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社群里一位服裝店的經營現狀和老板的困惑:
老陳好,85后一個寶媽。之前十來年從事外貿行業的銷售、銷售支持、采購工作,為了孩子,現在開店是做內衣家居服的。講真,對服裝時尚行業并沒有什么帶感,當初代理這個品牌,是從線上開始做的,準確說來是2018.3.8開始這份事業的。當時在家帶小孩,搞搞副業誤打誤撞,并沒有什么理想和遠期規劃。
這個品牌(簡稱G)發展至今有六年,線上微商起步,2018年7月開始落地線下。目前萬達系,吾悅系,恒隆系,龍湖天街系逐步入駐。
不得不說品牌創始人在布局上是高手,品牌開店不花一分錢,都是代理經銷商自己籌資開店。未來,開店數量達到一定一定級別就可以運作上市了。
我自己是在2020.6月在我娘家這個區,對了,我坐標江蘇南京,我娘家這個區不是市中心,居民消費水平也還可以,店鋪位于區最繁華地段的一個購物中心,且在地鐵口,選址還是比較成功的。
①選址 OK,我們位于二樓電梯口,上來就是,旁邊是個孩子王;
②資金 幾個人合股的,都是之前的線上代理;
③經營基礎數據:40多平,400元/平,一個月租金加物業水電 費用在20000,盈虧平衡點45000,也就是說營業額45000保本。
問題:開業半年多了,除了第一個月有開業充值活動做到九萬,其余月份業績一般且逐月下滑。
我自己總結原因:
1 ,人:幾個人合股心不齊,各打小算盤,出現了內鬼,拿店里的東西回家,私自打折等等。品牌控價很嚴,甚至2個股東鬧到品牌方,店鋪被罰了錢,取消年度優秀店鋪評比資格和各種獎勵。對了,我們是股東輪流自己看店;
2 ,商場競品:對面有mybody,這個牌子在當地口碑不錯,而且我發現她們在品牌層面(由品牌端操盤)的線上直播微信公眾號宣傳都做得比我想象中的要好。MYBODY 面積200多平,價位跟我們差不多,我們是小清新風格,M走的維密風格,他們家生意不錯,月營業額二十多萬,很穩定;
另外還有曼妮芬,業績比我們略好,品牌知名度比我們高;
3,店面積小了 店大欺客 我們店很多產品展示不出來縮手縮腳;
4,G品牌方沒什么支持,畢竟一個線上起家的品牌,運營部都是19年才成立的,20年對經銷商作了直播的宣導,還有其他線上平臺的入駐,比如抖音小紅書之類。之前我們的線上渠道僅限朋友圈。
我的疑問:
1 要不要走直播帶貨?
2 要不要另外物色地址再搞一家,面積大一點,這次一個人拿下?據我調查和推測,G的店鋪里能盈利的店鋪只有10%(目前全國不到200家實體店鋪);3 疫情下的大環境也好,品牌值不值得跟隨的判斷,我都有點懵。G之前代言人趙雅芝,跟陳列共和是戰略合作單位,代言人今年到期要換了。毛利60%,我覺得我們的進貨價高了,進貨成本在4折樣子。
有點亂,還請見諒。盼陳老師指點一二,不,指點多多益善。
下面我建議的要點:
1,我覺得服裝鞋帽都要有線上業務,比餐飲啥都更有緊迫性。為啥呢?因為衣服鞋帽之類的產品消費者喜歡從線上購買,淘寶店競爭也激烈,所以,實體店必須有線上,線上引流,線上成交。形式不拘一格,你說之前是從朋友圈引流,現在需要加上直播之類的引流方式,這兩年直播也火,大家還是接受這種方式,然后把線上引來的顧客沉淀到微信。但是,做直播不容易,摸索著來吧。
實體店如果線上也做得好,其實比淘寶店有優勢,更有信任感,附近的顧客還可以來店里體驗。
2,在沒有摸索出新的模式的情況下,不建議擴張,建議先把現有的店經營好,摸索出新的引流模式,再考慮擴張。除非你和其他合伙人已經水火不容,或者嚴重內耗,否則不贊成現在就單干。
3,如果品牌的產品競爭力不錯,品牌是處于上升階段,是可以繼續的。能不能經營好一個店,其實主要靠老板自己,首先復盤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即使換了其他牌子,問題也一樣很多,甚至更多。
也希望其他老板多多給建議。這種是最真實的開店案例,是難得的學習機會,把自己的帶入老板角色,看看自己會如何思考問題,和別人的不同及差距,人就是就在這種一點一滴中的互動中成長。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點擊鏈接: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點擊: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