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忙到很晚,做完社群的主題分享已經凌晨一點,開始構思喜馬拉雅分享的主題,本來想繼續說說“總分80分的選址理論”這一實用性話題,后來覺得還是說一個更加緊迫而且重要又往往被忽略的話題,那就是開店的風險控制。
我用我5年開店的經歷,和身邊的觀察到的案例,和社群里各行各業的老板提供的案例,告訴大家一個很重要的開店創業心法:開店首先考慮風險,而不是收益。當你把收益看得最重要的時候,收益往往不會來,當你把風險放在首要位置的時候,風險往往會被避免。其實風險和收益并不矛盾,當風險被成功避免之后,收益還會遠嗎?!
風險控制不陌生,跟錢打交道的所有領域,都是把風險放在尤為突出的位置。比如炒股,高手炒股,不僅止損,還會止盈,就是因為風險的控制,因為隨著股價的上漲,其實風險是不斷累積的,止盈意味著放棄部分的收益從而避免越來越可能發生的風險。銀行更是如此,到銀行借錢為什么比登天還難,難道銀行不想賺錢么,要知道,銀行的主要利潤還主要是利差,就因為主要是風險考慮,借出去的錢能不能回來是銀行考慮的主要問題。 再說一個例子,為什么這兩年P2P公司能夠大賺特賺,最后還能卷款跑路,主要是因為中國老百姓太沒有風險意識,有句話說得對好,“你想著的是別人給你的利息,別人想著的是你的本金”。如果老百姓能像銀行一樣控制風險,很多P2P公司壓根拉不到任何錢。
開店更要控制風險,股市里有牛市,牛市的時候可以雞犬升天,但是開店是遇不到牛市的,開店成功的概率永遠都是小概率事件,風險控制我覺得是開店創業者們必然要修煉的功課。
開店風險控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不要開店。回避一個特定風險就不會受到這個風險的傷害。不炒股,就不會被割韭菜,不會成為滬深兩市的資深股東。當然,回避是一種消極的態度,因為不開店,也就享受不到開店帶來的創業快感和金錢收益。這個時候,要看看你適不適合創業,適不適合開店,有沒有資源和能力。有10萬塊,你可以開店,也可以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第二,控制開店的損失。兩方面看,制定計劃控制可能的潛在損失,或者制定措施減少實際的損失。也可以理解成事前和事后控制,我是極其提倡事前控制開店的風險的,可以說,我在社群里分享的所有理念和方法背后的大邏輯之一就是為了事前控制開店的風險,從而提高成功的概率。比如“頂層設計開店法的8件事情”和 “總分80分的選址策略”都是運用系統的力量來平衡風險。這次的新店選址第一個考慮的依然是風險控制,所以新店確定完之后,我心里很平靜,因為風險在自己掌控內。
第三,轉移開店的風險。很多行為都是風險轉移的行為,比如開店找合伙人,其實就是為了平攤風險,開店過程中出讓自己的一部分或者占全部股份也是轉移自己的風險,轉讓店面就是把整個風險給別人。很多店主也會給店里的各種東西上保險,其實也是風險控制的好辦法。
比掌握風險控制方法更重要的是風險控制的意識,當你有意識的時候,很多風險就不再是風險。
關于“開店學習社群”
在開店學習社群,我們要用一年的時間見證一個小而美的店怎么做起來的,里面我的分享是系統的,深入的并且跟案例結合的,最終目的是“用頂層設計開店法” 開出一家 “小而美”店。結合我的新店,我會全程直播總結開店的全過程。
里面除了我的分享 ,還有各行各業老板的相互交流學習。期待您的加入!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