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是終身教育的世紀,當今社會,一個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得一席之地,自己的員工就必須不斷進步和提高。
記得剛入職的那個月,門店的小伙伴就告訴我,下個月我就要參與儲干pk,并在入職滿三個月后讀完公司指定的三本書,即《你在為誰工作》、《拆掉思維里的墻》和《一分鐘經理人》。
然后根據271比重原則,當月參與pk的人員里面,得分排名靠前的20%評為A級儲干,排名最末的10%,則進入危險區的C級,而中間的70%則進入相對安全的B級陣營。且連續兩次或累計積三次被評為C級,則直接降為普通員工。
在木屋,pk無處不在,市場與市場之間要pk,區域與區域之間要pk,門店與門店之間要pk,員工與員工之間要pk,但其最終目的不是為了獎罰,而是為了督促我們不斷學習,不斷突破自我,以適應這個時代、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的發展變化和實現個體發展。
如今,于國家、于企業、于個體,都要有終身教育的發展理念。否則,一個國家的人民群眾落伍,這個國家就要被這個時代給拋棄;一個企業的員工落伍,這個公司就會被這個市場給淘汰;個人不思進取,也會被這個社會給淘汰。
我們誰都不愿成為那個被拋棄的人,所以我們拼了命地走出舒適圈,挑戰自己,挑戰那些之前都不愿意嘗試也不敢去嘗試的事情。現在回過頭來去看當初拍的抖音視頻、屋檐下的投稿,木屋才藝首秀,還有第一次參加廣州區儲干集訓時,那個在人前敢于交流、敢于表達的自己,不時也會心一笑,但自己卻一路挺了過來,一路堂堂正正的挺了過來。
這條路,雖然累,有時還特鬧心,但感謝自己都沒有放棄,反而越挫越勇,攻堅克難,實打實的鍛煉了自己。不破不立,勇于打破固有的一切,才能立于這個時代的發展變化。
還記得那部叫做《七十七天》的電影么,作為首部華語極地冒險類電影,影片中主人公選擇以徒步穿越羌塘的方式,來演繹對自由、夢想和遠方的追求。這樣的方式雖然在旁人眼里尤為傻、甚至還有些可笑,就像那些大清早就爬起來去跑步的,也常常被人笑作瘋子,但就像《傻子與白癡》里面講的那樣:“傻子在時代里醒著。”
也許滿是蜿蜒之后也不見得筆直,也許堅持很笨重,但視線未及才是明天,是出口還是關口,走了再說。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