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報|北京元旦假期餐飲外賣交易額增近四成……

    [餐有料] 餐飲人身邊有溫度的媒體第482期

    2021年1月4日 | 農歷十一月廿一 | 星期一

    01
    北京元旦假期餐飲外賣交易額增近四成

    2021年元旦,北京各商業服務業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精心組織市場供應和服務保障,消費市場安全平穩有序,糧油、蔬菜、豬肉等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據北京市商務局監測,節日期間,京城餐飲業進一步回暖,美團數據顯示,餐飲外賣交易量、交易額同比分別增長17.4%和36.3%。

    餐飲企業合理安排場地,在堂食區域通過設置緩沖區、分時段就餐等措施,避免排隊、扎堆,并通過線上渠道積極加碼非堂食業務,增加半成品種類,推出多種套餐,利用線上點餐、外賣送餐、團購折扣等方式擴大銷售。

    (來源:央視新聞

    02

    北京發布91項地方標準:餐飲從業人員需戴口罩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日,本市發布91項地方標準。其中,首次制定標準54項、修訂標準37項。其中,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需佩戴口罩也寫進了標準。
    《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健康管理規范》,規范了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上崗前、在崗期間的人員健康以及人員衛生的要求,明確從業人員需要佩戴口罩、進行手部清洗或消毒的情形,有利于為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加強餐飲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為消費者飲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餐飲服務單位餐飲服務場所布局設置規范》,規定了餐飲服務單位餐飲服務場所總體要求、區域劃分、食品處理區布局設置、就餐區布局設置、輔助區布局設置等要求,有利于指導餐飲服務單位合理布局餐飲服務場所,提高加工制作食品的安全性。
    《餐飲服務單位餐飲用具使用管理規范》,規范了餐飲服務單位在餐飲用具進貨查驗、使用、清潔消毒、貯存以及維護與處置環節的行為,要求餐飲具要保持清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不應主動提供一次性餐飲具等,有利于實現從業人員規范管理、執法人員執法規范和消費者維權的有機統一。

    (來源:北京青年報)

    03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餐飲行業經營服務指引

    當前,北京疫情防控形勢仍嚴峻復雜,我市發布《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餐飲行業經營服務指引》,請各餐飲服務單位嚴格參照執行。原文如下:

    來源: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

    晨報|北京元旦假期餐飲外賣交易額增近四成……

    04
    北京首批新冠疫苗接種來了:西城區千余餐飲人員接種

    從今年元旦起,西城區、大興區統籌有序安排九類重點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分別設置了7個、17個接種點,目前全部處于平穩運行狀態。西城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閆學會介紹,按照西城區委區政府的安排,昨日,該局組織了千余人前往接種點,這些人都是西城區從事餐飲、食品流通業態接觸進口冷鏈食品的員工

    “餐飲業有自己的特點,早、中、晚用餐期是高峰期,我們就錯開這些時間段,以免影響他們正常工作。”閆學會表示,這些從業人員日常可能接觸到進口冷鏈食品,除了接種疫苗,還要定期接受核酸檢測。在西城區順天府生活館工作的無癥狀感染者,就是在例行的行業檢測中發現的。
    據悉,西城區疫苗接種工作自2021年1月1日啟動,首批接種的九類重點人群,由街道和行業主管部門進行組織,接種年齡范圍為18-59歲之間。

    (來源:北京商報

    05
    自制鮮奶茶等不能隨便賣了 揚州小餐飲持卡上崗

    “有了這張卡,以后我們小吃店就更加規范了,太好了!”近日,廣陵區“東關人家小吃店”的老板殷先生從廣陵區市場監督局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小餐飲信息公示卡”。據悉,這是全省首張小餐飲信息公示卡,標志著揚州新一輪規范小餐飲經營行為、強化日常監督管理的序幕已經拉開。
    小餐飲是餐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大眾化餐飲消費的業態之一,以接地氣的品種、低廉等特點,滿足百姓普通消費需求。過去,小餐飲店需要拿到“證”(食品經營許可證)、“照”(營業執照)這兩把“鑰匙”,才能進入市場合法經營,否則會面臨整改、轉型、取締、關門等處置情形。
    “不少小餐飲企業因為規模小等,未能達到許可證申報標準,加之其小、多、散等特點,客觀上給監管帶來一定難度。”揚州市市場監管局食品餐飲安全監督管理處處長周波告訴記者,2020年7月31日,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小餐飲管理的決定》,對小餐飲經營行為進行了規范,凡是符合條件的小餐飲,應當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并向屬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取得小餐飲信息公示卡,即可從事餐飲服務活動。“這一決定,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手續,也有助于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管控。”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洪昊介紹,凡是符合條件,并在屬地進行申報備案的,當天申請當天核發取得相應小餐飲信息公示卡。
    (來源:揚州晚報-揚州網

    06
    河南: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需實行實名制


    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推廣應用河南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的通告》,通告表示,河南省的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等進口冷鏈食品將在“河南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以下簡稱“豫冷鏈”)上實行全程追溯管理。
    根據通告,河南省的進口冷鏈食品商家應于2021年1月5日前在“豫冷鏈”上傳庫存的進口冷鏈食品的來源、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證明、預防性消毒證明、流向等追溯數據,完成賦碼工作。
    此外,自2021年1月6日起,沒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證明、預防性消毒證明、“豫冷鏈”追溯碼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得銷售。

    (來源:
    紅餐網


    07

    全國小炒肉大王誕生 湖南餐飲企業奪此殊榮

    近日,中國烹飪協會授予費大廚“全國小炒肉大王”,全國不同地區的小炒肉連鎖品牌經過一個多月的賽事歷程,最終該稱號花落湖南餐飲企業,湘菜發展迎來新里程碑。
    為加強疫情后餐飲業烹飪技藝交流,中國烹飪協會與大湘菜報于2020年11月9日-12月27日聯合舉辦線上“全國小炒肉PK大賽”。本次賽事的評審由大眾投票和專業評審聯合組成,專業評審團都是行業資深專家,對每個參賽企業及參賽作品的要求都極為苛刻。
    賽事通知一經發出,就引發報名熱潮,全國知名餐飲連鎖品牌同臺競技,一爭高下。來自全國不同地區的小炒肉連鎖品牌,以不同形式的小炒肉參與評比。費大廚贏得專業評委的贊許,并以高評分脫穎而出,榮獲“全國小炒肉大王”。此次“全國小炒肉大王” 稱號花落湖南餐飲企業,必將提升整個湘菜在全國的影響力,借助辣椒炒肉這道菜的優勢,弘揚正宗湘菜文化,助力湘菜產業發展。
    (來源:
    人民網

    08

    首個“人造肉”團體標準發布,植物肉相關規范擁有明確定義

    近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導的T/CIFST 001-2020《植物基肉制品》團體標準,經由專家評審委員會審查一致通過后發布,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以及聯合利華、嘉吉、雀巢等相關企業都參與了標準的起草。

    根據該團體標準,植物基肉制品被定義為是以植物原料或其加工品作為蛋白質、脂肪的來源,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輔料、食品添加劑,經加工制成的具有類似畜、禽、水產等動物肉制品質構、風味、形態等特征的食品。

    這是行業內第一個關于植物基肉制品的標準規范,填補了植物基肉制品標準規范的行業空白。據歐睿信息咨詢公司表示,全球肉類替代品行業價值207億美元,到2024年將增長至232億美元。

    (來源:紅餐網


    END


    往期精彩回顧

    12.31晨報 |北京市第十屆商業服務業技能大賽-中面、西面、西烹項目決賽圓滿收官……

    12.30晨報 |北京市餐飲行業疫情防控線上培訓通知……

    12.29晨報 |餐廳各出妙招制止餐飲浪費,六成受訪者支持對浪費行為多收費……

     

    【餐有料?寄語】

      團結一心,戰勝疫情! 餐飲加油!中國加油!

    -END-

    你有料,我來報

    關注每日餐飲資訊,做最有深度的餐飲人

    歡迎投稿 每日更新

    點個在看,鼓勵鼓勵我唄!

    原創文章,作者:餐有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560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月5日 05:02
    下一篇 2021年1月5日 05: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