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中這家咖啡小店就在我新店不遠處,前后大概三個月時間就做不下去了,這樣類似的咖啡店倒閉的很多,但是蠻多想開店的準老板經常問如何開一家咖啡店的問題,今天說說這個問題的想法。
咖啡這個東西在西方是很普遍的,就跟中國人喝茶一樣,一天幾杯是很正常的量,但是在中國不一樣,中國人對咖啡普遍不感冒,喜歡喝咖啡的是極少的一部分人,我之前在上海工作時的同事,很多是海歸,大部分長期生活在國外,或者經常出差國外,到了海外,都是拿咖啡招待,即使如此,回到中國,依然是喝茶,少有喝咖啡的。想一想,我們身邊有幾個人喜歡喝咖啡的,這是市場的客觀現實。
想開咖啡店的老板一定要明白一個更現實的東西,就是現在活得比較好的咖啡店,不是賣的咖啡,賣的是什么?有三種:
小資情懷,商務社交,圈子人脈。
這三種咖啡店成功率是比較高的。
“小資情懷”的咖啡店,在大一點的城市有很多。上海有一家咖啡店是在一個很偏僻的弄堂里,里面裝修得很精致,小物件小擺件很多,玻璃房小院子,還有一只很著名的貓咪,出鏡率很高,是閨蜜們周末聊天八卦的好去處。
房租應該很便宜,但是東西卻很貴,咖啡算是中等偏上,還有各種小甜點,小點心,經營了很多年了,口碑極好。
“商務社交”的咖啡店,最典型的就是星巴克,你要跟某個人碰面,又不想吃飯,去星巴克是個不錯的選擇;辦公室同事聊天甚至領導和下屬的非正式溝通也常常選擇樓下的星巴克;還有很多人會拿著電腦去星巴克辦公,各位可以留心一下,每次去星巴克,都可以看到一排筆記本,一坐就一個下午。
“圈子人脈”的咖啡店,我之前所在的小城市就有一家,之前也分享過,位置非常偏僻,一棟兩層了的樓房,老板一租就是10年,房租便宜到一個月只要1000塊,現在已經開了三年了,有人問老板怎么引流?不需要引流,因為來的客人都是老板圈子里的人,老板是個富二代,交際花,她那個圈子的人都知道他的店,聚會,聊天,娛樂,大牌,看球賽都在他的咖啡店。
當然還有第四種,就是純粹賣咖啡的,咖啡做得特別好,還有咖啡的衍生產品,比如咖啡飲品和咖啡甜品,吸引咖啡愛好者和類咖啡的粉絲。
這種店對咖啡的理解比較深,技術實力雄厚,產品過硬,咖啡設備也往往精良。
前三種店對于環境要求是比較高的,甚至對于老板的要求也高,因為對裝修環境要求高,投入也就高。
第四種店可以開成一個很小的店,是技術型的店,對于老板的技術水平要求也高,因為設備和原材料不便宜,投入也不會低。
而且對于老板的宣傳能力要求也高,因為咖啡的粉絲少,比較分散,你要找到足夠多的能夠支撐一個店運營的這些人,需要很多的宣傳和推廣。
第五種咖啡店,本來不想說,因為離我們草根階層比較遠,這就是這些年的創業咖啡或者互聯網咖啡店,比如北京的車庫咖啡,3W咖啡,還有雷軍的光谷創業咖啡,還有這段時間比較火的“小藍杯”luckin咖啡,是屬于互聯網做起來的品牌,從一開始就有資本的介入,利用資本的力量大規模宣傳,這類店單店贏利不重要,重要的是發展速度,因為要滿足資本嗜血的本性。
還有一些比較小眾的咖啡店,比如我們開店社群里一位老板說要開一個供淘寶外拍的室內咖啡飲品店,有不同場景的布置。主要盈利是靠淘寶拍攝的入場費,也會接一定的散客。但是要求面積很大,這位老板跑了幾個園區,租金基本上都要30萬以上,加上七七八八弄起來估計要60萬才能開起來。老板感覺投資過大,有風險。
這種店我覺得不一定是咖啡店,飲品店也是更合適,起碼餐飲這一塊的利潤也許更大,而不僅僅是入場費。
你如果想開一家咖啡店,過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生活,可以對照上面的幾種類型的咖啡館,看看哪種更適合自己。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