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答記者問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要培育一批真正叫得響、受消費者歡迎的中國品牌。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保證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黨和國家做出了質量提升的專門部署行動。作為餐桌安全的“第一把關人”,餐飲從業人員如何在新常態情勢下保證菜品、服務質量,培育被消費者真正信賴、受歡迎的品牌,確是值得每個餐飲從業人探究的議題。
中央強調要把提高供給質量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要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對餐飲健康與安全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這是對整個餐飲行業提出的高要求、嚴標準,是挑戰,也是機遇。
目前,中國餐飲達三萬億市場規模,品牌含金量高的商戶卻少之又少。市場步入轉型升級深水期的需求非常迫切。餐飲企業需在安全管理方面提質增效,以“工匠精神”制作每一道菜肴,方可提高企業口碑和品牌價值。同時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讓餐飲經營重新回歸餐飲本質,去掉浮躁,深耕產品,打造品牌。在貫徹此發展理念中尋找機遇、打造亮點、拓展優勢,食品安全和品牌價值建設才不會成為一紙空文。
當然,“食品安全需要社會共治,食品安全管理需貫穿整個供應鏈”,這是不爭的事實。政府職能部門、餐飲企業、行業協會等各司其職,強強聯手,優化、分享從田間地頭、透明廚房到潔凈餐桌的全流程和管控辦法,助力餐飲企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意識、水平和技能非常必要。當我們端上桌的每一種食材,真正做到“源頭可追溯、去向可追蹤、產品可召回”,便是中國餐飲品牌真正被叫得響亮、答得硬氣的那天。
《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出臺、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成,一系列政策法規相繼實施與完善表明,我們的商業模式正趨于正規,業態發展也回歸理性。未來,顧客情感與品牌歸屬的關聯性越來越強,遵循此行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尋找到除剛性需求以外、消費者認定的東西,這樣的時候,你的餐飲品牌屬性,是不是被認可呢?
質量發展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加強建設質量強國,強調質量提升,推動中國實體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做強做大民族品牌,廣大餐飲人應虛懷若谷,潛心“修煉內功”,也應有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從業心態與姿態,才能真正培育出一批受歡迎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餐飲品牌。
第五屆廣州國際餐飲連鎖加盟展覽會將于2017年8月25-27日于廣州廣交會琶洲展館A區舉行,展會規模預計突破47600平方米,參展商家將達600家,與會創客人數將突破120000人次,即日起,即可點擊閱讀原文或者撥打熱線020-66620558報名參展或參觀,歡迎各位到現場進行交流!
立即報名參加(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9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