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社群里一位老板說自己的家人都是做五金生意的,傳統生意人,說自己不想用父母現有的方法去經營生意,但是又不想以上班的方式去學習。他希望用專業知識,以品牌化,公司化的方式去經營一家店,該怎么做?
我聽出來了,老板是嫌棄自己家里的生意只是賺錢而已,不是品牌,希望自己能弄個讓人羨慕的品牌出來。
出發點沒有錯,老一輩的經營方法在新時代有些確實過時了,需要注入新的血液,但是這位老板對于品牌的理解可能過于單一。他覺得他家人不是在做品牌,但其實呢,他家人就是實實在在的在做品牌,也許他們的生意沒有logo,沒有vi,沒有品牌部門,公關部門。。。但老板個人就是品牌,老板承包了各種部門做的所有事情,這是品牌人格化了,是一個品牌早期發展的典型特征。
開店做生意都會有個學習對象,既然是學習對象,那肯定是做得好的品牌甚至大品牌。對標學習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方法,但是千萬要避免進入一個誤區,就是要知道不同品牌不同發展階段做事方法和理念的重大區別。我們小個體,更多的是要看到一個成功品牌不成功時,也就是起步階段是怎么做的,是怎么從0到1的發展起來的。
這個我體會特別深刻,比如很多老板會把門頭的店名做得特別小,還很難認,經過設計師一設計,感覺很有美感,有逼格,因為大品牌就是這么做的。沒錯,大品牌現在也許真是這么做,但他們不做是因為大品牌已經不需要大logo大字體來提高關注率了。
大家看到一點點現在開店都是開在最好的地段,但是早期在上海的店都不是好位置。我是看著一點點成長起來的,13年在上海開店時,一點點只有六七家店,位置都不怎么好,店里的運營也很一般,在我店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家,生意也一般。
有些老板看到大品牌用的好的包材,也覺得應該跟上,不然掉檔次,但跟進以后,成本就上去了,導致價格上去就沒有銷量,價格不上去就沒有利潤,進退兩難。但其實呢,大品牌早期也是用的質量比較差的材質,甚至可以這么說,大品牌之所以能成為大品牌,就是因為在不同的階段匹配了合適的產品和價格策略,有自己的發展思路,而不是邯鄲學步。
馬化騰在分享自己創業歷程時回憶當年為了提高用戶量,在網上“男扮女拉用戶”的經歷。他說,qq早期要3萬用戶,但是湊到3萬人可能要兩年之后,那時候公司可能就死掉了,等不及了,所以當時就想著趕緊把用戶做上來,做完就賣掉,自己也去網上發廣告推廣,最后用戶上來了,最開始沒人聊天,就自己做陪聊,有時候還要換個頭像,假扮女孩子,這樣顯得社區很熱鬧。
如果馬化騰自己不說,估計很多人想象不到一個大佬怎么還有這種掉檔次的苦逼經歷,不足為其的,這種掉檔次的事情我估計每個大佬都有一籮筐。
品牌的成長就跟一個小孩子成長一樣,有嬰兒期,兒童期,少年期,然后才是成年,每個階段都不能少。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開店筆記社群成立已經兩年多了,一次付費,終身享用。里面有將近9000位各行各業的老板,歡迎加入,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可以進入公眾號,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