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底撈悄悄在線下開了一家門店,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
因為是新開門店,所有菜品88折。店內店內售賣的品類與海底撈門店食材幾乎一致,包含肉類、火鍋配菜、底料小料、自熱火鍋等,甚至連鍋具也有。
此外,海底撈的小火鍋、預包裝食品等零售產品也有銷售,還有部分燒烤食材。只要海底撈外賣能點的,這里都有。
開在小區門口的食材超市
該門店位于北京市朝陽區聚福苑小區,中國傳媒大學旁,已開業一個多月。附近有多個居民社區,定位更傾向于社區超市。


不得不說,海底撈上市后的餐飲野心更大了,不僅賣面條進軍快餐,現在勢頭正火的食材超市也要來分一杯羹。
海底撈做食材超市的天然優勢
其實早在之前,海底撈就已經開始探索“到家消費”場景了。外送服務海底撈已經堅持10年之久,疫情期間,還賣食材、推出到家半成品“方便菜肴”。
海底撈背靠蜀海、頤海這兩大強大供應體系,也具有超強的產品零售研發能力,輸出標準化產品的能力也十分穩定。
從品牌上來說,海底撈也一直有著強大的客戶口碑,并且對市場動向嗅覺敏銳。
以上這些有點,都能強有力的支撐海底撈運營起來食材超市,既可以布局零售業務豐富自己的餐飲賽道,也可以清理庫存,減少損失,一舉兩得。
目前,業內不少火鍋品牌都已經開出了線下食材店,市場競爭激烈。而海底撈作為火鍋頭部企業,品牌影響力和配送體系都較為成熟,它的入局,未來或將改變火鍋食材零售市場的格局。
步入爆發期的食材超市市場 是風口還是泡沫?
在疫情的影響下,宅經濟異軍突起,火鍋食材超市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各種品牌的火鍋超市一家接著一家開起來,入局火鍋食材市場的品牌也越來越多。
如今大佬海底撈也開始入局,不免讓人覺得賽道越發擁擠。
但是其實,大企業的加入并不意味著一個賽道的終結,而是行業走向良性的必經之路。
現在入局火鍋超市賽道的品牌,其實主要聚焦在三個類別,一是以海底撈、蜀大俠、大渝為代表的傳統火鍋品牌,主要優勢在品牌和供應鏈;二是以盒馬、三全為代表的跨界選手,著重通過數據沉淀研究消費市場需求;三是以鍋圈食匯、懶熊、九品鍋為代表的專業玩家,主攻線上外賣業績。
在這三個梯隊上的選手,都在快速占領市場,上演著“群雄逐鹿”。
賽道熱鬧是好事,有競爭才能進步,也許海底撈這樣的重量級品牌的加入,更能促進這個賽道的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