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板每天在社群里更新他開店的進展,前期算是一切順利,學到了技術,選好了看得中的位置,確定了主打產品和初步的經營思路,準備轟轟烈烈搞一場,積極而上進。
不過他今天心情有點壓抑,像大部分開店老板遭遇的一樣,他被人打擊了,信念開始動搖。他說:
“在打掃衛生的時候有一位大爺過來,到我的店里閑聊,通過閑聊他對我說,我選擇的商品不行,沒有特色,另外就是這條街上加我一共有兩家水煎包店,三家小籠包店,而且他們經營的時間都已經多年,可以說是根深蒂固!我這剛來插一腳感覺競爭好艱巨!大爺還在那說附近周圍沒有做大鍋全羊的,建議我賣大鍋全羊!”
“讓這個大爺這么一說,頓時感覺壓力山大啊!突然感覺自己選擇這里并且經營這樣產品還是有一些盲目了!”
他的經歷讓我想起我3年前從上海回到小城市開店那會遭受的各種打擊,店裝修完,一切就緒,我興高彩烈請了隔壁鄰居嘗嘗我們的產品,主要是為了搞好關系,也讓他們提提建議。
還沒完我就后悔做這件事情了。因為各個老板都很認真地跟我說產品應當如何如何,當地消費者喜歡啥啥,這個位置應該做什么好,特別是看了我的價格之后,讓我好好考慮,斷定要我降低價格,理由是別的類似產品價格只有我的三分之一。。。
三年半過去了,我的店還在,他們早已離開。我的店也慢慢發展到第三開店了,雖然很慢,但是穩步發展,穩打穩雜,有一批忠誠的顧客。
有本書叫《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里面有四點讓人印象深刻。
1、堅信自己就比別人優秀,野心勃勃;
2、堅定的信念,知道自己的目的,從不言放棄;
3、把事情做到極致,極致到:只做行業第一,讓競爭對手恐懼;
4、從來都把工作當事業,別人投入工作時間的30%的精力,他卻下班時間仍然繼續投入300%的時間;
他們能做到什么程度?除開那件事情之外,他的大腦里很難再容下其他的事情,頭發蓬松、成天吃泡面。
這樣的偏執也許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我們開店老板不需要那么的偏執,但是我們也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一個完全不相干的人,隨意說的幾句話,就否定自己長久的思考和計劃,甚至動搖自己的信念。
要做一件事,不想我們成功的人太多了,他們可以找到各種理由:
這件事情不可靠,因為從來沒有聽過,別人不會接受的,沒有市場;
條件不具備,不是合適的時機,不是好的位置,沒有好的資源關系;
你人不行,誰誰誰都沒有成功,拼什么你能;甚至是,我都不行,你怎么可以;
其實這些人在說你不行的時候,內心的潛臺詞是:我如果來干這件事情,我肯定不能成功,因為我不行,我也要說你不行”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你的回應不是動搖內心的想法,而應該是“滾蛋,我做給你看看”。
如何分辨這些負面消息是真誠的建議和忠告,還是無心的惡意傷害?
我有三個判斷標準:
第一,說話的這個人是誰,是否專業,是否在行,是否本身是個強人,如果本身是個失敗者,而且沒有成功經驗,那他的話的價值也是大打折扣的。
第二,看他是否了解你,你的優勢和長處,你的計劃和困境,是否對環境了解,他的話是否經過仔細思考。
第三,對方的動機。有些人就是希望你失敗,比如不懷好意的同行,還有人就是刷刷存在感,瞎說也要說點,為了留下印象,說點打擊的話更能達到目的。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