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
近日,星巴克又盯上了早餐市場這塊大蛋糕,開賣早餐組合,1月11日,星巴克中國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表示,已推出“早餐優選組合”,該早餐新品系列在上海和臺州率先登場,目前已覆蓋整個江浙滬以及深圳地區的門店。
據了解,星巴克這次推出的早餐一共有15元和19元兩種組合,每份組合均包括一份主食加一杯現調蒸汽奶,消費者也可根據個人喜好,單點產品,也可以選擇加價15元起將早餐組合中的飲品升級為星巴克咖啡。
同時,購買任意咖啡加5元起還可以獲得一款指定早餐食品。
這次的星巴克不同于以往給人的印象,在早餐的定價上,星巴克給人的印象是親民,在渠道上也是很便利,用“咖快”在線上下單,隨后到店自提。
而關于這次星巴克早餐定價如此親民,星巴克中國作出回復稱“通過15元的價格,我們希望更多人可以品嘗到星巴克美味、多元、便捷的早餐組合,從而鼓勵大家重視早餐,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經歷了疫情的摧殘下,中國整個的餐飲市場都很低迷,一些品牌乘勝追擊探索出新的發展之路,一些品牌關門大吉,星巴克這個領頭品牌自然也不會輕易言敗,對中國市場寄予了厚望,預估,從2023年開始,在中國的同店銷售額每年將增長2%至4%,比之前的1%至3%的范圍提高一個百分點。
同樣,布局早餐市場的還有麥當勞。
近日,麥當勞官宣多款新產品,包括扭轉金運、牛氣沖天漢堡等等,其中最大的亮點還是這次首推出的肉夾饃單品,金招牌肉夾饃。
光是看圖就能知道,麥當勞推出的肉夾饃很實在,肉滿滿當當的,都快溢出來了,非常的誘人,和西安的肉夾饃可以相提并論了。
然而,事實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這么好,據了解,這款肉夾饃以上是就翻車了,不少網友曬出實物圖,紛紛吐槽吃了個寂寞。“這個肉夾饃肉給的也太少了,這是真饃夾肉沫,還不夠塞牙縫。”
這就好比買家秀跟賣家秀一樣,差的總是這么多,終于明白了官方宣傳圖僅僅供參考的原因了!
01
早餐市場的現狀
從以上可以看出,中國的早餐市場是被重視的,那目前的早餐市場現狀是什么呢?
近幾年的我國早餐食品行業發展迅速,產品產出持續擴張,國家產業政策鼓勵早餐食品產業向高技術產品方向發展,國內企業新增投資項目投資逐漸增多。
目前的早餐行業的發展現狀是,早餐市場是塊金礦,但無論是偏僻餐飲還是小檔口,似乎沒有真正撬動它,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1
利潤微薄
早餐與正餐相比,單價偏低。通常以它的餡料來劃分價格,一個包子售價一般在1~2元,然而一個包子的成本要0.5元,就算賣500個,毛利也只有幾百元。
2
店面租金高
與低利潤相對的問題就是門面房的租金高。在早餐高峰時段,消費群體很大一部分是上班族,家與公司兩點一線,很少有人愿意專門繞道去買一份早餐,更多時候還是會選擇就近解決早餐需求,所以早餐店鋪開在人流量較多的位置上更有競爭力,而人流量大的地方租金相對貴一點,而且這幾年,有數據顯示,2017年,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租金同比增長1.8%。
3
競爭對手增多
除了洋快餐進軍早餐市場外,越來越多的中國餐企也紛紛入場。例如中式快餐品牌湯上功夫,在今年7月份門店升級改造后,除了提供午餐和晚餐,還會提供點心、粥、粉等中式早餐。此外,在政策推動下,2002年,早餐車工程啟動;2016年,早餐工程“退路進店”,各地建立早餐經營示范店;2015年,便利店餐飲政策逐漸松綁,開始售賣早餐,價格多在3~10元之間,頗受歡迎。
4
沒有解決“快”的問題
做早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快。有媒體曾調查過早餐消費方式:75%的人選擇順路買著吃,15%的人專門早起吃早餐,10%的人選擇其它方式。無論是早餐小店還是連鎖企業,都必須要“快”,不只是出品快、打包快,供應鏈配貨也要足夠快速便捷。所以沒有解決便利這個問題,就是早餐外賣至今難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5
缺少標準化供應鏈
有資料顯示,全國連鎖早餐企業有2000家左右,早餐網點大多在100個以內,超過200個網點的僅僅有140家左右,僅占7%。早餐是薄利的業態,需要連鎖發展,而連鎖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供應鏈。“供應鏈可以使早餐標準化,提高出品質量和速度。”
那如何才能抓住早餐市場的紅利呢?
02
國內早餐市場的關鍵
1
傳統
對于早餐而言,人們更傾向于選擇自己熟悉的味道,對于在外就餐的消費者而言,早餐外的消費口味是變化較大的,但早餐往往只會選擇那么幾種,這也就是早餐肯德基做的更好的原因。
看看中國的市場,各地早餐五花八門,早餐本來就是一種地方小吃,全國性連鎖快餐,想要各個擊破是比較困難的,但有一個主線是可以把握的:溫熱的、易消化、不油膩、飽腹感強能提供一上午能量的早餐,這是所有中國人對早餐的共性要求。
肯德基就是如此,在提供了漢堡、咖啡這類洋餐的同時,不僅加入了粥、油條等傳統中國食物,還增加了飯團、蛋卷等品類,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早餐選擇,麥當勞則只有火腿蛋的麥滿分和咖啡;隨后,麥當勞也開始研發粥,材料還主要是“雞”時,肯德基的粥已經有了牛肉蛋花粥、香菇滑雞粥、皮蛋瘦肉粥等多款味道,結果顯而易見。
且有數據顯示,66%的中國都市消費者每周在家食用2~3次早餐,2013年的這個數據是77%。消費者在外吃早餐的場所,早餐攤占比49%、便利店占比29%。
可見,在家或是在外就餐,帶動了巨大的早餐市場逐漸成形,消費者在早餐的花費上也明顯增多,消費意愿更強。且有預測,中國消費者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從2015年的1.334萬億元增至2021年的1.948萬億元。到2021年,在外食用早餐的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其中,傳統早餐類型的消費量仍占主流。顯而易見,包子、豆漿、油條、煎餅等傳統早餐品類占據著早餐市場的絕對份額。
2
供應鏈
供應鏈是早餐致勝的關鍵,對供應鏈整合做的最成功的就是永和大王。最初,永和大王可以說是“全天只賣早餐”:把早餐的油條、豆漿融入全天的菜單中,與其它菜品補充呼應,在早晨就是早餐,到午餐時間就是點心、飲料、小食,下午就是下午茶,在凌晨就是宵夜。
在自造供應鏈強化早餐供應層面做的比較好的是7-11、全家、便利蜂等的幾大連鎖性便利店,便利店自有鮮食工廠、面包廠等,除了能高效提供穩定產品,如果還能積極應對市場,對早餐型主食產品進行開發,競爭力就更強。
成熟的供應鏈對品牌至關重要,也是一些散戶早餐攤競爭的關鍵,成熟的供應鏈不僅在食材方面可以滿足顧客的迫切需要,在食材的安全與品質方面也是很有保證,同時,還降低了食材的損耗、提高利潤空間、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3
便捷
另外,早餐的便捷也是一個突破口,比如雀巢,其在中國就布局了谷物早餐,以此推廣全谷物食品攝入的健康的早餐習慣。其它歐美品牌如桂格、家樂氏也都在加速布局以燕麥為主材的谷物早餐食品。
國內的話,比如南方集團、江中集團也在不斷開發適合早餐食用的產品,其中的江中猴姑系列的養胃餅干、早餐米稀等新產品,正逐漸成為市場標桿,因為具有養胃的功能和藥食同源的底層認知,讓中國消費者對這個系列早餐產品的接受度很高,因此也受到了很多小品牌的效仿。
綜上,早餐市場的風口其實是一直存在的,只不過能吃到這個紅利的品牌并不多,路還很長,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些餐飲品牌給早餐市場做出的顛覆吧。
做餐飲沒有捷徑
除了學習和努力
剩下的交給時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 運營方:深圳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老劉聊餐飲 作者: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餐影人書店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