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在期待的“報復性消費”,究竟什么時候來?

    文/三木 餐飲界專欄作者

    民抗戰新冠肺炎病毒已有一個半月了,在勇于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埋頭苦苦研究疫苗的專家們的努力下,如今疫情趨于緩和,全國的治愈人數越來越多,從街上不斷增加的人流和車輛數來看,大家的生活正在逐漸恢復正常,黑暗過去,黎明將至。

    (攝于廣州,晚上7:00的餐廳)

    最近看新聞最多的就是大中小型商業體、餐飲店、美業恢復營業的消息,從最開始的全面停業到縮短營業時間,再到現在終于可以正常營業,天知道商家有多么期待見到那些蠢蠢欲動的消費者們。

    很多人堅信在“被迫封關”了長達一個多月后,消費者的“購物欲”會井噴式上升,近期的熱門詞無疑是“報復性消費”。

    針對“疫情過后會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這個話題,昨天我在我的餐飲盈利倍增研究院群里做了一個小調查,想看看大家對此的意見如何,最終結果呈現出來是觀點各占50%。

    50%的人說會,他們是這么說的。

    有16年餐飲經驗的老楊說:“餐飲是具備強社交屬性的,全國人民被“關禁閉”一個多月,對社交的需求早已放大到了極點,再不和朋友見個面聊聊天,估計都快被憋瘋了。”

    有電商經驗的小王說:“這個時代的消費主力軍是90后,而這一批群體大多都有提前消費的習慣,即使疫情期間讓他們收入驟減,但并不影響他們提前享樂的選擇,因為他們認為復工后的收入照樣可以還貸。”

    除此之外,人們的生活習慣在短時間內是改變不了的。群里有一個在順德做酒樓的老板說:“開業的第一天,來喝早茶的本地人就多到需要排長龍了,而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只能按時段限流,同時限制顧客的用餐時間,以此確保能滿足更多的用餐需求。

    圖源:南方Plus

    一周前,隨著部分地區的商業業態逐漸恢復,很多城區開始出現大量人員聚集的情況,我在朋友圈里也看到不少朋友錄制當地現狀的小視頻,明顯感覺到大家因為0新增而放松了警惕。

    我記得2月21日那天的微博熱搜上掛了一個#四川廣元市民卸口罩扎堆喝茶#的詞條,說實話我剛看到這條新聞標題的時候都驚呆了,于是抱著好奇心點開了視頻,看完后哭笑不得。視頻里市民大量聚集在廣元利州廣場上,摘了口罩喝著壩壩茶曬太陽。

    而就在同一天,廣州陶陶居首開堂食便吸引了一大波市民到店光顧,上午10點就已經需要排隊取號了,因人數實在太多恐造成其他安全隱患,最終也被緊急叫停,暫緩開市。

    其實無論是廣元市民喝壩壩茶還是廣州市民喝早茶,反映的都是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這種習慣不會因為停止了一個月沒進行就完全消失的,疫情結束后他們依舊會恢復到原來的生活方式。該吃的還是要吃,該喝的還是會去喝。何況低谷后必有高峰,從滿足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角度來看,也應該出現“報復性消費”的情況。

    50%的人說不會,他們是這么說的。

    盡管大家對疫情后的市場前景無限憧憬,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疫情過后是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的,原因很簡單:沒錢!

    關于“報復性消費”的反義詞,莫過于“報復性賺錢”。

    此次疫情帶來的裁員、減薪、甚至公司直接倒閉了等客觀因素導致了大家收入損失,一個多月沒上班,每個人手頭都很緊張,消費力暴增的前提是你得有錢,沒有足夠的資本,哪里敢去瀟灑?

    另外還有群友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如今全民負債率在歷史高位。據2017年銀監會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均負債高達17萬元人民幣,負債率高達47.4%!而到了2020年的今天,即使沒有疫情的到來,很多人每個月光是還信用卡、車貸、房貸就已經壓力山大了,哪里還有余錢去“報復性消費”?

    我的觀點是:報復性消費不會出現,但不排除短期內補償性消費

    首先我想給大家解讀一下什么叫做“報復性消費”。

    這個說法來源于文學學者單正平,他認為,中國八十年代初的「狂吃海喝」現象就是一種報復性消費:因為中國人剛從長期饑餓中解放出來,「不擺滿一桌子,不浪費個夠,就不解饞,不解氣,不夠朋友」,所以其實“報復性消費”指代的是一種非理性的消費心理。

    從消費者行為來看,不考慮后果的消費行為,就是“報復性”消費;從項目運營的角度來看,“報復性消費”的具體表現應該是當月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月的營業額暴增50%以上。

    或許有人會提出“2003年非典過后就曾出現過一段時間的報復性消費,這次還會有!”

    的確,回顧當年非典、汶川地震這些天災發生后,人們似乎更傾向于把錢花出去而不是儲蓄,因為大家意識到生命可貴,且行且珍惜。但這種心理基本只存在于重災區人民的身上,對于遠離災區的人們而言,并沒有多大的感受。

    再者,相比于2003年的情況,如今社會的宏觀背景和微觀環境都有了很大的差異。2003年的非典,中國只有幾千個病例,而且因為互聯網在當時的發展還比較落后,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大多來自于電視上正能量的新聞,所以人們并不認為事情嚴重,依舊會照常吃喝玩樂。

    但今年爆發的新冠病毒來勢洶洶,疫情蔓延之迅速始料未及。好幾起“聚集式傳染”事件都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這種心理上的恐懼并不會因為疫情被控制住而馬上消失,需要一段時間去做調整和修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人們的消費信心。

    除此之外,隨著經濟的進步和時代的快速發展,當下人們的消費渠道多樣,線上購物有時候更加便捷,不比十幾年前大家都只能在線下消費。

    就拿餐飲業來說,很多人在疫情期間依舊外賣不斷,從生理需求來講,吃吃喝喝完全不受影響。何況被迫在家的全國人民都被訓練成“中華小當家”,什么花樣菜式都能自創并且樂在其中,心理需求早已被滿足,很難出現集中性的報復性增長。像我平時就很喜歡吃火鍋,疫情期間在家自己動手,不僅食材成本較火鍋店省了一大半,而且現在炒鍋底料也得心應手,感覺以后都可以不去火鍋店了。

    其實在當下這個物質條件豐富,生活水平普遍小康的社會,即使沒有這場疫情,大家的生活習慣也是一周出去吃一兩頓好的改善生活;或是周末約朋友吃個飯喝個奶茶聊聊天。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我們不會因為一個月沒吃過酸菜魚,就去連著吃一周;一個月沒喝過奶茶就天天三四杯。

    所以我認為,不會有什么報復性消費,只有補償性消費,即補回幾頓疫情期間特別想吃的東西,而不會大肆消費。

    那么面對看似不太明朗的未來

    餐飲人應該怎么做?

    1、該好好看看自己的團隊了

    我之前做過一段時間的餐飲品牌策劃,后面轉型做了餐飲咨詢顧問,真正深入了解到餐企內部運作的細節后,我才明白究竟為什么大家總認為餐飲是最好做的生意,無疑現金流太過誘人!

    做餐飲的,一般會在每月15號發工資,即工資支出上有45天的賬期,供應商的貨款也有40來天的賬期,所以除了房租以外,所有支出都有滯后性。

    從收入的角度看,客人的消費是當餐結款的,有做會員的餐廳也能拿到不少客人的預付款。我有一個客戶,800平的店月流水400多萬,其中有100萬是客人的預付款。

    金融體系里面有一種玩法,叫“孖展”,這是香港對杠桿式交易制度的稱呼,(玩法解讀)。過去,很多餐飲人不就是在玩孖展嗎?形勢好的時候大家笑嘻嘻,生意不好老本貼的一干二凈,一夜回到解放前。

    有了杠桿,人很容易浮躁,因為這種金錢流動的時間差讓人膨脹,認為這是已經入袋的錢,于是不斷去擴張去做大,但事實上這是拿著別人的錢去做自己的生意。生意做大了,就愈是膨脹,很難得有機會停下來做個總結。

    如果疫情當下,你的餐廳停滯不前,外賣做不了、沒有微信群賣菜、沒有人跟你聊未來應該如何調整,而你的員工總是提心吊膽怕你發不出工資,那該好好思考你過去的快速前進是否合理了。

    如果一門生意的增長與團隊的成長不匹配,那是實打實的泡沫,意味著你的成就是外界因素導致的,這種欠缺眾人之智的成功來得快,去得也快。

    如果你有幸熬過這疫情,請你好好打造自己的團隊,未來的競爭一定是老板與老板背后團隊的競爭。

    2、不要有“幸存者心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說過,這次的疫情對于企業來說就像一場大考試,成績好的人依舊還是排在上游,甚至強者愈強;成績不好的人照樣成績不好,而且它還加速了茍且偷生的不良企業的淘汰。當然在這其中有不少人會有“投機”的想法,幻想著會不會這次運氣好就撞對答案了呢?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心理,總覺得自己會是被上帝寵愛的幸運兒,能躲過一劫。

    不要再心存僥幸,我們來算一筆帳好了:假設未來兩個月的營業額是去年的40%,你的現金是否可以熬過這兩個月的房租、人工支出?

    如果可以,那就繼續;如果不行,就去搞錢;如果搞不到,就及時止損。

    我在生活中不是什么悲觀主義者,但是就目前的形勢看來,真的不宜盲目地堅持。

    3、學習學習再學習

    很多之前加了微信但沒有聯系的客戶在這次疫情期間都主動聯系我,問我什么叫私域流量、如何做數字營銷、怎么提升外賣單量,對此我還專門做了一節公開課。

    在我看來,這次疫情對社會影響積極的一面,就是讓很多老板意識到自己落后了,該學習了。如果不是有一次強迫性的全體大檢查,我想很少人會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人類削減計劃》,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在未來,因為人口增加,地球不堪負重,所以美國決定削減人口了。削減的方式是給學生們安排考試,從入學開始一直到他們成年,需要經歷無數次的考試,而每一次考試的最后幾名都會被削減,這里的削減就是被處死。

    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末尾淘汰。有淘汰意味著有競爭,整體被迫競爭意味著集體進步。這次疫情,何嘗不是一場強迫性的集體考試呢?

    所以只有不斷學習、進步,才能不被這社會淘汰。

    不知道這篇文章中的某些觀點會不會過于偏激,也不知道會不會被刪文,但我只想大家保持理性的樂觀,而不是盲目的客觀。

    就像真正的熱愛是在看透了生命的悲涼后依然熱愛,真正的樂觀也應該如此。

    最后,祝大家2020年好運!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作者三木,由餐飲界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大申利生煎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云味館蠔門九式胡桃里丸龜制面|西貝

    熊貓設計石客照明|智創聯合設計

    中式快餐|跨界組合|淡季營銷

    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參某:18138837052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微信號:16620780467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8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7日 20:30
    下一篇 2020年3月7日 21:2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