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創新,可以是原料上的創新,用不同的原料配搭在一起。
比如新原料與傳統原料相結合,新原料與新原料相結合,或是不同的原料組合在一起,都可以說一種創新。
再有就是口味創新,相同的原料換成不同的調味料去做,就可以說是口味上的一種創新。
還有刀工技法的創新、盤式的創新、烹調方法的創新等等,都算是菜品的一種創新。
而無論如何創新,以下這15條規律你都不能不知道:
1.要有扎實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菜品創新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必須將基本功純熟掌握,刀工、技法以及火候的掌握等,都要做到嫻熟于心。
刀工、技法自不必說,就火候的掌握來說,就需要花大功夫來研究它。
所謂的火候,就是在烹調操作過程中所用的火力大小和時間長短,只有運用得恰到好處,才能烹制出想要的效果,才能被食客接受。而只有掌握了這些規律,才能將食材運用自如,變化自如。
2.清楚各種調味料的屬性 無論哪個菜系,哪些調味料,大體都逃不出酸、甜、苦、辣、咸、鮮、麻這七味。而如何合理運用這七種味道,使其變化出更多、更豐富的不同滋味,就需要廚師搞清楚各種調味料的屬性。 合理配搭味道,是創新菜的關鍵點之一。
就像作曲家,能用1234567七個音符,譜寫出無窮無盡悠揚悅耳的樂曲。同時,在表演形式上也多種多樣,有搖滾,有流行,有民歌,有美聲等等,無論是哪一類樂曲,都是由那七個音符配搭而成的。
同樣的,我們廚師也可以向作曲家們學習,用酸、甜、苦、辣、咸、鮮、麻這七種基本味道,將菜品的滋味烹制得千變萬化,多種多樣。
現在,全國各地的調味品和當地的風味味型諸多,加之外國引進的一些特色味型和調味品,足夠我們去開拓、創造和運用。
假如在原有的菜點中,就口味、味型和調味品的變化方面去深入思考,更換一些個別味料,或者變換一下味型,就會產生一種與眾不同的味道。只要我們敢于嘗試,大膽設想,就能產生新、奇、特的風味特色菜品。
3.不能違背本地區大多數人的口味與飲食習慣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菜品無論怎么創新,如果偏離了本地區大多數人的飲食習慣,那絕對是行不通的。
譬如粵菜創新,要首先得到本地區人們的廣泛認可后,再發揚推廣到全國。不能說在粵語地區創出來的菜品,很多東北人都愛吃,而粵語地區的人群卻不感興趣。
那樣的話,就偏離了菜系本身的特點了。
4.尊重傳統但不迷信傳統
這也是菜品創新需要遵循的一大原則。
尊重傳統,就是要讓傳統的東西為現代服務。
不迷信傳統,就是說傳統的一些烹飪手段或者做法,也許現在看來相對是不科學、不健康的,那就需要我們將其摒棄。
5.將傳統的烹飪方法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這一點非常考驗一名廚師的見識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同時,這也可以說是菜品創新的一個捷徑。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的一些新式廚具、新型設備層出不窮,掌握它們的使用方法與技巧,對菜品創新無疑是一種簡單的飛躍。
即便是一些傳統菜品,用這些新式廚具、新型設備烹制出來,都可以說是一種創新。
用萬能蒸烤箱做的脆皮烤肉
6.學會合理借鑒與整合
借鑒與整合,可以說是菜品創新的一個手段,這一點在粵菜里的體現尤為明顯。
粵菜里有許多被大眾認可的創新菜,都有借鑒的成分在里面。
借鑒其它菜系甚至是西餐的做法,再輔以粵菜地區特有的食材進行烹制,衍生出所謂的新派粵菜,可以說是粵菜創新得以不斷推出且被認可的一大法寶。
那么就這一點來說,其它菜系亦可以如此借鑒、整合,不僅是原材料,烹調技法等諸多方面都可以利用起來。
7.菜肴與面點相結合
菜肴和面點結合的思路,可以是中國菜肴變新的一種獨特風格,但在近些年來的創新菜中,卻很少出現這一形式,廚師們完全可以廣開思路,將菜點結合的形式發揚下去。
所謂的菜點結合,是菜肴、點心在加工制作過程中,將菜、點組合在一起,成為一盤合二為一的菜肴。
這種菜肴和點心結合的方法,成菜時菜點交融,食用時一舉兩得,既嘗了菜,又吃了點心;既有菜之味,又有點之香,一舉兩得,可樂而不為。
咖喱面包雞
8.要符合制作簡潔、上菜迅速的要求
作為食客,有兩個最頭疼的事情:一個是上菜慢,一個是口味不能保持一致。
其實,這也是餐飲企業經營者最頭疼的事情。那么,在創新菜品時,我們就要盡可能地將上菜快、口味如何保持一致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譬如是不是可以研制一種汁醬,在原料炸制或者飛水后,用汁醬一裹,或者勾芡后即可出菜的菜式等等。
芥末沙拉蝦球
9.食用性要永遠擺在第一位
作為創新菜,首先應具有食用的特性,只有能使食客感覺好吃,而且越吃越想吃的菜,才有生命力。不能說一味追求裝飾、或是一味追求新食材,而忽略可食性的本身。
如果一盤菜上來,半盤菜是不能吃的,純裝飾的,看倒是好看,但估計客人下次絕不會再點了。
因此,不論創什么菜,從選料、配伍到烹制的整個過程,都要考慮做好后的可食性程度,并以適應顧客的口味為宗旨。
創新菜的原料,并不一定要講究高檔、珍貴,烹制工藝過程也不一定要追求復雜、繁瑣,反而最需要的是在食用性強的前提下,做到物美、味美。
10.要懂得膳食平衡與營養調配
現在,吃飽、吃好已不能滿足食客的需求了,吃得健康,才是現代食客們的追求。
這無疑需要廚師在熟練掌握烹調手法的前提下,對膳食平衡與營養調配方面的知識也要基本掌握,在創新菜品時要充分將健康因素考慮進去,這樣食客才會“買賬”。
由此可見,避用合成食品原料,多開發利用綠色食品,是創新菜的一大趨勢。
11.盤飾上的創新必不可少
色、香、味、形、器,盡管一道終極美味的五要素,形和器被擺在了最后,但不能不承認,這兩點卻是烘托整個菜式最關鍵,也是菜品是否誘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
雕花和簡單的花草裝飾,已不能滿足日益多元化的菜式需求了,那么對于如何創新,很大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在裝飾擺盤、餐具器皿上多下些功夫。
例如現在涼菜師傅們的擺盤,就吸納了很豐富的西餐元素在里面,還有各種盤飾的制作,也非常符合現代食客們的審美需求。
而餐具器皿就其風格來說,有古典的、現代的、傳統的、鄉村的、西洋的等多種,不同款式的餐具,如陶瓷、玻璃、不銹鋼、竹木、蔑等多種并用,形態各異,未來食器的發展,還有待于我們不斷地去發現、去設計、去制作。
自己設計、定制菜肴的器皿,將來也會是大勢所趨。同樣的一道菜,用新穎、奇特卻適合的器皿來裝扮,絕對能給食客以眼前一亮的感覺。
12.要考慮到宴會的特殊要求
不可否然,創新菜式有很多是需要在宴會中試點后,再進行推廣的。
那么,在創新菜的同時,就需要廚師按照宴會的主題要求、規格要求、禮儀要求來進行設計創作。而且還要考慮到菜點的藝術價值,更要考慮到菜點的適應性。
如烹飪原料的適應性(民族信仰)、飲食習慣的適應性(東西方的飲食差異)等等,都要考慮進去。
所以,說廚師是烹飪藝術家是一點沒錯的,但要成為藝術家,也是很不容易的。
13.亦要符合經濟實惠的大眾化要求
創新菜要有生命力,還必須要堅持以大眾化原料為基礎,通過各種技法的加工、切配,味型上的搭配、調制,做出獨特的新品菜。
一道美味佳肴,只有為大多數消費者所接受,才能有所發展,才能得到廣泛認可。
創新菜的推廣,更要立足于易取原料,價廉物美,廣大老百姓能夠接受這幾點。這樣,其影響力才會深遠,才會更容易被流傳下去。
14.要有利原料綜合開發和充分應用
開源節流、杜絕浪費,是廚房里的老生常談,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在創新菜品上,廚師應盡可能地考慮成本因素,既要根據原料性狀、營養、功能去開發菜點,也要把傳統烹飪習慣上的廢棄原料(邊角余料)充分利用,發揮原料應有的作用,從而達到既充分利用資源,又能物盡其用、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此外,更要充分利用原料主、輔、調之間的合理搭配,來降低成本,使銷售價格控制在最低限度,以達到吸引更多食客的要求。
15.創新菜的靈感往往在“行業外”
除了專業,如果有時間,廚師們也可以多涉獵一些其它領域的知識,這也是激發菜品創新靈感的一大源泉。
譬如了解時政、旅游、美術、插花等等,都是對于菜品創新的一個有效途徑。
就拿金融危機來說,廚師們對此是不可能有前瞻性的,但事情發生后的應變能力卻是我們應該有的,這種應變能力最直接就是體現在菜品的創新上。
金融危機后,人們的錢袋都捂得緊了,鮑魚、魚翅等的點擊率肯定下降,那么這些精細原料與大眾原料是不是能合理配搭起來,做到既能保持精細原料味道不變的前提下,又能加入一些大眾原料,以減少精細原料的用量,使成本降低,菜價相應下降?
這樣,就能適應市場需求,贏得食客們的廣泛青睞了。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