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日 No. 946
1
最近抖音上有一首歌挺火,其中有一句歌詞,叫做“社會很單純,復雜的是人”,估計你也聽到過吧。
歌好不好聽,因人而異,但這句歌詞,似乎說的是太真實了。
人心越來越復雜的時候,更需要你保持“清醒”,做一個明白人。
否則,不但自己吃虧,還會影響到身邊關系好的人。
2
比如離間計,你遇到過沒有,或者用到過沒有?
當年,項羽就被劉邦下了“離間計”,讓他和僅有的幫手,亞父范增離了心。
咋回事呢?
項羽的使者去到了劉邦的大營,劉邦立刻大排筵宴,以非常高的規格接待。
使者也很高興,見面寒暄幾句之后,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劉邦說,原來你們是項王的使者啊,我還以為是亞父范增的使者呢。
說罷就把這高規格的席面撤掉了,只上了一些粗茶淡飯,甚至還把接待他們的人也換了,換成了很低級別的官員。
使者回去便告訴項王,老大啊,他們今天可是真狠啊,太過分了啊。
項王聽完之后,一怒之下,就把范增趕走了。
你看,咱們旁觀來看,這不很明顯是計謀嘛,但項羽就是有性格缺陷,不善聽,也不是個明白人,好容易上頭,結果。。。。
3
豫劇有一出戲,叫做《趙匡胤哭頭》,說宋朝時期,趙匡胤陳橋兵變之后,黃袍加身成了皇帝。
這成了皇帝了,趙匡胤也有點飄了,花天酒地好不快活,整天呆在后宮都出不了門。
和他磕頭的把兄弟,北平王鄭恩就勸他,你不要這樣子啊。
趙匡胤的愛妃韓素梅,有個弟弟叫做韓龍,被封了官之后,四處張揚,畢竟這也是當朝國舅。結果被鄭恩教訓了一頓,一路小跑就去后宮找姐姐告狀去了。
趙匡胤正喝的嗨呢,稀里糊涂的聽了小人的話,就把鄭恩給斬了。
你說這趙匡胤糊涂不?
清醒之后,才發現自己竟然把和自己出生入死,保自己春秋霸業的好兄弟給殺了。
哭頭,就是哭這位好兄弟。
可哭有啥用呢,白搭啊。
4
《論語·顏淵》中,有這么一段記載。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浸潤之譖(zèn):像水浸潤物件一樣逐漸傳播的讒言。譖,誣陷。
膚受之愬(sù):像皮膚感受到疼痛一樣的誣告,即誹謗。愬,同“訴”。
說子張來問孔子,什么算是明。孔子說,這種潤物細無聲,天天來一遍的讒言,在他那里都沒有用,這就是明了。而且,孔子還強調了一下,這不僅僅是明,這人還很有遠見,眼光長遠。
其實這種讒言像啥呢?這就像每天晚上的“枕邊風”,而且這個風,還特別真實,就像身臨其境一樣。
一般人,誰受得了這個啊,相傳,有不少領導,都是從枕邊風開始倒下的。
5
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其實上面孔子已經給了答案了。
那就是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讒言,要有自己全面的觀察和判斷。
社會其實挺單純的,怕就怕遇到那些復雜的人,弄不好就中計了。
誰還沒有幾次被人當槍使的經歷呢?誰還沒有因為幾句讒言而冤枉過別人呢?
其實,但凡看清楚了,想明白了,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麻煩,更不會有什么“浸潤之譖、膚受之愬”的影響了。
希望你能成為孔子說的“明白人”,不但能明,還能遠。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