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日 No. 919
1
昨天剛說完造假的問題,今天又讓我遇到了類似的事情。
今天上午,看茶幾上放著糖罐子,我打開看了看,糖還不少。我問我老媽,啥時候買的糖。
因為我知道他們很少吃糖,也很少去買糖。
我老媽說,這是親戚那天來買了些。
我看了看,內容還挺豐富,有巧克力,有硬糖,有酥糖,還有這兩年賣的挺火的那個紫皮糖。
翻了翻,看到了一塊德芙,因為減肥,挺長時間沒有吃過這玩意了,今天看到了還挺想吃,拿了一塊撕開。剛準備往最里面塞,卻感覺不對勁。
聞了聞,不是德芙的味道啊,又看了一眼,更不對了,德芙啥時候也沒出過這個形狀啊。
然后,我仔細看了看包裝后面的文字,乖乖,這和德芙沒有半毛錢關系。但包裝,那真叫一個像啊!
再來看看原版,有那個味了吧?
至于味道,你大可放心,李逵和李鬼絕對是天差地別。
2
中了第一個獎,其他的我自然也不能放過。
于是,發現這個紫皮糖,也有問題。
看看正版

是不是賊有迷惑性?
3
這,還讓我想到了另一個事情,就是又一次我買面包踩雷的經歷。
那次是在我家樓下的便利店,因為第二天要早早出門,尋思買個桃李面包帶著路上就吃了,不耽誤時間。
便利店一般都是這樣的陳列
我過去拿了一個那個蔓越莓核桃面包,結了賬就走了。
等第二天早上打開包裝的時候,聞起來味道就不對,我還怕是壞了,打開吃了一點,沒壞啊,只是不好吃,咬了兩口就扔那了。
我心里還暗想,桃李要是這么做,品質越來越差,問題就大了,入口的東西,騙不了人的。
等到辦完事之后,我又拿起來那個面包,以后仔細看了看,才發現了問題所在。
我怪人家桃李,還怪錯了,這個面包壓根不是桃李的東西,而是某利源的貨。
看看原版
如果不放在一起比較,很容易混淆兩者,中文字體都近乎一樣。
4
上面這幾樣東西,嚴格來講,應該不屬于假貨,畢竟不是三無產品,似乎說“仿貨”更準確。
也就是冒牌貨。
別人的產品賣的好了,抄人家的包裝,甚至直接放到別人的貨架旁邊。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聰明人”,就是我們常說的“走捷徑”。
毫無疑問,這么做,可能是成本最低的推廣方法。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很不錯的銷量,有很不錯的收益。
但是,從長期來看,這樣賺到的錢,最終一定一定是會還給社會的,甚至賠得更慘。因為“心術不正”。
5
有一部電視劇,叫做《雞毛飛上天》,講的是義烏商人陳江河的故事。
其中有一集,講到駱玉珠收了一批仿冒名牌包,如果轉手出去,就能賺一筆大的,如果砸到手里,就是傾家蕩產。
而彼時,陳江河最佩服的大哥, 邱英杰,正在市場上開展嚴厲的打假行動,因為邱英杰很清楚,當時的義烏已經和假貨劃等號了,假貨如果止不住,義烏商人的牌子,從此就倒下了,義烏也將永遠被貼上“假貨”的標簽,被釘在恥辱柱上,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最終,陳江河想明白了,為了義烏,為了后代,也不能再做假貨了。
在邱英杰最后的日子,他拿起了火把,燒毀了所有收繳來的假貨,燒掉了義烏商城的斑斑劣跡。
6
我們有一句話,叫做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
這些奇技淫巧,只是在“術”的層面上,如果不按照道的原則去做事,亂來,術的水平越高,最終會死的越慘。
我們常說的“道”,本質上就是“價值觀”。當一家企業價值觀崩掉的時候,死期也就不遠了。
我們不用祝他們早點倒閉,因為這樣的祝福沒什么作用,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東西做的更好一些,然后等著他們快倒閉的時候,幫他們一把,踩他們一腳。
加油!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