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猝死”的“壽司之神”, 又一個踩到“紅線”的網紅! | 餐見

    掃碼立即報名↑↑↑

    被稱為“史上最短命”的網紅餐廳,這家餐廳僅火了24小時,它叫柒本味。

    僅提餐廳名字大家可能還有點陌生,如果再加上“帶瘡做壽司”的餐廳,是不是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那家餐廳啊。”

    據說這家餐廳在2015年就被封為“壽司之神”,那緣何就因一段營銷視頻將餐廳推向了絕路呢?為何又一家網紅餐廳走上了“一炮而紅,一下就死”的“老路”呢?

    “24小時猝死”始末

    事件源于一則視頻,當日,據短視頻平臺大號推薦,在南京有這么一家只做“私人定制”壽司店。店內沒有菜單,且有著一些頗為“奇葩”的規定,比如人不到齊不開席,每餐只接待10人,食物必須在一分鐘吃完等。

    這些規定是不是看起來“對食物充滿了敬畏感”,但當大批網友圍觀視頻時,卻畫風突變。

    1、從“匠心”到“不專業”

    視頻內容凸顯的是滿滿的“匠人情懷”,從“奇葩”規定到視頻制作,再到“某顧客”的評價,都在突出這家壽司店擁有將一種食材做到極致的“匠心精神”。

    然而,這樣的“匠心”卻讓數萬網友不敢茍同,有“貼心”網友指出了視頻中諸多烹飪制作的不專業手法。比如本該刷壽司上層的醬油被直接倒下去,這樣會導致米飯散開;本該抹在魚生內側的芥末被直接放在了米飯上……還有瞬間引起群諷的“匠人”的長著瘡的手。

    現實版的“啪啪打臉”,引來眾多網友轉發評論,負面輿論進一步發酵。

    2、逃避責任式回應引發群嘲

    眼看營銷節奏瞬間跑偏,負面影響或一發不可收拾,店主針對廣大網友的質疑接受采訪,稱自己遭遇了網絡暴力,并解釋傷口是在4個月前燙傷的,現在被惡意放大;做的是創意料理,而非日本料理,好吃就是標準……

    網友們顯然對這樣的解釋并不買賬:不是匠人嗎?怎么又變成做創意料理了;燙傷也不能直接接觸食物……對于店主來說,從視頻發出,輿論都處在不可控的范圍,且愈演愈烈。

    3、因食安問題吸引相關部門注意

    因一則營銷視頻而吸引相關部門注意,被勒令停業的餐廳也是非常罕見了。在視頻爆火第二天,南京鼓樓區市場監管局到店檢查,發現該店沒有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

    因涉食品安全與無證經營問題,該店被貼上了封條,責令關店。事件發展至此,大概店主也在拍頭后悔為何要推這樣一則視頻了!

    (配圖跟文章無關)

    從開業就注定了的“猝死”宿命

    事件暫時告一段落,我們再回過頭來梳理整個事件的發展,會發現,從爆火到沒落,它就像很多網紅餐廳的“快進版”。以此為警鐘來審視餐飲業,不難發現,很多網紅店從開始就注定了“來去如風”的悲劇,只因他們出發即已入歧途。

    1、“賭徒”心理

    把偶然當成必然,把營銷噱頭當作運營核心,用一句網友常說的話就是:“總有人拿消費者當傻子想賭一把,幻想著一夜爆紅的滋味”。正因為創始人心態失衡,才有了“火得越快,死得越快”的病態現象。

    2、“快錢”心理

    “賭徒”心理是拿自己賭一把,而大多的“快錢”心理卻是拿別人在賭。在餐飲業,特別是針對一些極易復制的單品品牌,很多創始人的創建動機便“不純”。

    他們將招商作為盈利的主要渠道,在通過營銷造火品牌后,迅速且大范圍的招商以達到賺快錢的目的。這種快錢式招商也讓很多小本創業者苦不堪言。

    3、被“表象”沖昏頭腦

    如今,一夜爆紅的餐飲品牌并不鮮見,但在爆紅之后能夠沉淀下來用心經營的品牌卻并不多,這也是導致眾多網紅餐飲失敗的一大原因。在嘗到了爆紅的甜頭之后,有人在流量面前“飄”了,迅速開分店,開放招商……

    然而,當營銷的流量紅利不斷減少,等待餐廳的可能是“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這幾大問題“一觸即死”

    近幾年,網紅餐廳層出不窮,頗有些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氣勢。網紅餐飲的崛起雖為創業提供了更多方向,卻也為行業留下了一地雞毛,甚至一度讓“網紅”標簽帶有“貶義”。

    這是因為,在“網紅”的路上,不少餐廳走了彎路。

    1、營銷>產品

    找爆點、造話題……這些營銷的手法被柒本味壽司用到淋漓盡致。專業的視頻制作與爆點十足的文案也證明了柒本味對營銷的重視。然而,柒本味卻獨獨忽略了營銷的核心訴求是宣傳產品,如果產品本身無法支撐營銷語言,營銷就注定沒有靈魂。

    2、場景>食物

    近日,桃園眷村陷入關店風波,有媒體報道桃園眷村在上海連關4家門店。這個主打情懷牌,吸引無數文藝青年打卡拍照的地方曾掀起一股追風潮。明亮復古的裝修,明顯區別于路邊小店的餐品包裝,高逼格的裝修與包裝讓桃園眷村成為年輕人口中的“高配早餐”。而如今,產品單一、價格偏高等卻成為很多消費者放棄二次消費的主因。

    在餐飲業普遍年輕化、社交化的趨勢面前,強調用餐體驗的場景固然重要;但是同時也要考慮因裝修、包裝、選址等因素所導致的成本提升,會影響品牌輸出消費者注重的性價比。

    3、偽概念

    提到網紅餐飲,就不得不提到在去年火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的泡面小食堂。這個自稱搜羅了全世界泡面的品牌確確實實在網上火了一段時間,很多網友被這一碗“豪華版”泡面圈粉。然而,等開到自家門前時,“需要等半個小時”、“幾十元一碗的泡面”等現實問題也引發了大范圍吐槽。很多泡面餐廳在經營半年幾個月之后就紛紛關店。

    “泡面達人精選的泡面”,“高湯煮泡面”,“全世界的泡面”……事實證明,這些都是“偽概念”,而由偽概念炒作起來的餐飲品牌也注定不長久。

    4、食安問題

    2017年7月21日,因食品安全問題,一籠小確幸上海地區的所有門店全部暫停營銷,同時,從線上平臺也全部下線。

    在食安問題“零容忍”的大環境下,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政策環境也會愈發嚴苛。作為餐企,唯有提高警惕,時刻警醒,才能預防品牌在食安問題上翻船。

    5、盲目跟風

    去年,“泡面小食堂”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現象級”網紅餐飲形式,與廣大創業者的盲目跟風也不無關系。不僅小創業者盲目跟風開店,一大批“泡面”品牌也隨之而來,讓“泡面館”一時風頭無兩。如今,盲目跟風的后果已不言而喻。

    參某說

    因為產品品質跟不上營銷的節奏,因為管理缺失,因為對餐飲創業缺乏最起碼的“敬畏感”……在營銷過后反被營銷“反噬”,是以“火得越快,死得越快”!

    對于網紅餐廳來說,能夠“快成名”并不是一件壞事;但如果在“快成名”之后學不會“慢經營”,那隨之而來的便依然是網紅餐廳的“經典命運”。

    想要同時擁有網紅的流量與長足發展的資本,那就必須學著貼著網紅的標簽“慢慢做事”,精磨產品,細琢品牌,方是長久之道。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大箏,由餐飲界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大申利生煎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云味館蠔門九式胡桃里|丸龜制面|西貝

    石客照明|熊貓設計新餐飲創新營銷

    中式快餐|跨界組合|淡季營銷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參某:18138837052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寒斌:16620780467

    微信號:Media-PR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29.html

    (0)
    上一篇 2019年5月17日 21:21
    下一篇 2019年5月17日 21: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