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敢未必是好事,真實的世界里,沒有“標準答案”

    2020年10月23日 No.818


    1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白話文翻譯

    勇于表現剛強的人,可能無法善終。用于表現柔弱的人,則可以活下去。這兩種“勇”,有的是好的,有利的,有的是不好的,有害的。天所厭惡的,誰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呢?即便是圣人也難以理解。天道的規律,在不爭中善于取勝,在不言中善于回應,不強行征召,大家自己就來了,坦然從容的謀劃。天網浩瀚縹緲,看似稀疏卻不會有落網脫逃的。

    2

    “勇敢”,是我們經常推崇的品質,我們平日里更多推崇的,也是那些“勇于敢”的人,覺得這才是好的。

    但我們忽略了“勇于不敢”,也是一種態度,一種智慧,甚至是一種境界。

    比如說,做生意的人常說一句話,叫做“有的錢能賺,有的錢不能賺”。敢于拒絕,敢于不去賺那個不符合“道”,不符合“義”的錢,這樣的人,不也是我們應該尊重的嗎?

    勇于敢,和勇于不敢,都是很了不起的作為。

    但,什么時候要勇于敢,什么時候要勇于不敢,這個沒有一定之規,也沒有標準答案。用咱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看情況”。

    那,看什么情況呢?

    就是看做這件事情,是否符合“道”。

    毛主席當年走出韶山沖,鬧革命,為啥有那么多人響應號召呢?就是因為做出的事情,符合道啊。

    當年,葉工向孔子請教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近者悅,遠者來。”,就是我們說的近悅遠來。

    那,如何能讓近者悅呢?

    不用喊口號,按照道來做實事,讓人民看到,感受到,自然就“悅”了。近者悅了,口碑傳到外面去了,遠者自然會“慕名而來”。

    你看那些員工滿意度很高的公司,顧客的滿意度絕對不會低的。那些服務員都很開心,狀態非常好的飯店,生意幾乎沒有不好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不少人,甚至包括我之前也說過,這句話現在不那么好用了。

    但,當我反思之后發現,真正的問題,并不是這句話有問題,而是這個酒,真的做的夠香嗎?

    如果勾兌的酒,品質不好的酒,也開在深巷,生意不好還說這句話有問題,那就不對了。如果這樣生意還好,才沒天理呢,你說是吧。

    3

    “看情況”,這是我這些年很重要的一個收獲。

    為啥說這個很重要呢?

    因為從這句話,讓我破除了長期以來,被學校固化的思維方式。

    包括你在內,學校交給我們的,都是“事情都有標準答案”。

    即便像語文課里面的閱讀理解,都有標準答案。

    因此你也看到了一些段子,教科書給出的標準答案,作者看了都說“我都不知道我是那么想的。”

    因為這樣的思維,我們總在尋找標準答案。

    比如說,開個飯店,怎么做能賺更多的錢,咋辦呢?有很多人的方法都是去看別人的案例。別人是怎么做活動的,別人是怎么搞營銷的,別人是怎么開會的,別人是怎么上單品的,別人是怎么裝修的。

    看完之后,就馬上拿回去用了,結果用了之后收效甚微,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不停的換,不停的改,信心一次一次的唄消磨,最后實在折騰不動了,放棄了。

    時間耽誤了,錢賠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的狀態也不對了。

    這,就是一直在尋找“標準答案”,期望找到之后就能被“老師”打個對號,給個高分。

    但這樣的標準答案,只有在學校的時候才有,只有考試的時候才有,哪里可能出現在社會上啊。

    有多少無畏的失敗,都是拜這個“標準答案”所賜。

    勇敢是個好事吧?但勇于不敢也是好事啊。沒有標準答案,沒有一定之規,“看情況”而定。

    那,另一個問題出現了,如何看情況呢?看什么情況呢?判斷標準是什么呢?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叫做“價值觀”,用當年老子的話來說,就叫“天道”。

    2015年,時任呷哺呷哺公共事業部總監的楚學友,遇到了一個大麻煩。

    那年的315晚會,爆出了小肥羊、呷哺呷哺售賣的鴨血有假。

    這個事情發生的非常突然,留給公關部的時間很短,如你所知,呷哺是一家上市企業,公關部如何回應,非常重要。

    像這樣的大企業,對于公關的突發情況,一般都會有比較詳細的預案。但預案再詳盡,也不可能事無巨細,也不可能像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一樣把什么都寫清楚。

    應急小組里面8個人,有三個不同意見,分歧比較大。

    怎么回應?

    楚學友堅持“知道多少說多少,做了什么說什么”,最后力排眾議,達成一致,決定先出聲明,配合調查。

    最后這個決定,是如何達成共識的呢?

    楚學友說,他加入公司的第一天跟領導談話,說如果在危機處理時和你(領導)發生重大的分歧怎么辦,我們聽誰的?

    領導說:你覺得呢?

    楚學友說:我聽你的意見。

    后來,領導說“你下午參加一下我們的入職培訓,會講我們的企業價值觀,我們所有的行為在企業價值觀里面尋找一句和答案。”

    有人說,我們國人沒什么信仰,你覺得呢?

    我們不是沒有信仰,我大多人只是沒有“別人意義中的信仰”而已。

    我們的信仰是啥?不就是“天道”嗎?

    為啥我們總說“人在做,天在看”,為啥說“蒼天饒過誰”?

    也正因此,我們堅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價值觀,而我們做事的出發點,就是價值觀。

    4

    又讀了這么多道理,咋用呢?

    ①、凡事看情況

    “做人不要太二”,凡事要看情況,不要武斷。

    更不要去嘗試尋找標準答案,我們能找到的,只有標準答案,根據參考答案,在做出符合自己的選擇。

    ②、敢于拒絕

    讀了這一章,知道了勇于敢,還知道了勇于不敢。

    勇于不敢,勇于拒絕,勇于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③、以道馭術

    判斷一個術該不該用,能不能用,唯一的評判標準,就是它是否符合道。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掌控的了的。

    換句話來說,方向正確的情況下,無論是步行還是坐車坐飛機,都能夠到達終點。

    按照天道的規律,謀劃好路線,然后往前走就行了,路上一定會遇到很多艱難困苦,但不要緊,拿出“天道”這個指南針,調整路線,確保不偏航,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

    沒必要去羨慕那些耍“小聰明”的人,即便他們當下看起來獲益了,但最終的結果不會多好的,不用糾結。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51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23日 16:21
    下一篇 2020年10月24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