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9
期
15%-20%的飲品銷售額,
竟能貢獻50%利潤!
在“餐+飲”大肆流行的當下,越來越多餐飲品牌開始選用高品質飲品,補齊用餐體驗的最后一環。
內參君在探訪門店時,也發現零售領域極火爆的氣泡飲品正快速滲透到餐飲領域。
像主打草本氣泡果汁的好望水,無論是連鎖餐飲,還是餐飲小店,都能見其核心產品望山楂、望梅好的身影。
據好望水CEO孫夢鴿介紹,好望水在上海、杭州、成都多地區完成了高滲透,特別是上海,僅用了三個月,就成功進入到了數千家門店。杭州已有一千多家門店能看到好望水的產品。同時在華南、西南等區域,好望水也開啟了新一輪的“門店攻堅戰”。
這種迅猛擴張勢頭背后,一方面是產品的獨特價值感,能補足用餐體驗的最后一環,提升餐飲品牌的綜合實力。
另一方面則是飲品對提升營業額的高貢獻率。
孫夢鴿提到好望水系列飲品能在餐飲領域快速拓展,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把握了開源節流的新趨勢。
“ 選擇能帶來高毛利的流量品,是餐飲店核心盈利的利器。流量品本身有傳播度,在各大社交平臺也有高傳播聲量,能更好地抓住目前年輕消費者的心,同時也為餐飲創業者節約更多選擇時間和成本,能花更多精力在餐飲店本身的經營上。”
據英敏特Mintel公司出具的消費者外出就餐報告指出,15%-20%的飲品銷售額能為整個餐廳貢獻50%的利潤。
在餐飲成本不斷提高的當下,開源與節流需同時進行。如何選對飲品,達到更好的“開源”效果,是擺在餐飲人面前特別迫切的現實難題。
餐廳選飲品三角度:
感官體驗、功能滿足、成分關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零售領域消費者飲品喜好,或許可以為餐飲品牌提供非常好的選擇依據。
據天貓發布的《雙11營銷啟示錄 食品行業品類趨勢賽道》顯示,非酒精飲品正處于趨勢賽道,潛力強度高于供給強度,極具發展潛力。
而飲品行業正呈“精細化”趨勢發展,暗含三大層次——感官體驗、功能滿足、成分關注,這也是餐飲品牌選擇飲品更精確的標準。
1、感官體驗:追求味蕾上的新奇體驗
年輕消費者在飲品選擇上不再只局限于口味,更對口感提出了高要求。
近幾年,氣泡飲品的高熱度便能力證這一點,眾多大品牌紛紛入局,推出氣泡產品,如喜茶推出了子品牌喜小茶飲料廠,蒙牛優益C推出活菌氣泡飲料。
氣泡飲品中的二氧化碳氣泡能刺激三叉神經,這些神經對應著嘴巴和鼻子,受到刺激,大腦接收到信號后,就會產生麻熱感和快感,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沙口感。
好望水系列產品能夠快速被消費者認可與喜愛,也得益于在草本果汁中添加了氣泡,上癮的刺痛感比一般的果汁更具吸引力,更有時尚感。
2、功能滿足:解渴外,更要解膩助消化
全民追求健康、追求生活品質的時代,消費者對飲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安神、養顏、助眠等附加功能,逐漸影響著消費者決策。
在餐飲領域,特別是火鍋品類的大肆流行,辣口味大行其道,消費者急需能夠助消化、解膩解辣的氣泡飲品。
像好望水的招牌產品望山楂,研發源頭便是一次擼串局,擼串正酣時,大家發現缺少合適的飲品,有獨特風味,還能搭配烤串,刮油解辣助消化。
飯局得來靈感后,又歷經了多次研發,熬煮山楂果干,萃取自然風味,借鑒精釀啤酒制成工藝,加入玫瑰水、洛神花、陳皮、紅棗等多種食材,再加入了讓人更愉快的氣泡,喝起來就會有獨特的沙口感。
源自獨特且有辨識度的口感,另一方面則來自高品質與健康屬性。
望山楂外,團隊還推出了融合白桃原漿和桃汁、有花香的望桃花,借鑒了中國西北地區的杏皮茶的望杏福,繼續拓展健康草本飲品這個品類。
好望水再推新飲品,
新場景不只零售和新茶飲
近期,好望水推出了新品——望梅好,以楊梅為主風味,繼續深耕草本氣泡果汁飲品。在第六屆中國餐飲大會上一亮相,就收獲了餐飲人的無數好評。
望梅好采用了浙江慈溪的楊梅,通過新鮮壓榨、鎖鮮保存,保留了更原始、自然的楊梅風味,遠非濃縮飲品能比擬。楊梅原汁含量50%以上,總果汁含量99%以上,所有甜味都來自果汁,不給身體額外負擔。
望梅好中還加入了富含花青素的黑枸杞、桑葚、刺梨等草本原料,和茉莉花茶一起熬制后加氣混合熟化,再加入微量氣泡,碰撞出更受年輕人喜愛的奇妙口感,果味酸甜,微有回甘。
在功能性上,楊梅自來就有和胃消食的功能,《泉州本草》載有一方:“治胃腸脹滿,楊梅腌食鹽備用,越久越佳,用時取數顆泡開水服。”
和胃消食的功能,與餐飲的適配性更高。特別是春夏時節,楊梅飲品正當季,更能輔助餐廳, 給消費者提供更舒適的用餐體驗。
憑借對飲品趨勢的精準把握,望山楂正通過多渠道的聯合發力,不斷提高消費者的認知,快速實現品牌占位。這種高認知度,也對消費者的決策有更強的影響力,能更直接地推動產品銷售,用飲品的高利潤推動餐廳營業額的提升。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