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例子比較痛心,但是應該拿出來說一說的,對大家的警示意義太大了。是社群里一位老板的故事。
這位江蘇老板之前沒有開店做過生意,去年年底心血來潮在常州的一個皮革城開了一個快餐店,180平米,上下兩層,差不多350平米,包括房租在內前前后后投入了將近50萬。去年十一月中旬開業之后,生意非常差,營業額沒有超過1000塊一天,都是在400-800之間,連人工成本都不夠覆蓋,固定成本還包括一年12萬的房租。她說現在的顧客群體跟他開店前想的完全不一樣,他理想的顧客是附近的個體居民或者做生意的人,但現在來吃飯的都是附近工地的民工。由于定位錯誤,讓店里的裝修和采購花費巨大。
她想過很多辦法,比如去外面拉外賣業務,跑工地,跑食堂,但是都沒有效果;附近的皮革城生意冷清,讓整條街的生意都很蕭條。 各家各戶都在忙著轉讓,她怕轉讓都轉讓不掉,馬上人員工資要發了,還要掏自己的錢來填補虧空。他很苦惱生意沒有任何起色,很迷茫要不要繼續堅持。
她犯了很多開店的大忌:
第一,不懂廚房 卻開餐廳。
第二,沒有任何開店經驗卻大筆投入。
第三,考慮支出能力不考慮風險承受能力。
第四,考慮收入卻不考慮盈利能力
這種情況下,我很明確地勸她:
第一,這個餐廳很難弄起來了,及早放手。放手不是放棄,而是給自己一條出路,就跟三年前我把自己第一家餐廳轉讓掉一樣。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第二,立場必須鮮明,老板跟店鋪的關系,就是投資關系,店面就是老板的投資標的,賺錢就繼續,虧本就甩手。感情因素可以放一放。做決策最怕左右搖擺,沒有決心,耽誤時間。
我堅持認為草根階層如果想要通過開店創業的方式來讓自己生活變得更好的話,“小而美”的開店理念是唯一的正確選擇。“小而美”不僅僅是一種開店的世界觀,更是一種開店方法論。這種方法,會讓開店成功率大大提高。即使失敗,也不至于傷筋動骨。
“小”是投資額小,風險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模式簡單,才易于操作和復制和擴張。“美”,不僅僅強調盈利能力,更強調一種自身能力資源和顧客需求的完美匹配,是顧客賦予店的生命力。
“小而美”的理念有兩個很大的前提:第一是風險大小的評估和風險承受能力的考慮。小而美就是讓風險最小化,而且失敗的風險必定控制在自己承受范圍內。第二是盈利能力的極大化,把成本和市場潛力死磕到底。讓投資回報周期極大地縮短。
如果我能回到四年前,告訴我自己,你不要開這個餐廳了,因為不是“小而美”的店,我估計會說,傻逼,走開。
如果四個月前,有人能告訴這位開快餐店的老板說,老板,不要開這個店,因為不是“小而美”,估計她也會說,傻帽,滾粗。
所以,如果我現在告訴你,“小而美”的理念是多多的重要的時候,你的答案我已經知道了。
關于“開店學習社群”
在開店社群,我們要用一年的時間見證一個小而美的店怎么做起來的,里面還有各行各業老板的相互交流學習。
本周末,我們將請一位群里的專業人士分享一下 “如何正確的加盟。
開店社群里我的開店分享是系統的,深入的并且跟案例結合的,最終目的是“用頂層設計開店法” 開出一家 “小而美”店。結合我的新店,我會全程直播總結開店的全過程。
現在已經有860多位各行各業的老板加入社群了,也歡迎您的而加入!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