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土豬炒蛋
選用體重在300斤左右的散養土豬,搭配煎香的土雞蛋同炒,突出兩種材料的原生態香氣。在煎雞蛋時,梁文其透露小竅門:雞蛋若提前打入碗中,加鹽攪勻再煎,口味就不香了,我們的做法是把土雞蛋直接打入平底鍋,煎至定型后將蛋清朝蛋黃折疊摁壓成餅,再改刀成菱形塊,這樣每一塊雞蛋都有白有黃,而且吃起來特別香,不信你試試!
制作流程:
1、土豬五花肉切成薄片。
2、土雞蛋打入平底鍋,煎至凝固后掀起蛋清折向蛋黃,煎至熟透后取出改成菱形塊。
3、青杭椒80克、紅小米椒30克豎切成條。
4、鍋下底油燒熱,放入五花肉片150克中火煸炒出油,至肉片卷曲時加入蔥段10克、青杭椒條、紅小米椒條炒香,下入雞蛋塊200克,烹入醬油8克、生抽5克,調入少許鹽、白糖、味精,大火翻勻后即可出鍋。
特點:咸鮮醬香。
原味豬腳王
主料:前豬腳1000克。
配料:干酸菜100克。
調料:鹽15克,醬汁10克,雞精5克,蔥5克。
制作:
1.先把凈豬腳過水,去腥去血水,用醬油碼成醬色,拿去蒸3小時,待用。
2.干酸菜洗凈,切碎,炒香入味待用。
3.把豬腳放入炒好的干酸菜中,放入土砵中放鹽、醬油、雞精,再蒸1小時。
4.出鍋,上桌,放入油辣、蔥花即可。
特點:
干酸菜味香,豬腳醬香濃厚,肥而不膩,酥而不爛。
辣炒肥鵝
主料:小肥鵝肉
輔料:小米椒絲、二荊條青椒絲、洋蔥條和姜末
調料:鹽、味精、白糖和辣鮮露
做法:
1.把小肥鵝肉(凍品)剔凈骨頭,切成片,再下開水鍋里汆透,撈出來備用。
2.鍋入油燒熱,先下小米椒絲、二荊條青椒絲、洋蔥條和姜末爆香,再把鵝肉片倒進去翻炒,其間加入鹽、味精、白糖和辣鮮露,臨起鍋前淋入紅油炒勻,裝盤成菜。
桃源石鍋牛雜
主料:牛舌、牛肚、牛腸
輔料:面粉、蔥段、姜片、蒜子、干辣椒、八角、桂皮、阿香婆香辣牛肉醬、蠔油、辣妹子醬、紅椒圈
調料:料酒、白醋、龍牌醬油、二湯
做法:
初加工:
1.牛舌、牛肚、牛腸各200克洗凈,一起放入盆內,倒入面粉200克、白醋100克抓拌均勻,用清水洗凈,放入冷水鍋內,加入料酒、蔥段、姜片各15克,大火燒開,撈出沖洗干凈,撈出切成薄片。
2.牛肉100克切成厚0.5厘米的片,焯水。
熟處理:
1.鍋內放入菜子油8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子、姜片、干辣椒各10克,八角、桂皮各5克炒香,放入四種焯水后的原料炒香,再放入阿香婆香辣牛肉醬30克、蠔油10克、辣妹子醬20克、龍牌醬油2克調味,倒入二湯1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壓20分鐘,離火自然散氣。
2.客人點菜時,將原料、壓原料的湯汁200克、紅椒圈20克、蒜子10克放入鍋內燒開,出鍋倒入燒燙的石鍋內,用蔥段5克點綴。
特色:
牛舌、牛腸都是不起眼的食材,搭配牛腩和牛肚一起烹調,粗料細做,口味也不錯。為了增加菜肴的鮮香味,我們還加入了牛肉醬和蠔油。
好味香鍋
這道菜源于重慶的麻辣香鍋,越過湘江,在長沙“彭廚餐廳”的手勺下變換出別樣美味。五種原料經自制香辣醬調配得滋香味濃,鮮脆的藕片搭配香嫩的牛蛙和肉串,層次更豐富,每天至少能賣40份,是一款高毛利的旺銷菜。
原料:
藕片250克,骨肉相連(豬脆骨串成的肉串)120克,南美蝦15只,牛蛙50克,肉腸40克。
制作流程:
1、藕片入沸水汆透,撈出控干;南美蝦洗凈,去頭和蝦線;肉腸打菊花刀。
2、鍋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南美蝦炸30秒至八成熟,撈出控油;然后下入剩余四種原料,浸炸30秒撈出待用。
3、鍋留底油燒至四成熱,下干辣椒段10克、蒜片5克爆香,下入自制香辣醬15克煸出香味,加生抽5克、龍牌醬油3克、雞精、味精各2克調味,倒入所有拉油的原料翻勻,撒炸花生米及芝麻出鍋即可。
香辣醬的做法:
鍋炙透,下菜籽油10斤燒至四成熱,下洋蔥碎、大蔥碎、鮮花椒各2斤、香蔥碎1斤、香葉300克、干紫蘇100克煸香,打渣留油;下入阿香婆香辣醬2500克、紅油豆瓣醬1000克、李錦記海鮮醬250克、李錦記蒜蓉辣醬200克、重慶三五火鍋底料150克,小火煸干水分,待醬香溢出,烹入生抽200克、龍牌醬油150克,調入味精200克、辣椒粉100克、孜然粉50克,翻勻后小火熬15分鐘,關火后加蓋燜15分鐘即可。
這款香辣醬讓300平方米的彭廚餐廳突破日均四萬元的銷售大關,適用于制作葷菜原料,起到遮腥提味的作用。
特色酸湯金菇肥牛
加入雞蛋,湯白味香
此菜烹調方法可圈可點,見多了預制酸湯、烹調菜肴,小編帶你看點有新意的。南京外婆人家的酸湯金針菇肥牛獨具特色,此菜沒有去提前預制酸湯,但卻做出了特色的酸味,關鍵的秘密在這里,外婆人家的酸湯肥牛的酸湯是現行調制的,把大家習以為常的大鍋熬制酸湯改成了小鍋單燒酸湯,打破了陳規,收獲了驚喜,單燒的酸湯口感更佳鮮美,入味更佳,牛肉只需稍稍汆熟,既能浸染上酸湯的色澤,也能入其酸味,口感清爽可口,肥而不膩,頗受食客歡迎,一天至少賣出30份。
原料:肥牛片350克,金針菇100克,土豆粉100克,雞蛋2個。
調料:自熬豆油、豬油各25克,青紅椒段各10克,野山椒3克,黃燈籠辣椒醬3克,蔥段3克,蒜泥2克,姜末2克,白醋30克,鹽5克,雞精、味精各2克。
制作:
1、肥牛片、青紅椒段分別飛水,撈出瀝干備用;雞蛋磕入碗中,攪勻打散。
2、鍋入自熬豆油、豬油燒至四成熱,倒入蛋液。
3、小火炒成蛋碎。
4、下入蒜泥、蔥段、姜片、黃燈籠辣椒醬、野山椒煸炒出香,沖入雞湯700克,加白醋、鹽、雞精、味精調味,大火燒開。
5、下入土豆粉、金針菇,大火燒2分鐘,撈出裝盤。
6、將汆過水的肥牛片、青紅杭椒一起下入原湯中煮1分鐘,起鍋澆入盤中,表面點綴少許香菜段即可上桌。
制作關鍵:先煎好雞蛋再沖湯熬制,可使湯色乳白,成菜味道更加濃香。熬出白湯后蛋碎可以不撈,加快出菜速度,增加菜品的可食性;也可以選擇撈出,讓成菜更加清爽,撈出的蛋碎可以做員工餐,加生抽、蠔油等拌食,不會造成浪費。
酸湯靚蛙
醋+水調酸,兩款醬增辣
以自調酸水、白醋、自制香辣醬、美樂香辣醬、野山椒、酒釀、酸蘿卜等調制酸湯,用其浸煮牛蛙,出品顏色紅亮,入口滋味酸香。此菜售價為128元,毛利在50%-60%之間,自推出后就廣受食客好評,每天至少能賣出30份。
原料:牛蛙1000克。
輔料:萵筍段、杏鮑菇片各40克,黃瓜、生菜、酸蘿卜片、酸菜片各30克。
調料:白醋50克、自調酸水30克,酒釀(帶米)30克,自制香辣醬20克,美樂香辣醬8克,小米辣圈、花椒粒各15克,蒜子10克,姜片5克,野山椒5克,胡椒粉2克,白芝麻2克。
制作:
1、牛蛙宰殺治凈,去皮后縱向一切為二,沖洗干凈待用。
2、黃瓜洗凈,刨成長約8厘米的片,與生菜一同放入盛器墊底。
3、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蒜子、姜片爆香,下入野山椒及小米辣圈10克、花椒粒10克煸香,沖入清水1750克
4、下入自制香辣醬、美樂香辣醬、酒釀(使成菜中的辣味和酸味變得更加柔和、協調),調入白醋、自調酸水(檸檬酸10克、麥芽糖15克混合入碗,沖入開水2000克攪勻即成),攪勻后燒開,下入酸蘿卜片、酸菜片、杏鮑菇片、萵筍段煮2-3分鐘。
5、然后下治凈的牛蛙,繼續煮2分鐘,起鍋倒入墊有生菜和黃瓜片的盤中。
6、鍋入紅油燒至七成熱,下入小米辣圈、青花椒各5克、胡椒粉、白芝麻小火炸香,起鍋澆入盤中即成。
自制香辣醬:鍋入色拉油30斤燒至四成熱,下入冰糖2斤熬化,再下蒜子、生姜片各1斤小火炸香,下入郫縣豆瓣醬20斤慢火煸炒20分鐘至出紅油,下入干紅辣椒段150克、花椒200克繼續炒約10分鐘,下入香料粉(八角、桂皮、香葉、白蔻、豆蔻、草果、小茴香混合打碎)1.5斤翻炒出香,倒入二鍋頭白酒100克攪勻,關火盛入不銹鋼桶中即成。
酸湯魚片
巧用咸菜皇,現場調酸湯
此菜中使用的潮州咸菜皇是從廣州引進的,以潮汕地區特有的大棵芥菜為主料腌制而成,顏色金黃,咸中帶酸,可生吃、炒制、煲湯,做法多樣,進貨價為105元/件,包含40袋,每袋重約320克。這款菜品以咸菜皇、酸蘿卜、野山椒為主料,下鍋炒香后添湯燒開,熬好的湯汁咸鮮微酸,還帶有一絲淡淡的清香,滋味十分特別。
初加工:
1、青魚宰殺治凈,剁下頭尾,去除脊骨,將魚肉片成薄片,放細流水下沖30分鐘,撈出瀝干,用毛巾吸去表面水分后納盆,每10斤原料加入鹽160克、味精100克、高度白酒50克及清水5.5斤,順一個方向較打上勁,然后加入蛋清3個、干淀粉100克抓勻上漿。
2、鯽魚10斤宰殺治凈,與步驟1中產生的魚頭、魚骨共10斤一同下入五成熱油中炸至表面金黃,撈出瀝油。鍋留底油燒至四成熱,下蔥姜各100克煸炒出香,下入拉過油的鯽魚、魚頭、魚骨,沖入開水60斤,大火熬成濃白的魚湯,關火打去渣滓待用。
走菜流程:
1、潮州咸菜皇100克切片、酸蘿卜30克切成粗條,與金針菇30克一同飛水,撈出瀝干。
2、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蒜子5克、野山椒5克爆香,下入汆過水的潮州咸菜、酸蘿卜、金針菇煸炒出香。
3、沖入魚湯600克,大火燒開,將所有輔料撈出墊底。
4、原湯中調入白醋65克、味精、雞精各5克,再將魚片下入鍋中汆熟,起鍋澆入盤中。
5、表面淋紅油10克、藤椒油3克,澆入熱油激香即成。
石鍋老媽雞
主料:
農家土公雞1只(約3000克)。
輔料:
瓶裝子姜片150克、美人椒節100克、青尖椒節100克、鮮花椒80克、泡海椒100克、泡姜片80克、姜米60克、蒜米60克。
調料:
香辣料200克、藤椒油20毫升、菜油800毫升、鹽、十三香、白糖、味精、雞精、料酒、醬油、鮮湯各適量。
制法:
1、把雞宰殺治凈后,斬成塊納盆,加料酒和醬油碼味備用。
2、往炒鍋里放菜油,燒至五成熱時下鮮花椒爆香,投入泡海椒、泡姜片、姜米、蒜米和自制的香辣料,炒香才把已經碼好味的雞塊倒鍋里,在改用中火繼續炒的同時,烹入料酒并摻入鮮湯(約200毫升),倒入高壓鍋里后,燒上汽再壓數分鐘,關火。
3、往凈鍋里放菜油,燒至五成熱便投入鮮花椒、子姜片、美人椒和尖椒,炒香以后才把高壓鍋里的雞塊倒進去,改大火收汁,見水分快干時,加入味精、十三香、藤椒油、雞精和白糖,起鍋倒入已經燒熱的石鍋內,撒上熟芝麻即成。
村姑肥腸
肥腸在前期的處理過程中,使用香料為其祛腥,后期加入酸菜炒制,是一款地道的農家土菜,起名村姑肥腸,很好地詮釋了此菜的特點。在烹飪肥腸時,醬、姜、蒜的使用量一定要足。
原材料
主料:鮮肥腸500克,酸菜300克,泰椒圈50克,姜、蒜各20克,青蒜10克。
調料:A料(鹽6克,熟豬油30克,味精5克,雞粉5克,東古醬油10克,胡椒粉5克,高湯200克),B料(八角5克,桂皮5克,花椒3克,高度白酒50克,小茴香10克)。
制作步驟
1.將鮮肥腸洗凈,加入B料和清水,用小火煨30分鐘,取出改刀備用;
2.取鍋下入熟豬油,燒至三成熟,倒入姜、蒜、泰椒稍炒,然后倒入肥腸,將表面水分炒干,加入高湯,小火燜1分鐘,倒入A料與酸菜燜2分鐘,倒入沙鍋,加入青蒜,上桌即可。
關鍵:酸菜必須提前沖水1小時,將里面的鹽味徹底清洗干凈。
脆香魷魚餅
由川菜“干炸響鈴”演變而來,魷魚肉添加香菜末調餡,以沾蛋黃液的餛飩皮包裹,油炸后周邊香脆、內部鮮嫩,透出海鮮的原味,此菜制作簡單,卻極受顧客歡迎。
制作流程:
1、新鮮魷魚肉撕掉外膜,洗凈后入料理機打碎成泥,每500克加入蔥姜水90克、豬肥膘泥80克、蛋清1個、料酒、鹽各5克、味精3克以及生粉50克朝同一個方向攪打上勁,撒香菜末60克、香蔥末15克拌勻。
2、餛飩皮沾勻蛋黃液(提前在蛋黃內加入少許生粉調勻),放入一團魷魚餡,再蓋上一片沾著蛋黃液的餛飩皮,壓緊成餅。
3、取魷魚餅10個入五成熱油中火浸炸至金黃熟透,撈出瀝油即可擺盤。
制作關鍵:
1、魷魚肉泥中一定要添加適量蔥姜水和蛋清,以增加嫩滑口感。夏季制作此菜,在絞魷魚肉時,還需要添加少許冰水或冰塊。
2、炸魷魚餅時溫度不可過高,否則容易焦糊。
透味鮮雜魚
加大地魚干熬湯 撒自制魚粉增香
此菜香味醇厚、辣味綿長,每天旺銷40份,其熱賣的秘訣有兩點:熬魚湯時添加大地魚干提鮮,煮魚時撒入自制鮮魚粉提香,鮮香味足,好吃!
魚的初加工
1、鯽魚宰殺治凈,去掉鰓和內臟,放在細流水下沖15分鐘,魚腹處打上一字花刀。
2、小土鯰魚、回頭魚(又名長江回魚、江團,生長于洞庭湖一帶,體扁而長,肉白如脂,質地鮮嫩、營養豐富,進價15元/斤)宰殺治凈,斬成大段。
3、黃骨魚從鰓處撕開,取出內臟,清洗干凈后均勻打上一字花刀。
走菜流程
1、鍋入菜籽油100克燒至八成熱,下入回頭魚段、土鯰魚段各250克、鯽魚150克、黃骨魚100克煎2分鐘。
2、沖入魚湯1000克沒過魚身,大火燒5-6分鐘后轉小火熬3分鐘,加黃椒醬60克、青椒段30克,調入鹽15克、胡椒粉、鮮魚粉各5克、味精3克。
3、盤底墊汆水的豆腐皮100克和紫蘇葉20克,將煮好的鮮雜魚倒入盛器中即可上桌。
熬制魚湯
1、白鰱10斤宰殺治凈,斬成大段。
2、鍋入底油燒至八成熱,放入白鰱段,煎至表面金黃,撈出瀝油。
3、大地魚干2條泡軟后切成小塊與煎好的白鰱段一同納入湯桶,加姜片500克,沖入開水40斤,大火滾開至湯汁濃白,轉中火熬30-40分鐘,打渣留湯,約得魚湯25斤,晾涼備用。
黃椒醬
湖南衡陽的衡東黃辣椒100斤洗凈后陰干表面水分,剁碎納入壇中,加鹽10斤,兌入白酒10瓶(250克/瓶)拌勻,密封腌制30天即可。
鮮魚粉的大致做法
大地魚干、金鉤研磨成粉,加十三香、胡椒粉、腐乳粉(腐乳粉是在成熟腐乳的基礎上,經過復配、噴霧干燥技術或低溫真空干燥方法制成的一種濃縮粉,是一種脂肪低、營養蛋白高的優質調味料,具有增鮮、增香和平衡產品口感的作用)兌成鮮魚粉。
部分來源:餐飲微閱讀
編輯丨職業餐飲網 彭景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