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華為、海底撈的狼性激勵法,星巴克的家文化貫穿在其全部人事體系設計中,對于薪酬績效的設計同樣如此。把員工當成“伙伴”,讓星巴克形成了一套“低工資、高福利”的神奇激勵方法。
本文轉載自勺子課堂(ID:shaozisxy)。
“星巴克從很多福利方面下功夫,對比起整個餐飲行業的確很好,畢竟外企嘛,福利總是比較多樣化。”
“福利是真真好,每天兩杯免費飲品,一個月10張伙伴券,逢年過節都有粽子月餅卡啊什么的,早晚班的tasting。”
“星巴克并不是有多好,或者工資福利有多高,而是規范化管理。”
“兼職學生17.5一小時,滿80小時送一本價值300的券,逢年過節發粽子月餅蛋糕,還有年終獎,這個待遇估計超過95%的正常學生兼職工作了吧。全職工作一年以后扣完五險一金到手4000+,年底雙薪加上年終獎還能拿個兩萬左右,在不太看重學歷的服務業中應該算是還不錯的。”
一直以來,咖啡行業一線員工的薪資和其他行業相比競爭力更低,但行業頭部企業星巴克,其員工(前員工)對公司的薪資和福利評價卻表現出如此統一的“滿意”,實在令人好奇。
△圖片來源:星巴克中國官博
為此,我們采訪了在星巴克人事部門履職10年的王瑩,與我們分享這個擁有“以人為本”名聲的國際企業,是如何打動員工的心的。
“低收入、高福利”,
制度保證和金錢激勵之間的平衡
王瑩表示,星巴克這樣的行業頭部企業,不會去刷新行業的最高薪酬水平,而是會處在中流,把預算投入在員工長期成長、企業社會責任和公眾形象的塑造上。
除了年底雙薪,星巴克伙伴能分到的現金獎金機會其實并不算多,主要也就是門店的營運獎金,這是在門店達成業績指標,以及在企業最注重的方面考核達到區域的前列水準(比如說在食品安全方面有突出的表現),門店整個團隊會收到一筆獎金激勵,這個總獎金包往往會由店長等來進行具體的分配,例如在全員分到一定數額之后,個別貢獻卓著的員工可能會得到額外的獎勵。
△圖片來源:星巴克中國官博
而事實上,現金收入與現金獎勵之外的部分,才是星巴克在同類企業中更突出的地方。
據了解,除了國家規定的各項基礎保險繳納,星巴克伙伴手里的可選福利包,延伸到了其配偶、父母、子女、乃至現在的寵物,當員工身邊親近的人都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能為員工的留存提供更堅實的后盾。
從實際操作角度來說,集團采購保險比直接發放現金的成本更低;從當前形勢來說,疫情給許多企業帶來了巨大沖擊,他們更難在合規和穩定性上做更多的保證,而星巴克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間保證薪水能夠全額、及時抵達伙伴手里,這就是制度帶來的安全感。
△圖片來源:星巴克中國官博
王瑩認為,大型集團的“高階玩法”,是能夠將薪酬福利以一種品牌包裝的形式來進行設計,它背后往往有一個打動人心的“故事”,來讓“切蛋糕”這件事情看上去更加吸引人。
比如說星巴克“以人為本”的企業原則,在中國市場以打造“家文化”的形式出現,推出了多種業界創新的本土化福利計劃。包括2010年開始的緊急經濟援助(“星基金”);2014年開始的讓員工可以更近距離照顧家人的地域調動(“伙伴回家”);2016年開始的住房補貼;2017年開始的父母重疾保險(“父母關愛計劃”)等。
這些新的福利不僅在企業內部的app里傳達到個體,還成為企業對外宣傳、公開招募文件的重要內容。
讓“制度”成為“素材”,強化企業內外部的感知與認同,使得對人力有大量需求的星巴克能夠有充足、穩定的人才供給。

讓薪酬設計與品牌理念保持同步
星巴克將自家員工稱為伙伴,它的英文原文是“partner”,也有“合伙人”的意思。這不只是一個好聽的叫法,在星巴克,員工確實都是實際的合伙人。
早在1988年,星巴克就開始為員工提供完備的醫療健康保險,是全美最早施行這類政策的企業之一。
△圖片來源:星巴克北京官博
1991年,星巴克推出“咖啡豆股票”(Bean Stock),是全美第一家向全職與兼職員工提供股權激勵計劃的私有企業。在一個財政年度內,連續被雇傭500小時以上且在發放時依舊在職的員工,都有機會持有。
2007年初,“咖啡豆股票”開始覆蓋中國市場,星巴克中國的5000名員工中有一半人獲得,和美國一樣,連每周工作20小時以上的兼職員工同樣有持有機會。即使員工日后辭職了,他們也依舊可以持有這些股票,不管是作為長線投資,還是作為短期兌現的資金來源,選擇權都在他們手里。
△2020星巴克中國星級咖啡師大賽
圖片來源:星巴克中國官博
在國內早有“50萬挖不走星巴克店長”的說法,星巴克也連續多年在怡安翰威特年度中國最佳雇主榜上霸榜。這很大程度是因為星巴克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員工為先”(Employee First),這也是貫穿星巴克各類薪酬激勵設計的底層價值觀。
舉一個今年的例子:星巴克在口罩緊缺的時候,除了保障員工上班的口罩供應,還在內部平臺上以成本價售賣口罩,讓員工可以保證自己家庭的口罩供應;直到今天,星巴克也依舊在為員工提供免費口罩。
王瑩表示,雖然這并不需要企業耗資巨大,但卻能給員工帶來深遠的影響。

目光放長遠,
不管是制度的目標還是制度的設計本身
在星巴克的福利制度中,“工時”是一個重要指標,它直接與員工留存掛鉤。即使是兼職員工,他們也更愿意招收長期的,三個月左右的基礎培養期已經長過許多公司,許多福利的發放也與員工的工作時間掛鉤。
比如前文提到的“咖啡豆股票”,員工收到后連續工作一年,才能擁有其50%的歸屬權,連續工作兩年,才能得到這些股票的全部歸屬權,在這兩年期間,員工也許會收到新的“咖啡豆股票”,而歸屬權會在前方繼續“等待”,吸引員工在公司駐留更長時間。
△圖片來源:星巴克北京官博
不過星巴克畢竟是一個雇傭人數以萬計的企業,集團的期許很難保證能夠精確轉達到每個人。盡管星巴克能夠為他們提供一個相對清晰的職業生涯路徑,尤其是當達到區域經理級別后,他們的薪資在整個大就業市場中是有競爭力的,但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職業生涯早期尚未定型,追求履歷或追求環境或追求收入,訴求多樣。
不過王瑩表示,在星巴克超過10年以上的老員工,流動率極低,尤其是在他們邁入了需要撫養孩子、贍養老人的年紀后,這里的福利優惠會讓人更愿意安定下來。
△圖片來源:星巴克北京官博
在薪酬福利系統設計方面,星巴克也同樣在“放長線”,和很多手段“兇殘”的新興企業、互聯網企業相對,星巴克的福利推行來說更緩慢,它更多地是在一個主線的基礎上,慢慢增加完善,比如今年推出的“寵物保險計劃”,它也是在“家文化”的基礎上、根據現時大量城市獨居年輕人或小家庭的普遍情況來設計的。
在“長線”背后,是不打無準備之仗的年度計劃。
王瑩表示,很多企業往往是在一年開始之后,才著手去調整自己的激勵體系,結果往往發現,預算已經不夠了。但星巴克在財年(一般在9月)結束之前,就已經做好了下一年的財務預算,其中的“福利包”部分包括國家法定的福利、沿用去年的福利、根據今年增員擴張而增加的額度、以及一個“制度性創新”專用的預算,它專門是為福利留出了靈活性,也讓星巴克每年能夠像前文提到那樣,“細水長流”地進行福利制度上的“微創新”。
薪酬、績效、福利,不只是理性的數字計算,更是維系感性聯結的紐帶,在這點上,星巴克為行業設定了一個極高的標桿。
延伸閱讀 效率革命!星巴克在嘗試“雙動線” 打烊后的1小時,星巴克員工在做什么 餐飲最新用工模板:調整薪酬、縮短工時 星巴克的8大心機,餐飲人都該學學!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