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回望2020,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深刻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作為實體經濟的中堅,嚴重依靠現金流的餐飲行業最先遭受第一波打擊,受傷也最重。


    閉店、自救、復工、重生,疫情下的餐飲人也展現了超強的韌性,最先觸底反彈,餐飲人用勤勉和樂觀挺過了那段至暗時刻。

    危機過后,餐飲行業也被重塑了模樣。餐飲新基建概念深刻影響行業未來,頭部品牌加速餐飲的零售化,餐企融資井噴,大型餐企排隊上市,數字化、私域流量、直播帶貨成為行業熱議的焦點,新品類、新物種在疫情下不斷涌現……

    在國內大循環的國家戰略下,餐飲行業又迎來了重生的新機遇。

    過去的一年,有太多難忘的事情和時刻值得我們回顧、反思和總結。今天,我們一起盤點2020年10大熱點事件;明天,我們將會2021年發布10大趨勢。
    NO.1
    疫情重創餐飲業,西貝撐不過3個月

    “春節預計損失7至8億,員工每月支出超過1.5億,這么下去撐不過3個月……”
    ——賈國龍

    1月23日武漢封城,受疫情影響,擁有367家門店,年營業額超過50億的行業巨頭西貝莜面村整體營業額環比2019年下降87%,現金流極度緊張。

    2月1日,賈國龍發聲,西貝活不過3個月。隨后浦發銀行緊急向西貝提供1.2億的貸款,后續還提供了4.3億元的授信額度,幫助西貝挺過難關。
    這件事的直接后果是,曾經“堅持不上市的西貝”西貝創始人賈龍在12月2日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表示,西貝已經決定上市,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時間和資本。
    過往面對資本,餐飲行業的創始人們即愛又怕,但2020的疫情猶如催化劑,深刻的改變了傳統餐飲人的思維。

    正如賈國龍所說:“餐飲企業自身如果沒有任何困難,不上市沒問題。但遇大災大難,餐企突然發現自身的造血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還是遠遠不夠。

    在重新評估什么是有利于企業、有利于員工、有利于顧客的發展方式時,上市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種。”

    NO.2
    老鄉雞土味發布會成為2020年經典營銷案例

    2020年初,老鄉雞突然登上輿論的C位。

    2月8日老鄉雞的董事長束從軒手撕聯名信,拒絕員工疫情期間愿與企業共患難不拿工資的請求,并表示“沒有一個冬天無法逾越,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賣房賣車也要給員工發工資”。

    考慮到2月武漢封城后,老鄉雞主動關閉了武漢地區100家門店,“保守估計至少有5個億的損失”的情況下。

    此番表態展示了一個充滿責任感和有擔當的企業家形象,老鄉雞“三觀超正”的企業價值觀迅速獲得公眾的廣大認同。

    3月18日,老鄉雞200元土味戰略發布會刷爆互聯網,老鄉雞官方公眾號發布的這段10分鐘視頻,迅速收獲10w+的播放量和3.3w+的在看,“土到極致就是潮”。

    此番“200元的超低成本騷操作”為品牌贏得了近10億的曝光量,毫無爭議的成為2020年品牌營銷經典案例。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9月1日,老鄉雞隔空喊話岳云鵬邀請其當代言人的“一唱一和”又雙叒叕登上熱搜榜,老板束從軒成功完成了從幕后到臺前。

    從老板到網紅的身份轉變,名副其實的成為“老鄉雞第一代言人”。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老鄉雞在2020年的品牌營銷上畫下屬于自己的濃墨重彩的一筆,不論是節奏,玩法還是時間點,都拿捏到位,四兩撥千斤,教科書般的向我們展示了餐飲品牌如何做營銷。

    一改過去餐飲行業“低段位”的品牌營銷的印象,此三戰一舉奠定了老鄉雞“中式快餐之王”的江湖地位!

    NO.3
    蜜雪冰城全球門店超過1萬家,新茶飲迎來黃金時代

    6月22日,蜜雪冰城宣布全球門店超過1萬家,這也是中國茶飲行業首家門店超過一萬家的品牌。

    蜜雪冰城總部在鄭州,由張紅超在1997年創立,主要針對三四線下沉市場,被稱為茶飲界“拼多多”。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另據悉,蜜雪冰城將完成IPO前的最后一輪融資,投資方為高瓴資本(同為喜茶投資方)和龍珠資本,本輪計劃融資10-20億人民幣,投后估值約200億。

    此番融資后蜜雪冰城成為茶飲市場當前估值最高的品牌,超過喜茶160億估值。
    2020年新茶飲迎來黃金期。從消費端看,預計到 2020 年底新茶飲市場將突破 1000 億元,頭部品牌紅利仍在。

    網紅品牌茶顏悅色省外首店武漢天地開業當天,排隊超過8小時,爆款“幽蘭拿鐵”被黃牛炒到150元一杯,并登上微博熱搜。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從資本端看,全年茶飲品牌已拿到10筆融資,數十億元的資本涌向新式茶飲市場,而新茶飲雙巨頭之一的奈雪的茶今年也頻頻爆出IPO的傳聞。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從發展趨勢看,2020年共9家新式茶飲品牌組建了數字化團隊,其中奈雪的茶、喜茶數字化團隊超百人。

    “數字化”成為新式茶飲“剛需裝備”,以數字化管理為核心,進行全鏈路數字化搭建,涵蓋供應鏈、門店運營、品牌營銷、線上渠道以及產品數字化驅動等多個維度,推動新式茶飲品牌在“人、貨、場”的重構。

    NO.4
    瑞幸因造假門在納斯達克退市 中概股海外聲譽受損

    6月28日,因涉嫌財務造假,中國咖啡第一股的瑞幸咖啡在納斯達克退市,瑞幸咖啡也成為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年便退市的中國餐飲企業。
    9月18日,國家市場總局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行為作出處罰,罰款貳佰萬圓。
    12月17日,國證交會表示,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就造假案達成和解,持續一年的瑞幸造假事件告一段落。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一度以補貼和“流量池”思維迅速打開市場的瑞幸咖啡,創造了從成立到IPO僅17個月的全球最快IPO紀錄,但隨著財務造假的“泡沫”的破裂,瑞幸的IPO神話走向終點。
    但退市的瑞幸并未就此沒落。據未經審計的最新財務信息披露,在營業收入上,前三季單季收入分別為5.65億、9.8億和11.45億,同比增長18.1%、49.9%和35.8%,門店中有60%實現了盈利。

    門店方面瑞幸門店進行了收縮,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門店數字從4507家減少至3898家,其中包括了894家聯營門店。
    作為咖啡行業的顛覆者,從自身財務角度看似乎活的還不錯,但對于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來說,未來在審計和財務方面將面臨著更加嚴格的監管。

    NO.5
    百勝中國香港上市,餐飲巨無霸二次上市融資“過冬”

    9月10日,百勝中國香港上市,此前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此次上市后百勝中國成為繼阿里、京東、網易后的第四家在港二次上市的企業,也成為首家在兩地上市的中國餐飲。

    目前,百勝中國目前總市值為1566億人民幣,僅次于海底撈,是中國第二大餐飲上市公司。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目前百勝中國共計擁有10000多家餐廳,旗下品牌包括6700家肯德基、2200家必勝客,260家小肥羊、600家黃記煌以及新品牌COFFii&JOY、東方既白、塔可貝爾、Lavazza等,是名副其實的餐飲巨無霸。
    百勝中國的營收一直是靠肯德基來挑大梁。長期以來肯德基和必勝客兩大品牌合計占總營收的90%以上,其中單單肯德基每年就獨自貢獻超過65%的營收。
    對了擺脫肯德基“一家獨大”的風險,百勝中國很早就開始且不予余力的本土化,2004年,推出中式快餐品牌“東方既白”;2012年,收購了小肥羊全部股權并完成私有化;2020年,收購了燜鍋品牌“黃記煌”。

    但中餐的效果始終不明顯,反觀肯德基,品牌營收貢獻度卻不斷升高,在今年上半年疫情影響下,肯德基營收占比首次超過70%,可以說本土化戰略階段性失敗。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百勝中國雖貴為快餐業巨頭,但因為肯德基一家獨大已經嚴重影響了資本市場的判斷,本土化戰略的失敗也降低對百勝中國的長期增長能力預期。

    所以盡管其營收是海底撈的2倍(2019年百勝中國營收570億,海底撈為265億),但市值卻比海底撈少了1000億(海底撈2500億市值)。
    NO.6
    狗不理深陷差評門 退市、閉店,老字號何去何從

    9月10日,旅行類博主谷岳發布探店視頻,吐槽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包子門店的包子價格高,口味差,引發網友關注。

    隨后狗不理發表聲明,稱其侵犯了商店的名譽權,屬于虛假事實,已報警處理。《北京日報》、《新京報》等媒體關注報道,使得“差評門”登上熱搜,引發全民熱議。

    9月14日央視發聲,一見差評就報警,老字號更要講“理”,使得狗不理事件推到輿論最高峰。

    一時間輿情持續高漲,民意洶涌,因此就在央視報道不到24小時,天津狗不理官方微博緊急發表聲明:

    狗不理王府井店為加盟店,其“面對消費者評價擅自處理且嚴重不妥,不能代表集團官方行為和立場”,并宣布解除與該店加盟方的合作。

    持續多日的網紅吐槽狗不理遭起訴事件告一段落。狗不理近乎“災難般”的危機公關處理讓我們看到了老字號在產品、運營、品牌甚至情懷等全方位的沒落。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就在狗不理事件不久后,北京宮廷菜傳奇、米其林連續三年的餐廳厲家菜,被網友吐槽價格太高,稱其“3000塊錢一桌,貴又難吃,感覺交了智商稅”,一度成為社會熱點事件。
    “狗不理差評門”后,公眾把視野重新拉回對“中華老字號”們的關注,“狗不理”如今的窘境不是個案,是整個中國老字號的縮影。

    建國之初,我國老字號大概有1.6萬家,歷史最悠久的“黃古林”已有1300多歲了,而到2011年時統計,老字號數量萎縮至1128家,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其中僅10%的老字號發展穩健,40%的老字號保持盈虧平衡,剩下近一半處于持續虧損狀態。

    而一水之隔的日本卻把百年老店做的風生水起,截止至2019年,日本有超過3.3萬家百年老店,全球第一!
    如今的中華老字號們,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餐飲、新經濟、新流行趨勢的影響下,顯得無所適從,舉步維艱;還面臨著人才斷檔、技術失傳、租金上漲、創新乏力和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等問題。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近些年“國潮崛起、國貨振興”,部分老字號在積極改變,大白兔奶糖的出圈、稻香村跨界、北京同仁堂的朋克養生咖啡、張仲景的蛋糕房等,老字號們用行動吸引了年輕世代的眼光,重回C位。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沒有“老鋪”,只有“新業”,面對“危、機”中華老字號們不進則退。
    NO.7
    海底撈市值接近百度 多品牌戰略支持千億市值

    10月7日,海底撈的總市值為3169.40億港元,約為409億美元,接近百度的總市值,這也是截至目前中國餐飲上市公司市值的最高峰,一時引發市場熱議。

    考慮到上半年海底撈業績下滑,裁員1萬人,漲價未遂等一系列利空消息面下,在中期報公布后,海底撈股價反而逆勢上漲,讓資本圈“大跌眼鏡”。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今年疫情期間,雖然業績受到影響,但海底撈拓店仍逆勢激進擴張,上半年凈新開店面167家,較2019年同期仍增加40家。

    得益于快速的門店擴張策略,公司業績增長迅猛,不考慮今年疫情影響,過去三年收入及除稅前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為58%和41.4%,今年疫情影響,上半年收入下滑16.54%,除稅前虧損9.24億元。
    作為指標性企業,海底撈的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首先創新乏力。

    9月15日,一篇以海底撈粉絲名義發出的文章中,稱其最近在鄭州某海底撈門店就餐時發現“活體黃豆芽”、繡球菌、毛肚、茴香小油條、嫩滑鴨血等幾道菜,與巴奴毛肚火鍋極為相似。

    對于行業老大在產品上的“抄襲”,巴奴毛肚火鍋回應稱,“海底撈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業,開創了服務主義的先河,如今又專注推出顧客喜愛的產品,非常歡迎海底撈加入巴奴產品主義的陣營”。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火鍋不夠,多品牌來湊,缺乏新的增長點。

    近幾年來,海底撈已經打造了諸多子品牌,除了北京的“十八汆”,還有成都的“撈派有面兒”、鄭州的“佰麩私房面”以及西安的“新秦派面館”等,但均發展緩慢。

    同時加大收購,9月4日,海底撈斥資近1.5億元收購上海澍海持有“漢舍中國菜”在北京、上海及杭州經營的9家中餐廳,HN&T Holdings為紐約的兩家餐廳。

    從目前來看,不管是親兒子還是“干兒子”,海底撈的多品牌戰略效果一般,對營收的貢獻聊勝于無。

    千億市值的海底撈,盛名之下,亟待改變。
    NO.8
    長沙文和友排號1萬桌 十一黃金周餐飲行業觸底反彈

    今年十一黃金周火爆,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的銷售額約為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武漢十一8天長假餐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10月當月餐飲收入為43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重慶、西安等網紅城市備受熱捧,新晉網紅長沙文和友國慶期間排號4萬桌,被疫情陰霾籠罩了一年了餐飲行業終于撥開云霧,觸底反彈。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隨著節日餐飲市場強勢回暖的同時,“公勺公筷”、“光盤行動”、“剩菜打包”等新消費習慣引領主流,“小份菜”在外賣平臺訂單大增,外賣訂單同比增長69%。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深刻影響著餐飲行業,僅上半年餐飲行業新增注銷、吊銷的企業就超過15萬家。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實現餐飲業收入6026.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4.3%,疫情對餐飲產業的影響遠超2003年的“非典”。
    但隨著疫情被有效控制,全民復工復產后餐飲行業逐漸走出至暗時刻,強勢回暖。

    疫情猶如大考,餐飲行業頂住了壓力,后疫情時代,在以數字化、新零售、大數據、AI等餐飲新基建的引領下,餐飲行業勢必抓住機遇,加速變革。
    NO.9
    “社保入稅”的靴子終于落地 加速中小型餐企洗牌

    10月30日,北、上、深及山東、山西、湖南、吉林等十多個省市的人社局相繼發布《關于企業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征收的公告》的通知,正式宣告稅務部門全面接管社保費的征收渠道,執行的起始時間為2020年11月1日(天津為2020年11月21日起實施)。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社保征收由現行的“代收模式”調整為“全責征收模式”,雖然看似只是“收錢人”發生了變化,實則是社保和稅務部門數據全部打通,今后社保不僅要繳,還要按實際工資繳,對于餐企的營收及用工有重大的影響。
    我國社保繳費基數完全合規的企業僅為27%,有73%的企業并未按規繳納社保。而在勞動力密集的餐飲行業中,“不給員工交社保”更加普遍。

    未來,企業的用工人數、員工工資、社保繳費基數的認定、征收都由稅務負責,稅務部門很容易核查確認餐企的社保繳納基數與工資是否一致,更加方便追繳或處罰,而餐企在繳納社保的“灰色”操作將一去不復返。
    餐飲企業背上有四座大山,分別是房租、食材、人工和外賣傭金,這其中房租和食材受大市場的條件影響,彈性較小;外賣傭金只高不低,興哥也沒用義務為商家減負;而人工成本未來失去彈性空間,加重餐企的負擔,餐飲行業前景不容樂觀。

    “社保納稅”加劇了餐飲洗牌,財務壓力下小型餐企要么加速轉型,要么加速淘汰;而大型餐飲利用每一次政策調整的機會,加速財務透明和正規化,為融資和上市鋪路。
    NO.10
    反壟斷法出臺 美團股價暴跌 互聯網巨頭告別野蠻生長

    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后,互聯網公司股價應聲重挫,天貓跌幅最大,兩日市值蒸發7691億,美團次之,兩日蒸發達3100億,京東也跌去千億。

    此次《征求意見稿》中,對于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對消費者進行大數據”殺熟”,利用規則、算法、技術、流量分配等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交易等等行為均被認定為”存在壟斷行為”。

    此次意見針對性強,分析認為矛頭直指在各自領域中體量最大的阿里和美團。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征求意見稿》出臺前,美團股價如同坐火箭一路狂漲,自年初以來漲幅已經超過225%,更在11月9日一舉達到2萬億港幣,超越工商銀行站到歷史高位,成為國內第三大超萬億市值的互聯網公司。

    市場上甚至一度有“300萬騎手開始碾壓45萬銀行人”一說,
    市占率高達70%的美團,對其“壟斷”的質疑聲一直沒有停過,甚至可以說行業“苦美團久已”,意見出臺后各方反應強烈。
    早在今年4月16日,《半月談》發表題為《美團被“杠”背后:疫情下的壟斷者該如何作為?》的文章就曾指出美團壟斷的問題。

    到了九月,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又將美團帶到輿論的高潮,美團小哥在抖音“三問王興”又將美團推向風口浪尖。

    外賣平臺被認為通過系統和算法,嚴格量化外賣騎手的”單量”、”超時率”等問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如何應對新變化?盤點2020年餐飲10大熱點事件

    此次意見中,明確市場支配地位分析認定依據,對”不公平價格行為”、”低成本銷售”、”拒絕交易”、”限定交易”、”搭售或者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以及”差別待遇”等行為認定進行場景化細化。

    更有業內人士表示,反壟斷指南意味著互聯網平臺進入反壟斷時代,其意義就在于打斷各個平臺贏家通吃的局面。
    小結:

    過去一年,標準化、數字化、食品工業化、餐飲新基建、資本等商業因素深刻改變了餐飲這一最傳統的行業。

    疫情后國潮和小眾品牌崛起,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風起云涌,隔離經濟與無接觸商業大行其道,餐飲已經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2021,餐飲人應不懼挑戰,不浪費歷史給與的每一次機遇,勇往直前,砥礪前行!

    -end-

    來源 | 
    頭號餐謀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 年末關至,又一批餐飲品牌倒下了…

    • 年底了!到底該如何制定明年戰略規劃?

    • 餐飲人的2020:低谷反彈、尋求破局、趁勢轉型

    • 老鄉雞破界,鄉村基千店,誰將問鼎中式快餐寶座?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5438.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月1日 12:06
    下一篇 2021年1月1日 19:0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