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板問:他準備開店了,現在在一家類似的店學習,店里的東西學得都差不多了,比如前臺接待,出品,備料,設備,裝修,店員的管理和顧客的維護,是否可以出去開店了?
還有一位老板問:自己的店員在呆了一段時間后,出去開了一個一樣的店,怎么辦?
類似的問題還有:想要開店了,但是毫無經驗,去一家店學習是否是個好的學習方法,如何學習?
大家可以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合格的店長是否可以代替老板?
答案是當然不能。一個店可以沒有店長,但是不能沒有老板。
一個店之所以有生意,不是因為店長多牛逼多能干,而是因為老板的作用:
是因為開了一個服務于特定人群的店,提供了某種價值,滿足了某些人的需求;
是因為把店開在了一個地方,而不是其他地方,這個地方顧客能找得著,喜歡來;
是因為在激烈的競爭中,采用了恰當的戰略和戰術,戰勝了對手和自己的,讓顧客更愿意選擇自己;
是因為模式設計的不錯,讓店面運營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
老板思考的是增量,就是如何讓店鋪有生意;店長思考的是如何把來的顧客照顧好,思考的更多是存量。
兩者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樣的。
于是,上面的三個問題就有答案了:
1,如果你是店員或者店長,盡管你現在學到了很多東西,店里的事情都可以處理得很好了,也不要驕傲,因為這不意味著開店就沒有問題了。
你現在的能力只是開好一個店的基礎能力,不是全部;還要看看自己更高階的能力是否具備。
至于什么樣的能力是一個開店老板應該具備的?開店筆記里的每篇文章,每個音頻,背后講的都是一個老板思維。比如昨天的文章,講的是開業,里面的老板思維是啥,就是我歸納的那三點背后的思維:投入產出的概念;長期思維,概率思維。
2,店員跑出去開了一家一樣的店,該不該焦慮呢?如果我的店員這么做,我會焦慮他的錢可能血本無歸,而不是焦慮他來跟我競爭。
店員知道的只是一個店的一部分,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就跟盲人摸象一樣,既然事實都不能了解全部,復制一個事實就變得不可能。
從阿里巴巴跑出創業并且成功的,都不是弄一個阿里巴巴出來跟馬云競爭,而大多是變成了阿里巴巴生態鏈里的輔助甚至阿里的一部分。
3,去店里學習是否是一種有效的學習開店的方法?是的,當然是方法之一。但是一定不能因此沉迷其中,更不能因此放大自己的信念。因為你懂的是“做什么,怎么做”,而老板是知道“為什么”的人。
做事和思考要從老板的角度考慮問題,多想想為什么老板這么做,而不是那樣做,各自的優缺點是什么;如果是自己遇到類似的問題,我會怎么處理啊,差距在哪里。
在開店社群里,每天都有問答環節,都是開店老板們開店過程中遇到的真實問題。我就鼓勵其他不提問老板們在看完問題之后,先不要看我和其他老板的建議和回復,而是自己先思考一下“如果是我,怎么處理這個問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老板思維,也是鍛煉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久而久之,碰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會多很多。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開店筆記社群成立已經兩年多了,一次付費,終身享用。里面有將近8000位各行各業的老板,歡迎加入,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可以進入公眾號,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