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的老板是否會因為鋪子租金接近免費就欣喜若狂呢?
不會的,因為一個店開起來容易,賺錢難啊。
尤其是她這個店,免租金的原因是因為沒人流。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一塊錢的月租金是個坑。可能原本還在猶豫的,就因為這個刺激,果斷入坑了。
后面掏錢的地方有:裝修投入,設備投入。這是一次性投入的。
還有日常的運營支出:人工成本,水電成本,進貨費用,宣傳費用。這些事細水長流的。
針對一次性投入,要算的是回本周期;針對運營支出,要算的是這個店的盈利能力。
既然這個商業廣場經過五六年都沒有做起來,以上兩個指標是很難確定的。
什么時候回本,一個月能掙多少錢,老板不知道,開發商也不知道,政府也不知道。
投入那么多錢,這些都算不出來,靠的只有情懷。
所以,我經常說,那些敢拿真金白銀進入一個新商場開店的老板也一定是有情懷的。
如果失敗了,情懷就是叫做“膽識”;如果失敗了,情懷就叫做“一廂情愿”。
這個書店開了兩三年了,開始因為帶政府背書的鋪天蓋地的宣傳,又有一塊租店的話題故事,火爆了一段時間,讓整個城市的人一下子都知道有一個不一樣的書店在城市的一角。
不過,后來還是回到了無情的現實,因為位置實在偏僻,很少人會來這里買書看書,也很少人會來這里喝咖啡聊天,生意慘淡了好長時間。
老板甚至會用生意不好來宣傳,在一篇他們的軟文里我看到了以下段落:
“然而做一個文藝事業者何其艱難,她的書店生意并不好,處于城市的最邊緣,孤立無援,苦苦支撐。”
“老板說,這恐怕是我此生,對自已的城市所能奉獻的最深沉、最深情的愛了,也是我此生最大野心。”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她知道這不是運氣,而是在無數個努力的日子里,藏下了自己最好的時光。”
那么,有沒有人為情懷買單呢?
當然有,羅永浩不就是典型代表么,錘子手機能夠活下來不都因為羅永浩的情懷么?
或者說,老板的情懷本身就是這個店產品的一部分,老板個人的形象和魅力就是這個店的產品。
經過三年時間的洗禮,這家書店也集聚了一幫鐵桿支持者,周末和節假日生意都不錯。
能做成的,不得不佩服老板本人的能力和水平,這也是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筆記社群成立已經兩年了,里面有將近8000位各行各業的老板,歡迎加入,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可以進入公眾號,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