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開得好好的,來了一個競爭對手,而且來勢洶洶,大多老板會有兩種反應:
好斗型
我們社群里有位女老板就是這樣的人,她問:
我現在開的一家店是烘焙+茶飲,開業一個多月目前經營狀況較穩定,隔壁馬上要開一家85度C,雖然我們的產品比他們家好吃很多,但畢竟知名度有差異。
我在想怎么懟他們比較好,目前構想是掛個橫幅寫“熱烈慶祝85開業,本店面包85折”,然后只針對關注我們公眾號的會員85折,大家覺得可行嗎?會不會把他們氣死啊?
焦慮型
社群里另外一位面館老板的店開了三年了,隔壁一家面館馬上就要開業了,因為對方價格比自己低,他很焦慮地跟我說:
我們店隔壁又開了一家面館,關鍵是他們價格比我們低,有一個相同品種,比我低4元,我們家做的是刀削面,他們做重慶小面,這條街上的生意本來就一般,基本上是今天不好,明天一準人多,大多數人輪著吃,我應該怎么應對?
第一種我是嚴重不建議這干的,我們可以有斗志,但是完全沒必要還沒打交道,就把鄰居給得罪了啊。更何況對方是一個實力很強大的連鎖品牌。
做生意,和氣生財是相處的第一原則,否則很容易引起惡性競爭,常見的惡性競爭的手段就是價格戰,最終兩敗俱傷。
第二種我勸老板不用焦慮,因為競爭是避免不了的,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行業,總會有人跟你搶生意,既然來了,那就接受這個現實,靜觀其變才對。
接受現實,靜觀其變是第一步,為的是調整好心態,保證接下來更好的打仗。沒有好心態,步伐容易亂,打不來勝仗的。
同時,要準備好沖擊,別人新店開業,各種優惠活動對自己生意肯定會有影響。這時候,我不建議老板采取任何行動,這個時候采取行動效果是不好的,因為,顧客這個時候是喜新厭舊的,他們會優先體驗新店。
但是,不做活動,不等于認輸,這時候老板要做的事是客觀的分析戰場的局勢,敵方情況如何,我方優勢劣勢。可以從人,財,物三個方面分析:
人,就是老板和他的團隊。老板行不行,專不專業,很大程度決定了一家店的命運,這個很重要,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出來是相差很大的,可以從不同的側面進行了解。既然是鄰居,不妨大膽的自我介紹,聊聊生意,談談人生和理想。聊幾句就知道對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和水平了。
財,除了分析分析老板資金實力是否雄厚外,更重要的是分析一個店的盈利能力,從價格,生意情況,成本費用,很容易估算一個店是否掙錢。
物,主要是產品競爭力,包括自己的體驗,還包括顧客的評價。顧客的評價更重要,因為這時候的老板都是帶情緒的,覺得別人的都是垃圾,自己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只有顧客說好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好。如果有共同的顧客,可以讓顧客說說對于兩家店的客觀評價。
分析下來,雙方的優勢劣勢,有什么機會和威脅,應該會心里有數了,接下來的競爭策略也會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和效果。
這幾年開店,身邊冒出的競爭對手很多很多,基本上都死掉了,我去年開的店是在這個城市的郊區,當時選擇這里,原因之一是競爭不激烈。但是沒想到,店開起來后的三個月,周邊100米范圍內,陸續開了5家同品類的店。后來,有兩家直到倒閉的時候才知道,真是悄悄的來,又悄悄的走了;有一家當時發單都發到我店的門口,咄咄逼人,現在正在轉讓;有一家已經轉讓兩個月了,那老板有段時間天天去挖我的店員,開出比我高兩倍的工資,;還有一家茍延饞喘中,估計也撐不了多久。
他們的東西我都吃過,服務也體驗過,老板人也見過,了解這些以后,就覺得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市場會優勝劣汰的,心態就平和了。
在競爭的情況下能不能讓老板淡定,根本取決于實力:
如果你評估下來,自己的總體實力在對手之上,那就努力保持優勢,擴大優勢;
如果實力相當,那就選擇做不一樣,差異化競爭;
如果自己實力較差,也不必慌張,再強的對手,都有弱的一面,就比如上面第一個老板的對手是連鎖大品牌,品牌知名度高,有錢,運營模式成熟,不過他的劣勢就是經營不靈活嘛,反應也遲鈍,想上個新品,調整個價格還要等待總部審批,服務因為是標準化,也必定不如小店老板有溫情和人性化的關懷。這些都可以成為一個小店的突破口。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