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OL與KOC之爭,餐飲老板該如何站隊?

    掃碼立即購買↑↑↑

    最近小編有一個朋友,興沖沖地跑來說,教她玩大眾點評,因為她的表姐經常在上面抽到霸王餐,還到處可以去探店打卡,拍美美的照片,她覺得太好玩了,她也想玩。

    小編看著她的膚白貌美大長腿,突然想起最近吵得火熱的KOL與KOC之爭。

    而這位朋友不正是想投身餐飲行業的KOC嗎?

    名詞解釋:

    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是指那些擁有更多、更準確的產品信息,且為相關群體所接受或信任,并對該群體的購買行為有較大影響力的人。

    活躍在餐飲行業的KOL有美食家蔡瀾、香港食神戴龍、美食家董克平等。

    KOC,(Key Opinion Consumer),即關鍵意見消費者,一般指能影響自己的朋友、粉絲,產生消費行為的消費者。相比于KOL,KOC的粉絲更少,影響力更小,優勢是更垂直、更便宜。

    每個人的朋友圈里總會有一些最會吃最會玩的人,或者一部分微商,也可以稱之為KOC。

    KOL與KOC之爭,餐企該如何站隊?

    回顧這場KOC與KOL之爭,正方兩方的核心觀點是:

    一方認為:KOL已過時,KOC正在崛起。

    KOL是專家,KOC是朋友,KOL思維是高高在上,KOC思維是真實表達,所以KOL不如KOC的真實,消費者的信任度更高。

    尤其在這個個體崛起的時代,人人都能是KOC,所以KOL將慢慢老去。

    另一方觀點則是:用KOC是因為甲方摳門與傻逼。

    今年甲方太窮,請不起KOL,買不起流量,就出來造新詞,于是有了KOC。

    所謂的KOC不過就是200塊預算的KOL,也就是朋友圈的微商。

    同時,現在投放KOL效果變差,除了是太貴以后,還是甲方本身外行管內行,不懂裝懂地亂指揮導致的…

    看完雙方觀點,作為餐飲老板該如何站隊呢?

    答案當然是,兩邊都不站,因為不管是KOL還是KOC,都是一種營銷的工具,關鍵在于用好,而不在于偏好。

    槍有“一寸長一寸強”的強項,短刀也有“一寸短一寸險”的優勢。但是想要用好KOL與KOC,我們首先得清楚的認識KOL與KOC的價值與背后的玩法。

    三大特征解構,玩轉KOL與KOC

    1、八二定律:KOL是頭部,KOC是長尾。

    八二定律,大家都耳熟能詳,世界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放在網絡營銷的角度看,現在網絡大部分的關注度都集中在少數的KOL身上。

    同樣根據八二定律,KOL在一千人,一萬個人中未必都有一個,稀缺性注定了KOL的高昂價格。

    如果說KOL是“2”的話, 那么KOC就存在于這一望無際的“8”之中。

    正如小編的朋友,她原本是一個美妝師,她有自己的工作,長相甜美,熱愛美食,熱衷拍照。

    雖說她沒能像KOL一樣,在廣域的網絡市場有足夠的名氣,但是她在她的一個小圈子里,就能形成一定的影響力,能帶動她自己圈子里的山上百個好友。

    KOL是頭部,KOC是長尾,如果一萬個人只有一個KOL,但是像她這樣的KOC卻可能有幾十上百個。

    影響力大小與數量多少,決定了KOL與KOC的區別。

    2、KOL玩的是注意力經濟。

    KOL作為一個關鍵意見領袖,雖然KOL成名靠的是各自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但是作為甲方,買的卻是消費者對于KOL的“注意力”,因為核心的核心是,KOL只負責引流,至于后續轉化率如何,從來沒有KOL敢做保證。

    探魚今年就聯合美食家蔡瀾,推出一款“蔡瀾月月餅”,售價高達888元,探魚買的也正是消費者對于美食家蔡瀾的“注意力”,以及名人背書才能支撐起的高價。

    3、KOC玩的是小群效應。

    如果根據群體規模去劃分,KOL可以說大群里的明星,而KOC則是一個小群里的群主,遵循的是小群效應——“三近一反”原則

    何為“三近一反”?三近是地域近、年齡近、興趣近,一反則是說即協作有沖突的關系,例如兩性關系,甲方乙方等。

    深圳有一家神奇的茶飲店,開在一棟公寓的7樓,這家店既沒有特色的美食,又沒有令人沉醉的美景,用正常競爭思維,這種店開在深圳的旺鋪都可能死得很慘,何況7樓公寓。

    但是它偏偏生意興隆,它的營銷靠的是跟社群合作,像有“單身交友社群”、“狼人殺社群”等等,這些群體都有一個KOC,也就是群主,只要搞定了一個,就等于搞了他們的這個社群。

    說回小編的朋友,她已在上周正式開啟了她的KOC之路,去了一家網紅店打卡,在大眾點評刷評論,在朋友圈發美照,而圍繞在她身邊的一眾愛吃的小姐姐,以及想要撩她的小哥哥,也由此蠢蠢欲動,而這正是KOC的小群效應。

    參某說

    透過KOL與KOC之爭看現實,市場真正的甲方從來都是消費者。

    餐飲老板們真正應該把握的也是消費者的購物行為,有的人消費是因為被注意力吸引,有的人是受身邊朋友影響,一個營銷布局完備的餐飲品牌,既需要KOL收割流量,同樣也需要大量的KOC去影響他的小群體。

    營銷沒有對錯之分,只有效率才是王道,只要能實現自己的銷售目的,就別管是花錢請一個KOL,還是花錢請一堆KOC。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kenko,由餐飲界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大申利生煎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云味館蠔門九式胡桃里丸龜制面|西貝

    熊貓設計石客照明|智創聯合設計

    中式快餐|跨界組合|淡季營銷

    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掃碼了解詳情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參某:18138837052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寒斌:16620780467

    微信號:Media-PR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5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9月6日 21:28
    下一篇 2019年9月6日 22: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