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秋冬多地疫情反撲,年初剛挺過來,年底又掛了。預判:明年春節消費大概率是起不來了。

    2021的開局,你準備好了么?
    從疫情爆發到現在,中國大概有十幾次散發疫情反彈,餐飲人如今最害怕的是疫情再次卷土重來,一朝回到“解放”前。
    秋冬季節是疫情高發期,近期成都、大連、北京等地出現小規模的疫情突發,這讓原本緩過氣的餐企,又雪上加霜一回。
    今年,餐飲老板每天都處在冬天里,而且這次的冬天異常的寒冷。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開始至4月15日,我國共新增餐飲類相關企業35.9萬家,吊銷&注銷相關企業3.2萬家。
    去年同期,全國餐飲企業一共新增了50.5萬家,吊銷或注銷了19.5萬家。
    雖說每年餐廳關店和倒閉,本就是司空見慣的現象,但是在今年上半年,疫情為原本正常的“新陳代謝”按下了加速鍵。
    這些選擇關店的品牌,有的是老字號餐飲,有的是深耕餐飲多年的連鎖品牌,有的曾是知名餐飲品牌,還有的曾是紅極一時網紅餐飲。
    他們或是悄然關店,或是斷臂求生,再或是茍延殘喘的活著。
    今年能活下來的餐企,實屬不易,但那些倒閉的餐廳,也不能將矛頭直指疫情,它們的倒下其實早有伏筆。
    01
    2020,餐企關店數量龐大
    距離2020年結束僅剩幾天,很多餐飲門店經營腳步停在今年。
    今年餐飲企業選擇關店,不外乎是這三種情況:
    一是倒在疫情被迫停業的當下;
    二是好不容易撐過疫情,卻無力支撐后續經營,最終選擇關店;
    三是選擇關店斷臂求生,以求回血續命。
    感慨之余,筆者依據公開數據整理出今年倒下的一批餐飲門店,為各位來盤點盤點今年這些餐飲品牌關閉的情況,并看看倒下背后潛在的死因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今年餐飲品牌關店情況。數據截止:2020.12.28
    這份名單只是關店餐飲品牌中的冰山一角,背后還有很多默默停止營業的餐飲門店。誰能想到當初挽起袖子干餐飲,最終換來卻是“旺鋪招租”的嘆息。
    與此同時,一些百貨、商業綜合體因經營不善,也在今年宣布結束營業。昔日曾是城市的熱鬧之地,如今變成爛尾樓,輝煌不再。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商業體停業、空置率情況。數據截止:2020.12.28
    不少人將品牌、商業體倒下的原因歸結于疫情突發,難道真的是因為疫情么?
    其實不然,正常的餐飲行業淘汰率已經超過七成,接近八成。
    也就是說,餐飲創業里真正能在競爭激烈的行業里生存下來只有20%左右,而接近80%都會在一年之內敗退,而這些餐廳都是自然死亡。
    所以說這些餐飲品牌并非完全因為疫情的緣故,只是疫情加速了餐飲門店的轟然倒下。
    02
    老牌烘焙:創新乏力,關店大撤退
    路過上海多個地鐵站,多家宜芝多已經關門停業,透過櫥窗往里看,售賣的面包都已不見,門店也被打掃的異常干凈。
    其實宜芝多關店的討論已經維持數月,據媒體報道,從7月份開始,宜芝多被曝關店數量多達70多家,開設在地鐵站等人流密集場所的門店早就消失了一半。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圖片來源:網絡
    除上海城市外,從2019年開始,宜芝多在無錫、蘇州等地門店早就接連關店。目前大眾點評顯示,無錫、蘇州門店已全數關閉。
    宜芝多針對關店情況給出的官方回答是:地鐵店合同到期。但真實原因或是在于疫情,導致收入銳減造成的資金鏈緊張。
    就連宜芝多創始人、總經理蔡秉融都說:疫情對宜芝多營收打擊慘重,尤其是疫情最為嚴重的2至4月,地鐵人流量慘淡,基本沒有營收。
    5月逐步復工以來,地鐵人流已恢復到原先的七成,但消費力仍因“人們都戴口罩,匆匆忙忙過門不入”而不振。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烘焙品牌關店情況。數據截止:2020.12.28
    除了宜芝多外,上海老牌面包房馬哥孛羅面包房也在8月16日宣布關掉上海的最后一家門店。誰能想到,它的門店曾經在上海街頭遍地開花。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圖片來源:上海攻略
    與此同時,克莉絲汀、可頌坊等老牌面包店也在加速關店。克莉絲汀高峰時期有將近千店,如今只剩下將近400家門店。
    此外,上海老字號新僑面包房在上海的門店也已所剩無幾。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2004年上海西藏路的克莉絲汀門前排起了長隊。圖片來源: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傳統面包房頻頻關店真是因為疫情么?
    事實上,傳統面包店的關店潮從2014年就開始,除了不斷上漲的經營成本外,流量也在被加速分食。
    星巴克、瑞幸、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咖啡品牌大力布局烘焙業務,以及便利店里烘焙食品,都在一步步奪去傳統面包房的生意。
    除此之外,創新乏力也是這些老牌烘焙品牌的致命傷。現烤新式烘焙品牌和互聯網思維的幸福西餅等品牌的崛起,讓這些采用預包裝的老牌面包房與當下的消費需求脫軌。
    傳統老牌面包房節節敗退,新式烘焙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
    曾被業內稱為“烘焙O2O第一股”的知名網紅蛋糕品牌貝思客門店全部關閉,這個曾花2000多萬請唐嫣代言的烘焙品牌,如今被曝跑路,創始人被列為失信執行人。
    03
    老字號餐飲:模式固化,陸續關店
    今年,多個老字號品牌在不同程度地關停門店。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老字號餐飲品牌關店情況。數據截止:2020.12.28
    60歲的許留山由于欠租遭債主逼清盤,香港多家門店停業關店。事實上,拖欠租金只是許留山經營困境的冰山一角,這并不是第一次大規模關店。
    投資界報道,在企查查上搜索“許留山餐飲”,發現共有注冊200多家企業,但近150家都處于注銷狀態。許留山縱橫甜品界多年,明顯是心里有余而力不足。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翠華香港旗艦店已關閉。圖片來源:香港001
    44歲的翠華關閉在香港中環威靈頓街的旗艦店,股票市值直接蒸發77億港元。
    在競爭激烈的餐飲行業里,消費者可選擇的餐廳太多,再加上香港文化熱情褪去,翠華逐漸失去優勢。雖說翠華做了一些列變革,比如更換掌舵人,開設新品牌,但效果甚微。
    15歲的漁民新村曾是廣州“餐飲航母”東江集團旗下的三大主力品牌之一,主打高端海鮮生意。隨著公款吃喝消費被抑制,高端海鮮酒樓模式也不再吃香。
    今年因為疫情沖擊,漁民新村(龍苑店)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陷入經營困難,只好選擇關店。
    這些品牌雖說創立時間長,長期扎根經營,擁有相對穩定的忠實顧客和品牌聲譽。
    但跟不上時代變化與消費趨勢,商業模式固化,品牌形象老化和產品迭代慢,使得餐飲老牌逐漸掉隊。
    04
    日韓料理:資金壓力,營收受阻
    今年,日韓料理也是受影響最大的業態之一。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日韓料理品牌關店情況。數據截止:2020.12.28
    自二月份開始,上海網紅PokeLab日韓料理、小山日式料理成都遠洋太古里店、定位為“新派日料”的Zen Tsuki膳月割烹料理,在內地經營16年的日本居酒屋連鎖品牌“和民”等日料品牌相繼關店。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和民官方給出的停業通知。
    其中,和民居酒屋曾是關注度最高的日本居酒屋,2005年正式進入內地,高峰期時內地門店達到42家,如今已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內地市場。
    北京將太無二旗下,主打鰻魚飯的日料連鎖鰻鰻的愛也開啟關店模式,去年12月底還有18家門店,如今北京、天津僅剩4家門店。
    此之,北京市場不少日料店也被曝出關店或發展不順。
    疫情期間,除了人流銳減等原因沖擊堂食客流,造成很大的損失以外,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里發現切割三文魚的案板中存在新冠病毒,讓大多數日料店受到巨大沖擊。
    雖然后期事件態勢緩解,但日料品牌依舊不受待見,這也導致不少日料品牌不得不選擇關店,或轉型成日式烤肉店、日式快餐店,以求生存。
    因為疫情打擊,縮減消費預期成為趨勢,而日料品類居高不下的人均也是導致他們接連關店的原因之一。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廣州“韓餐一條街”白云區遠景路關閉一批韓料餐廳
    除了日料品牌相繼關店外,韓料品類餐廳門店近段時間也開始出現相繼關店的情況。
    大規模的韓餐品牌關店背后折射出韓式料理近幾年發展的困境。其一是隨著韓流文化影響力的減弱,韓式料理的關注度在持續下降。
    再者,韓式料理的產品單一,創新性不足,口味不夠多元也是阻礙品類長青的致命因素。
    05
    咖啡品類:成本增加,競爭加劇
    2020年,漫咖啡、英國咖啡巨頭Costa、連咖啡、瑞幸咖啡……咖啡品牌關店的消息頻出。
    除了知名連鎖咖啡品牌面臨困境,一些打著精品咖啡定位的品牌、網紅店生存更加不易,正在悄無聲息的停止營業。
    譬如上海Fiu Pump咖啡、卡啡那、陋室設計書吧等,它們都曾是上海風靡一時的網紅咖啡店。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咖啡品牌關店情況。數據截止:2020.12.28
    早幾年韓系咖啡在中國遭遇大挫,咖啡陪你、Zoo Coffee等韓系咖啡品牌紛紛隕落,退出中國市場。
    當時漫咖啡提出差異化概念,提倡快節奏里的“慢生活”的第四空間文化,躲過韓式咖啡的大規模倒閉潮。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漫咖啡高峰期將近幾百家門店,如今紛紛撤店
    然而,它卻沒躲過今年疫情的沖擊,據媒體報道,北京已有大概2/3的門店關閉,原本時尚小資的門店,如今桌椅沙發陳舊像個“舊貨站”。
    據天眼查顯示,創始人辛子相已退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的席位。
    英國咖啡巨頭COSTA加入關店陣營。目前,COSTA在中國多個城市的關店數量,約占到全國門店的10%左右。
    其中,青島門店已全部關閉,北京關閉約20家門店。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Costa關閉山東青島所有門店。圖片來源:網絡
    COSTA官方回應大規模關店是為了優化經營不善的門店,把資源更好投放在優質門店上。
    這個曾經與星巴克貼身肉搏的咖啡品牌,如今被可口可樂收購后大力發展零售渠道。
    曾是資本市場寵兒的連咖啡,早期為星巴克、Costa等咖啡品牌提供外送業務,從而積累不少用戶,后轉型成自有品牌Coffee Box后,連續獲得多輪融資,瘋狂開始拓店。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但隨著瑞幸咖啡借助資本快速搶奪市場份額,連咖啡被步步緊逼。如今它徹底放棄線下門店經營,拼命融錢償還供應商欠款、支付員工的遣散費用,同時又忙著切入新零售咖啡的賽道。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瑞幸咖啡退市風波,接連關閉將近80家門店。圖片來源:網絡
    在此之前,一度瘋狂開店的瑞幸咖啡,因退市風波和疫情雙重夾擊下,門店也開始收縮。
    今年的大環境下,瘋狂開店的后果并不是哪家公司所能承受的。據媒體報道,北京關閉將近80多家門店。同時,國內多地瑞幸門店都有出現關店情況。
    今年不僅知名咖啡品牌面臨困境,一些打著精品咖啡旗號的品牌、網紅小店扛不住經營壓力選擇關店。
    咖啡小店倒下主要是因為人流銳減,但又不得不支付人員、租金、能源等各種經營成本。
    這些品牌不同于連鎖品牌,擁有充沛現金流來抵抗風險,只好選擇關店止損,今年疫情的突發加速它們倒下的速度。
    今年線下咖啡店經營舉步維艱,但疫情并非是致命誘因,這其實是市場大趨勢所驅的正常優勝劣汰。
    這幾年咖啡品類更加細分,零售品牌咖啡不斷分割咖啡市場份額,無不在挑戰著線下咖啡門店的經營。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圖片來源:三頓半微信公眾號
    譬如,三頓半、時萃、永璞四起等零售咖啡新品牌強勢搶奪咖啡市場。其中,三頓半更成為資本的新寵。
    據公開資料顯示,一年半的時間里三頓半完成了四輪融資,最近一輪的融資額過億。
    雖說咖啡市場市場規模足夠大,但傳統的市場玩法不再適應當下,咖啡品牌的競爭早已進入升維戰爭了。
    06
    網紅餐飲:沒有持續盈利的能力
    今年倒下的網紅餐飲門店不計其數,那些曾經吸引俊男靚女打卡的網紅店已經垮得差不多了。
    同時,打著“舶來品”旗號的異國餐飲、米其林餐廳抵抗不住疫情帶來的影響,相繼關閉結業。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網紅店、異國料理關店情況。數據截止:2020.12.28
    上海老牌牛排店莫爾頓海鮮牛排坊(環貿店)在今年年初黯然退場,因受疫情影響難以維持日常經營,無奈退場。
    還有上海VA BENE華萬意意大利餐廳,這間意大利餐廳在上海經營了19年,卻沒挺過今年。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耗資千萬打造的網紅餐吧疫情期間宣布關閉。圖片來源:夢想釀造公眾號
    據說投資千萬的Dream Brewers Bar&Restaurant網紅餐酒吧也在今年停下腳步。疫情期間宣布關店,耗資千萬投資全部打了水漂。
    除了上訴品牌外,還有一些曾經風聲水起的網紅店也在接連關閉,比如上海的甜品Fiu Pump網紅店、咖啡品牌Chocolate House……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上海網紅店卡啡那關店。圖片來源:上海去哪吃
    諸如此類的網紅品牌關店的情況,正在北上廣深等各大城市陸續上演。
    在老百姓收入減少,消費觀念改變的大背景下,消費者獵奇心理會被抑制,這些以高端消費為主的米其林餐廳和異國餐飲,靠新鮮感支撐的網紅餐廳,接下來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07
    餐飲大哥:斷臂求生,開店計劃放緩
    市場大環境不好,就連餐飲圈的老大哥、大連鎖也難逃沖擊。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連鎖品牌關店情況。數據截止:2020.12.28
    今年5月,九毛九官方公開宣布停止在北京、天津、武漢三大城市中運營九毛九餐廳,其中涉及北京6家、天津6家、武漢10家共22家門店。
    廣州的點都德也宣布關掉5家門店,及時止損。關店數量約占門店總數的10%,同時暫緩北上廣深等地開店計劃。
    廣州知名粵菜品牌炳勝集團做出關閉建六小炳勝、西村小炳勝兩家老店的決定,并做經營戰略調整。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一茶一坐上海門店全數關閉。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此外,臺灣的一茶一坐大面積關店。據大眾點評顯示,一茶一坐上海門店已全數關閉,北京兩家門店已被新老板接手。
    十多年前,他曾是上海、杭州等地年輕人的小資圣地,在這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曾一度以“中式休閑連鎖餐廳”的品牌定位帶起市場熱潮,并在資本助力下開出百余家門店。
    品牌開放加盟的過程中,創始人希望通過加盟費實現一夜暴富,加快放加盟店的速度,最終企業無法掌控加盟商,控制菜品質量,導致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其實在大規模關店之前,一茶一坐的公司高層就頻繁離職,原擔任公司法人的林盛智、董事吳嘉林、馬曉星以及監事曹斌紛紛退出了集團經營。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冰淇淋品牌愛茜茜里沒落。圖片來源:網絡
    曾經陪伴上海人13年的愛茜茜里也沒能挺過今年,這個原本曾擁有200多家線下門店的冰淇淋品牌,如今只剩1家門店苦苦維持。
    上海的甜品店的競爭實在激烈了,作為昔日老牌冰淇淋品牌,產品創新乏力,商業模式單一,無力抵擋打擊,無奈只能尋求新的出路。
    如果說一茶一坐、愛茜茜里縮減與關店是為了渡過難關,是為了求生,那么九毛九、點都德、炳勝等連鎖餐企則是斷臂求生,為了求強與長久的發展。
    08
    餐飲的好時代已經到頭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品牌關店和倒下,或多或少是因為舊疾未愈又添新病,而疫情只是行業洗牌的助推器。
    王興曾感慨: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卻是未來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王興的言論成為現實,2020年的疫情突發正好是轉折的起點,未來餐飲行業發展將會發生巨大改變。
    2020年之前,那些靠運氣、靠講故事,從而獲得高曝光,就能拿到融資的時代已經過去。
    2020年以后的餐飲行業,將會進入精耕細作的時代,需要靠商業模式、產品形式、管理制度、品牌營銷……多能力的驅動發展。
    通俗點說,以后干餐飲系統力(品牌力、產品力、組織力)不強,很難生存。
    為什么這些疫情會帶來如此大的改變,為何2020年會是新的轉折點?我們由外向內看,從市場大環境看到餐飲經營本身。
    1、 市場大環境:雙循環驅動

    企業的發展走向是跟著市場大環境走的,尤其是第三產業的餐飲行業,對市場環境的動蕩極為敏感。
    今年國家提出“雙循環”的發展格局,內循環就是依靠國內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循環實現經濟增長;
    外循環就是依靠參與全球的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循環,實現國內的經濟增長,同時也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用圈內人的話來講,就是從“賺全世界的錢”向“賺自己人的錢”過渡。
    那與餐飲又有什么關系呢?
    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外循環的出口銳減以后,出口被抑制,三架馬車就只剩消費、投資兩架馬車。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天眼查收集到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有46萬家公司倒閉,包括運營執照被取消的,以及自我宣布停止營業的公司,還包括26000家從事出口的企業。
    數據背后能看到,許多外貿公司生存艱難,再加上國際局勢動蕩,對外需市場影響很大,所以必須重視內需市場。
    內需則是指內部需求,即就是本國居民的消費需求,拉動國內經濟的增長還得靠拉動消費活力。
    民以食為天,餐飲作為生活消費重要的一個領域,定是有大機會的。
    接下來的餐飲行業將會是機會與困難共生的,市場經濟環境不太樂觀,貿易摩擦短期很難平息。中國人“危機意識”很強,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會縮減消費,轉變為儲蓄。
    2 、老百姓失業率攀升,也更愛存錢了

    所有人的消費都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消費能力也不如之前大喊消費升級那時沖動。
    為什么消費會被抑制,最本質的原因是大家收入開始受到影響。大家或是被降薪,或是被裁員,從而影響收入。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這是有調查數據以來最高的失業率,而實際上的失業率要比官方給出數據更高。
    筆者有個今年剛大學畢業的遠方親戚,工作找了三個月,但依舊找不到工作,最后只好按照父母的建議在家準備公考。
    失業率直線攀升,老百姓收入減少,那么對接下來經濟、消費行為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就連消費主力的90后也開始有危機意識開始儲蓄。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圖片來源:支付寶《余額寶90后攢錢報告》
    據支付寶發布的《余額寶90后攢錢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90后人均攢錢金額比2019年增長近4成,平均不到4天要往余額寶存一筆錢。
    只要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最近帶飯的同事越來越多,曾經買大牌化妝品不手軟的小姑娘,也開始用起性價比的國貨美妝。
    3 、餐飲門檻提高,好時代已經到頭

    最近成都、大連、北京等地突發疫情,又把當地的餐飲品牌送進重癥監護,年初剛挺過來,年底又掛了,預測明年春節消費大概率是起不來了。
    近日,某微博大V曾發起一個問答:你覺得疫情對過年有影響么?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圖片來源:微博投票
    結果是35.6萬人選擇“會”,龐大數據背后折射出大家對疫情恐慌之心依舊存在。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餐飲好時代結束,以后餐飲老板將會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職業。
    過去只要會顛勺、講故事就能把餐飲品牌做起來的時代將不復存在,如今不光得會做產品,還得懂品牌、懂營銷,還能上山下地搞供應鏈,還得看得懂大數據背后的消費趨勢……
    雖說今年倒下的餐廳數字龐大,但硬幣的另一面是,資本在加快腳步抄底餐飲行業。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今年獲得融資的餐飲品牌
    資本并非隨隨便便就投一個品牌,從今年獲得融資的品牌看出,資本更傾向有品牌實力,產品穩定,有扎實供應鏈,同時商業模式成熟的優秀品牌。
    此外,資本還看重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程度,畢竟資本希望企業能夠盈利,快速收獲回報。

     ? 結語 ? 

    說到這里,本篇章曝光關店和倒下的餐飲品牌,只是今年“關店潮”的冰山一角,或許還有更多餐飲門店,在聚光燈之外悄悄關張。
    地獄般的2020年即將過去,現實很殘忍,但要想保住企業的命,就該意識到轉變和自救。
    2021年的開局,各位餐飲人準備好了嗎?

    -end-

    來源 | 
    漆點餐飲社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 年末關至,又一批餐飲品牌倒下了…

    • 年底了!到底該如何制定明年戰略規劃?

    • 餐飲人的2020:低谷反彈、尋求破局、趁勢轉型

    • 老鄉雞破界,鄉村基千店,誰將問鼎中式快餐寶座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543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