商業競爭的案例應該每天會發生在我們身邊,很值得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競爭的雙方很像打仗,本來是你的地盤,活得好好的,但是有人看上了,要來搶地盤。敵人研究了你,針對性制定了策略,做足了準備,一鼓作氣,攻下了山頭,把你打得落花流水。這時候,你怎么辦?案例中的老板現在就是就處在這種困境中。
這個案例在社群里引起了熱烈的討論,我也準備后面寫兩篇文章說說我的觀點和我在開店的這些年如何面對競爭。
你有什么好的建議,說說吧:
老板的店是一家開了十多年家常菜的社區老店,有二百多平米,主營地道的農家菜,平常有些酒席訂單,營業額平均4000+,一直都比較穩定。
雖然旁邊有好幾家競爭對手,但都沒他時間做得長,只到這家對手來,真正的危險到了。
說說這家到來的店,稱A店,是一家有十多家連鎖店,產品跟老板店的差不多,有300多平米,固定成本6萬左右。
來的時候知道是做同行,裝 修了2個多月,試營業就花了一個月,開始老板以為對方為人低調,以為就這樣就開業了,沒重視,他試營業時,老板的生意沒什么影響。
但一個月后,也就是12月I2日開業,在這個地段引起轟動,門口花藍擺滿,大功率音響放著,門口兩邊發傳單,高清的菜品圖片貼在顯眼位置,橫幅菜品6.8折,老板親自在門口接客。這天老板店只做了不到2千的營業額。
分析兩店優劣勢:
A店環境好,服務好,產品比較穩定,菜品定價比老板便宜百分之5到百分之10;宣傳好,線上線下同時上,而且線上現在做到本地段排名前2。
老板店環境一般,服務一般,產品回頭客比較多,但新客人少,沒有做什么宣傳,只是時間做得長,靠口碑。老板很傳統,沒做外賣,感覺不賺錢,做了一段時間,材料用便宜的,大部分評價魚是死魚,沒用心的。
而且老板對成本意識是個很強的人,就象老陳說的,溶入血液了,但有時感嘆,像店里的臺布是消耗品,是那種布料的,他就到舊貨市場買,買回來各種顏色,還皺的很,很多油,回來一洗,就鋪上,雖然上面鋪了玻璃桌面,看著還是不衛生間,餐具也是,只要老板喜歡,不管和其他餐具搭不搭配,只要價格合適,就搞回來。這樣上桌子整體不舒服。
有一條是老板最大的優勢,就是會維護和老顧客的關系,還有對產品的口味要求嚴。
A店開業這段時間,老板生意很差,有天只做了5個客人生意,有時老顧客從門口經過,叫都叫不進來,都到A店去了。
中間也做活動,菜品打7.6折,但生意也做不起來,利潤也少了很多。
老板很是迷茫,也沒有好的辦法,只是到年底了,做一些小區老顧客吃年飯的酒席。
各位老板,老陳和大伙給一些建議,謝謝。
下面是兩家店的圖片: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現在開店筆記社群有兩個和我互動的社群:如果你需要和我面對面交流,就加入喜馬拉雅的圈子“老陳的私房開店筆記”;也可以加入大眾社群,里面有10000多位各行各業的老板交流,每天有案例分析,還有老板們的分享。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請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和“面對面聊”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