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寫有“孔干飯”三字的招牌下,不禁生出疑惑,難道是因為老板姓孔才如此取名?懷揣著這個問題,小編見到了創始人袁博。原來“孔干飯”得名于一句川東方言
“你要吃干飯,我就給你孔”,
它概括的是一種具有地域特征的飲食技法,即將菜、肉等食材切丁炒至半熟,再蓋上米飯一同燜制。作為菜點合一的主食,孔干飯制作快捷、便于儲存,曾經在悠長歲月中流行于川渝鄉間,后來因為燃氣炊具逐漸普及,多數家庭已經不常采用這種方式。

“孔干飯”門店裝修獨具民俗風情,隨處可見四川各地的方言俚語
“孔干飯入席考試”包含一些趣味性的方言民俗知識,大多能在用餐過程中找到答案,成績超過60分的顧客可領取驚喜禮品一份
袁博定制的“孔干飯”表白碗,底部刻有不同的情話,均與品牌主旨相關,兼具創意感與實用性,很受食客歡迎
店內擺放的史料顯示:“孔干飯”在古時同音作“鞏干飯”。早在西漢年間,成都人揚雄在《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卷七中記載:“凡有汁而干,謂之鞏”;另據民國三十六年《新繁縣志》方言俗禮篇:“今飯不蒸而煎熟者曰鞏,音如孔”
“孔干飯”品牌的誕生源于一次巧合。踏足餐飲前,袁博一直在建筑智能化行業摸爬滾打,常年應接不暇的飯局讓他深感疲憊,心中一直醞釀著另謀出路,但卻苦無目標。難得有一天無須應酬,袁博回到閬中老家,母親端上了一盆他年少時最愛的孔干飯,久違的味道讓他連吃兩碗,母親開心地念叨:“白飯你連一碗都吃不完,今天怎么還要添?你要吃干飯,我就給你孔嘛!”袁博突然福至心靈:
孔干飯雖然漸漸退出主流餐桌,但在許多跟自己一樣的異鄉游子心中,仍是如同白月光般的存在,以這款主食為敲門磚切入市場,或有勝算。 試營業時的一個場景印證了袁博的想法。他偶然看到一位獨自用餐的中年男顧客紅著眼眶、偷偷抹淚,上前詢問后得知,這碗孔干飯的滋味與他祖母所做的一模一樣,而他卻未能見到老人家最后一面,今日睹物思人才潸然淚下。一碗飯能使陌生人在情感上產生共鳴,說明
“孔干飯”有很深厚的群眾基礎,這讓袁博深受觸動的同時,更加堅定了完善項目的決心。
開業后,為了吸引更多客人到店,并了解餐廳背后的故事,袁博策劃了一個名為
“小小講解員
”的活動,在每周末舉辦。餐廳面向食客征集
11~13歲的青少年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既有一定的表達能力,也無過重的學業負擔,時間相對充裕,報名成功后,店方統一對他們進行禮儀、解說詞、溝通技巧的培訓,練習兩小時即可上崗,開餐期間代替服務員為客人解說孔干飯的歷史。食客很愿意傾聽萌娃們的解說,這些“小講解員”的
口才和反應能力也得到了鍛煉,部分家長為表支持會前來就餐、拍照發圈,起到很好的引流效果,可謂一舉多得。
“小小講解員”多為門店熟客的孩子,參加活動當天可免去一次餐費,這種以“汗水”換伙食的模式,能培養孩子們熱愛勞動的品質
除了萌娃解說外,袁博還
采取了哪些措施讓食客了解到孔干飯背后的故事和歷史淵源?怎樣將制作技藝較為完整地呈現?如何使堂烹更為方便和潔凈?趕快打開2021年1月《大廚》找答案吧~
與傳統中餐不同,“孔干飯”的運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類似快餐,在后廚可以看到批量預制好的食材,稍作處理即可上桌,就算堂烹的孔干飯也僅需12分鐘便能食用,很適合趕時間的上班族;但與快餐一味追求走菜效率不同,這里還有很多美味燒菜,例如“水煮冒烤鴨”“傷心哇哇蛙”等,袁博與廚師長肖海軍經過多次實驗,在不影響成菜風味的前提下,將繁瑣功夫留在預制中,大廚接單后僅須將原料入鍋燒煮,5分鐘內即可走菜。目前“孔干飯”的客人自坐下到全部菜品上齊,大約需要15分鐘左右,雖然達不到快餐“即點即食”的程度,但也較一般正餐店快上許多,袁博稱之為“輕正餐”。
孔干飯目前有鮑魚、酸菜臘肉、四季豆臘肉、土豆臘肉和四季豆土豆五種常規款,除此之外,還有春胡豆、荷葉臘肉、桂花、羊排四種時令限定版,每季上架一種,為食客增添新鮮感。


四季豆臘肉孔干飯
想知道四種季節限定款孔干飯的大致做法嗎?趕快翻閱2021年1月《大廚》吧!


先將大米入鍋略煮、瀝水沖凈,再將菜、肉切丁于鍋中炒至半熟,覆上米飯、淋水少許,以竹筷插孔通氣,文火烹至汁干而成。一道工序,同時解決了飯和菜,就是孔干飯在民間流傳多年的秘訣所在,所用輔料一般以酸菜、臘肉、土豆等易于保存的食材為主,根據口味不同略作變換。
1.鍋入寬水45千克燒至滾沸,倒香米15千克燙5分鐘,期間用炒勺不斷攪動,以保證受熱均勻,將燙好的米倒入大簸箕中攤開,沖一遍冷水后瀝干,每780克為一份,盛入小簸箕壓實待用。




四川人講究“原湯化原食”,燙米剩下的熱水也不會浪費,可用來煮百姓最愛吃的“米湯粑粑菜”,既可作為湯羹直接吃,還能蘸食豆瓣醬,清爽可口
2.選葉多莖少的眉山酸菜,以冷水沖去外層多余的鹽分,擠干后切碎。臘肉洗凈浮塵,入寬水煮至八成熟,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備用。胡蘿卜洗凈去皮,切丁待用。
3.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臘肉丁800克煸至香氣逸出,加胡蘿卜丁500克翻勻,盛出待用;鍋中再放處理好的酸菜絲1200克,大火爆炒至香味逸出時關火盛入料盒。

1.取小鍋一只,底部刷一層色拉油,放炒好的酸菜絲120克、臘肉丁80克、胡蘿卜丁50克墊底,搭配處理好的大米1份、純凈水50克、固體酒精60克走菜。
袁博專為堂烹開模定制的小號爐具

大米、配菜、爐灶、純凈水一起上桌,由服務員現場孔飯
2.上桌后,服務員將米鋪在墊菜上,澆入純凈水,用筷子在表面均勻地插上小孔,點燃固體酒精、放上小鍋,加蓋燜制12分鐘,開蓋拌勻即可,客人隨吃隨盛。

1.燙過的米會有少許黏液附著在表面,需要沖一遍冷水,以免口感過軟、達不到粒粒分明的效果。
2.炒料時,將豬油與色拉油按1∶1的比例混合使用,香氣會更加濃郁。
3
.孔飯時每隔2厘米插一個孔,均勻地布滿表面即可。
4.若客人想吃鍋巴,則在燜至5分鐘時用鍋鏟將米和輔料翻個面兒,繼續燜7分鐘即可。


傳統“熗椒魚”以豆瓣和斬碎的麻辣料調味,肖海軍則額外使用廣式醬料增添鮮香,入口外酥里嫩、麻辣回甜,既能配飯也可下酒,作為“孔干飯”的招牌誘客單品,這道“熗椒魚”香飄廳堂、誘人食欲,每份僅售56元,每天能賣出近100份。
制作流程:
1.選用重約1300克/條的裸斑魚,宰殺治凈后沿縱向剖開,魚身打間隔2厘米的一字花刀,每半條為一份,添鹽、蔥段、姜片、白胡椒粉、料酒各適量抓勻腌制15分鐘,抖凈余料、控干水分后拍粉,入170℃熱油炸至外表金黃酥脆,盛進盤中。


腌好的魚均勻裹一層生粉

下熱油炸至金黃
2.鍋入色拉油150克燒至三成熱,下辣椒面30克、干紅花椒粒10克、干紅辣椒段10克、大蔥碎10克、蒜米10克、姜米10克爆香,放入海鮮醬13克、柱侯醬10克、李錦記蝦醬8克炒勻,添白糖30克,倒純凈水250克燒沸,小火收至濃稠,加花椒面5克、藤椒油5克攪勻,起鍋澆淋在炸好的魚上,均勻撒上熟白芝麻、香蔥末各少許,激入燒至150℃的熱油即可走菜。


將料汁均勻地淋在炸好的魚上,點綴熟白芝麻、香蔥末,澆熱油激香


四川名吃“傷心涼粉”,因辣得食客涕泗橫流又不忍住口而得名。單吃涼粉似不夠過癮,肖海軍沿用其味型,在涼粉的基礎上加入當紅食材“牛蛙”,增添菜品可食性。細嫩的牛蛙搭配粑糯的涼粉,蒜香與鮮辣交織,口感更具層次。
牛蛙如何腌制入味?怎樣使其肉質細嫩?制作此菜如何調味?趕快翻開2021年1月《大廚》看詳細做法吧!


烤香菇與蒜蓉蝦都是常見菜式,肖海軍將二者結合起來,以一款自制蒜蓉料提味增鮮;烹飪方式則選擇烤,既能制熟又可保證香菇里的汁水不會流失,入口有蝦的Q彈,兼具菌鮮和蒜香,咀嚼間汁水涌出、香味四溢。

蒜蓉料如何炒制?有哪些操作細節?烤制溫度與時間分別是多少?2020年1月《大廚》給你答案~


自制一款孜然麻辣油,祛腥除異的同時為腦花增添燒烤風味,令食客眼前一亮;烹制時加入十余種輔料,內容豐富,口感具有層次,成菜湯汁紅亮誘人、黏稠掛口,腦花細嫩爽滑、入口即化,是絕佳的下飯神器。

腦花怎樣腌制祛腥?孜然麻辣油如何煉制?翻開2021年1月《大廚》,看此菜詳細制作流程!
還介紹了“剔骨雞絲筍”“咸鴨蛋白菜”等菜品的詳細做法,感興趣的親,抓緊翻閱吧~

想了解更多名店名廚招牌菜嗎?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購買,就能將它們收入囊中哦~


點擊圖片,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付款后請及時添加盈盈(ID:18953124866),并提供你的姓名電話收貨地址,以便我們盡快發貨~

微信掃描二維碼,付款后請致電
18953124866告知收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