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人,太難了!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關于管人的四個基礎技能

    2020年10月29日 No.824

    1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道德經》第六十八章

    白話文翻譯

    善于做基層領導的人,不耀武揚威、盛氣凌人;善于作戰的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容易被激怒;善于戰勝敵人的人,不和敵人發生正面沖突;善于用人的人,善于處下。這就叫做不爭的品德,這就是所謂的用人的智慧,這就是所謂的順配于天道,它是自古以來最高的境界。

    2

    看起來,這段話好像是在說打仗的,但本質上,都是在講如何做好一個管理者。因此,不能僅僅停留在字面上來理解。

    每一個管理者,無論職位高低,都應該熟記這段話才對。

    這是對“不爭”在用人上的具體闡釋,也是古往今來的大智慧。

    3

    善為士者不武,擔任將帥的人,不崇尚使用武力,也就是說,不能爭強斗勇,不能為了表現自己,或者證明自己的聰明而作戰,要以大局為重。

    善戰者不怒,善于作戰的將領,不發怒,也不會輕易被別人激怒。我們常說一個人有深沉,能夠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這樣的人能把事做好。而那些喜怒無常的人,大多不會被放到管理崗,尤其是關鍵管理崗。如果你是員工,你也不希望你的上級是個“炸藥包”吧。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領導,難以與下屬建立堅實的信任。

    善勝者不與,孫子兵法里講“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伐兵,攻城,就屬于正面對抗。而這兩者往往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大的,無論是從戰爭成本的角度,還是從天道愛人的角度,都不是好的選擇。能夠提前創造有利條件,盡可能的避免損失,這才上更好的選擇。

    善用人者為之下,老子一直推崇的是“不爭”,對人態度謙和,對方自然會覺得舒服,同時再能做到利他呢,別人自然愿意和你合作了。誰會愿意和一個高傲自大的人合作呢?

    只有能將人們緊密的團結起來的人,才是優秀的領導者,管理者。懂得凝聚他人的力量,才容易把事情做好,做成,這也是符合于天道的。

    這一章的道理,不難,甚至很簡單,很容易懂。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試想一下,如果你作為員工,你的老板要是沒有這幾個品質,你是不是也很討厭他呢?

    那么,當你做到那個管理者的位置上的時候,也要時刻提醒自己,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4

    道理看懂了,咋用?

    ①、不武

    不因為自己有一個“職位”而耀武揚威。

    無論這個位置多大,哪怕是坐在老板的位置上,也不行。

    領導的權利,是被領導的人賦予的,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被你領導,那你不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嗎?還領導誰呢?

    因此,作為管理者,尤其是基層管理者,更要做到“不武”。時刻保持謙虛

    ②、不怒

    脾氣不好,是阻礙一個人成為一個好領導非常大的阻礙。甚至是最大的阻礙。

    憤怒、發火,基本上意味著關閉溝通渠道。

    如果一個組織中,管理者與下屬的溝通渠道經常斷開,組織上下方向與目標都無法統一,那得多可怕啊。

    若能管得住自己的脾氣,能夠與下屬構建良好的溝通渠道,能夠全員統一方向,統一目標,這個組織的戰斗力能不強嗎?

    因此,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請收起脾氣,耐心傾聽,冷靜處理問題才對。

    憤怒的根源,是恐懼,之所以發火,就是害怕某個要求得不到滿足,那么想想這個訴求是什么,如何才能滿足,把時間和精力拿去解決問題才對。

    ③、不與

    我們現在有一個詞,叫做“硬剛”,指的是與對手(敵人)正面沖突,甚至是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也要硬碰硬。

    這樣的做法,大概率只是“爭一時之氣”。但往往就是因為這“一時之氣”,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比如說,孩子到了青春期,脾氣也不好,家大人說啥都不聽,還總對著干,這個時候,咋辦?

    繼續硬剛?

    看看新聞,有不少因為這樣導致孩子出事的。又想剛,又不敢,怕孩子走極端。

    有些人說,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太不懂事了。

    真正的原因在哪里?

    在孩子嗎?

    快拉倒吧,復印件出錯,不找原件的問題,批評復印件,這是啥道理啊。

    家長們在孩子小時候就沒有給與足夠多的耐心和陪伴,同時還一直都不會“不與”,即不會避免正面沖突,甚至夫妻倆在家里也經常吵架,長期以往才導致了孩子性格缺陷,易怒叛逆。

    家大人才是罪魁禍首,可這個鍋卻讓孩子背了,可悲可嘆。

    因此,學會以退為進,多一些耐心,用委婉的方式來處理問題,才會得到更好的結果。

    ④、為之下

    “為之下”,就是道德經里面從頭到尾都在提倡的“不爭之德”。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一個能夠體恤下屬,能夠幫助下屬不斷成長的領導,誰會不喜歡呢?

    而要能做到這些,不都得“為之下”嗎?

    七十八章里說“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能夠為國家承受屈辱詬罵,能夠為國家承受災難困苦,才能成為社稷主,才能成為天下王。

    那么,回歸到自己的企業,自己的家庭里,道理是相通的。

    我們的老板們,今年壓力太大了,有的甚至借錢給員工發工資,身上擔子很重,經常也會覺得不被理解,很委屈。

    但反過來想想,正因如此,才能稱之為老板,如果不是能夠挑起這么重的擔子,誰又會愿意跟著你干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因此,能夠坦然接受這一切,并帶著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服務好一眾顧客,這也正是作為老板的使命啊。

    明智的管理者,不僅能夠服務好自己的下屬,還會盡可能的將“成就感”給到員工,不與下屬爭名奪利,甚至還能夠做到“推功攬過”。

    這,不正是“為之下”嗎?

    不怒、不武、不與、為之下,祝你早日收獲這四項技能。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51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28日 15:40
    下一篇 2020年10月29日 09: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