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底撈瘋狂注冊商標一事又上了熱搜。一切還得從8月的一場訴訟講起。
敗訴的海底撈
今年,海底撈講河底撈以商標侵權為由上訴至湖南長沙天興區人民法院,并于8月12日一審宣判。
法院認為,海底撈、河海撈兩個商標在字行、讀音、構圖、顏色等多方面存在差異,并且一個是川菜火鍋,一個是湘菜炒菜館,存在較大差異,故不存在侵權。
海底撈心里很苦,吃瓜群眾也十分意外,畢竟從常規眼光來看,這很明顯就是一個蹭熱度的商標,這樣上訴竟然還輸了,不可思議!
按理說,海底撈本可以再度上訴,告到贏為止,但是海底撈認了,然后轉身注冊了很多相關商標!多達246個!
我先山寨自己,讓山寨無處遁形
天眼查公開信息顯示,海底撈密集注冊了“池底撈”、“三每底手勞”、“海底撿”、“海底姥”等43類餐飲住宿商標。
其中,如“淮底撈”、“池底撈”、“渠底撈”、“清底撈””、“淮底撈”等還處于“申請中”狀態。
很明顯,海底撈此番操作,是為了規避再次被侵權的風險,我先山寨我自己,就不怕別人山寨我。
在維權成本較高的情況下,防御性商標注冊是一種常見操作。為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各企業便紛紛開始”山寨“自己,避免被人蹭熱度。
畢竟企業的商標注冊沒有數量限制,注冊一個商標的費用也只需要300塊,10年有效且到期可以續費,相較于被侵權后的維權成本,簡直小菜一碟。
餐企如何預防商標被侵權
商標侵權,近年來對餐企而言是一件不勝其煩的事。
比如不久前的“今日油條”,就因為撞臉“今日油條”而吃了官司,不僅名字撞臉,LOGO,裝潢都紛紛形似,抄襲行為明顯!還有上周的“隔壁老王”,因為梗太火,侵權也時有發生。

事實證明,餐飲企業需要更多的商標保護意識和措施,不要等做大做強了才想起來做這些事情,免得之后被迫要打商標官司。
在此,餐妹兒給各位老板提供以下幾條建議:
1.除了對餐廳標識申請商標注冊,對部分重要的裝潢內容,也可以申請著作權、商標權和外觀專利。 知識產權的單一獲取行為都不能坐享安全感,保護必須是立體的,當您經過諸多努力和市場的考驗,企業的產品、品牌或技術得到美譽和行業地位后,仿冒者、技術竊取者、不法競爭者會想到各種辦法規避您的商標、版權、專利、專有技術。
2.企業可以讓自身的整體營業形象更具有獨立、顯著性,具有識別商品來源的功能 ,從而形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的裝潢,獲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
3.要獲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還要求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場影響力,知名度、影響力需要證據的支撐。 我們的企業還是要留下銷售合同、宣傳合同、廣告、獎項、正向評價、榮譽資質等證據,產品、服務、技術發展走出的一步步腳印才看的見,權利的立體保護和組合武器才能形成。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0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