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說:
消費本身是一個非常生活化的行為,消費者的決策也是生活化的、日常的,但研究消費決策又是一門復雜的科學。那我們應該以何種角度來去理解這門科學?核心點就在于:尊重常識,消費者的決策可以用復雜的思考來分析,但無需用復雜的思考來判斷,因為消費者本身的思考并不復雜….
汪志謙
筆記俠


讓消費者產生行為:也就是進店、轉化、復購、推薦,沒有產生以上行為,這個體驗設計就是無效的
把品牌信息植入消費者的心智:品牌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把品牌信息植入消費者的心智中。

進店問題:消費者沒有注意過你,你的店面設計有問題
轉化問題:消費者知道你但是不買,可能是導購話術有問題,也可能是試用出了問題
復購問題:買一次就不買了
推薦問題:沒有老拉新,買過你的產品,但是不會推薦給別人



在路過的時候就引發他的興趣,讓他變成探尋者
讓他試用,使探尋者變成使用者這里缺少了內容,麻煩看一下原稿
使用者覺得值,會變成傳播者,這個就是品牌最厲害的力量,也是我們要好好來設計的地方

愛你的人當初為什么會買?他買來做什么?這個洞察點一定要挖出來
試用環節的峰值與低谷。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如果轉化有問題,一定是試用環節沒有產生峰值,或者有很多低谷
在轉化的時候放大你的美,同時要有指向性,告訴消費者到底要買哪一樣東西,就像店長推薦和排行榜,這樣消費者才會跟著你買。如果你講的跟做的不一樣,他就覺得不值,下次就不再買。所以在轉化的時候你所說的和他使用時的感覺一樣,那消費者一定會覺得超值,值他就會再買。而且他會告訴朋友,推薦非常重要。
不愛你的人為什么不買?一定是當初產生了低谷,或者是導購講錯什么話,頁面信息說得不清楚。你要用不同的視角、帶著不同的問題看世界,這樣你才會找到新的洞察。簡單講,要訪談3種人,4維度,通過洞察點,挖掘出關鍵時刻的關鍵問題。




把消費者先聚集到廣場上
讓消費者進店
讓消費者上樓
買買買
拍照
感覺到好運氣


》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