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老板的遭遇跟我四年前開第一家店的遭遇是何其相似,盡管店里的生意通過努力做起來了,也盈利了,最后卻無奈放棄。
主要原因是覺得:這不是我要的生活。
今天我還翻看了這位老板開店以來在社群里的所有分享,他分享了開業的欣喜,遭遇的挫折,面對顧客質疑的困惑,也感受到了競爭帶來的壓力,有一次,她還曬了一個醫院的檢查報告,顯示腰椎病變,那是5月份的事情,直到10月份前幾天她才決定停止生意,說明她在忍受疼痛的情況下還是堅持了5個月,確實是全力以赴了,放棄也肯定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這樣的經歷讓我聯想到我開店的第一年,那是我認為的有史以來最黑暗的一年,每天都是晚上12點以后回家,有時甚至要到三四點,完全沒有正常的生活,頭發白了很多。生意很忙,營業額很穩定,幾乎到了天花板,但我卻時刻想著換一個生意做。
因為真的看不到希望。沒有希望時最可怕的。
看不到希望不是因為累和辛苦,而是因為下面三點:
產品不被自己控制,廚房說怎么樣就怎樣。
生意做不大,100多種東西全都無法標準化,難以復制和擴張。
盈利能力差,一個月27萬營業額,平均剩下不到2萬。
簡單說就是,現在賺不到錢,以后也賺不到錢,而且不能改變不賺錢的局面。
后來做甜品生意了,才算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有了正常的休息生活時間,第一家甜品店開了3個月之后我和我媳婦就確定這個生意可以長期做,才開始考了生寶寶,現在寶寶兩歲多了,店也開了三家了,雖然肯定不是最好的生意,但是比之前強多了。
這位老板反反復復強調項目選擇的重要性,因為選擇開店就是選擇一種生活,而這種生活就是由項目決定的,決定了以后跟誰打交道,決定了盈利能力,決定了作休時間,決定了是否可以做甩手掌柜,還是凡事必須親力親為。
在項目選擇上,建議考慮下面幾點:
1,這個項目要適合自己,不想跟油煙打交道就不要做中餐,不想起早床就不要做生鮮或者早餐生意,不想天天去收款催債,就不要做賒賬的生意。
2,如果產品是自己制作的生意,產品真的要標準化,批量化生產的,要不然后患無窮,首先品質不會穩定,每個人做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留不住老顧客;其實是不能降低成本,標準化批量化的最實用的好處就是可以大幅降低整個鏈條的成本,從原材料采購到顧客收到出品都會因此降低。
3,老板要能甩手。老板不在,店面照樣運轉,甚至可以運轉得更好,因為老板在外面會看到更多重要的東西,想到更好的方案,解決更重要的問題。
4,盈利能力要高些的。雖然盈利能力并不是你想高就可以高得起來,但是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生意,平均的毛利水平就相差很大,雖然毛利高不代表利潤高,但是起碼要能有空間通過運營模式的設計來提高盈利了能力,簡單說,就是老板能發揮的空間比較多。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