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尋找好產品”這個事情的進展。
這段時間一共有四十幾位老板報名了,我這里初選了一遍,把暫時不合格的給排除,比如店里生意不好的,甚至倒閉的, 沒開店的,空有理論的,不好操作的,不愿教核心技術的。。。等剔除掉,還剩下二十多位。
主要包括:麻辣燙,小面面館,涼皮肉夾饃,鴨貨店,餃子館,煎餅店,熱鹵,燒烤,冷鍋串串,奶茶,輕食沙拉,廣式糖水,飯團,牛肉粉,花甲粉,粉雞。
手里有好產品,生意也不錯的老板歡迎繼續報名,微信里私信我。
這些老板不僅有好產品好技術,而且店里生意不錯,這說明產品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有一套自己的經營方法和模式。為什么一定需要現在在開店的呢?因為我是希望老板不僅能教授產品和技術,還要告訴學員怎么把一個店做起來,把產品賣出去;不僅僅給一個零部件,而且要給一臺機器的圖紙;不僅給戰士們子彈,也給一張作戰地圖。只有這樣,學員學完之后,腦中的思路才會更加明確,目標才容易形成一張路線圖,成功率就會進一步提高。
有位老板的煎餅店開了6年多了,年凈利潤有30-50萬,我看了他的菜單,很簡潔,產品也不多,但是這么多年了都很穩定,說明無論是產品還是運營都被市場認可。老板說,他的煎餅是經過改良的,所以操作起來更加標準化,成本會更低;店雖然小,但是比較有現代氣息,是把山東煎餅與時俱進了。
有位老板開餃子館已經9年了,開成了當地比較有名的餃子館,老板詳細跟我講了他在產品上下的功夫,從餃子餡到餃子皮,從手工做到用機器設備,如何從南北地區口味的差異中間找到平衡點。別看誰都會包餃子,但是要讓餃子成為一個商品,開一個賺錢的餃子館,里面學問太多了。
還有位老板是做鴨貨的,在三四線城市開了三家店,生意很好,每個店每天的營業額有3000-4000,在當地這個品類做得最好的了。
這段時間都在忙新店,這個事情耽誤了一點時間。接下來我還會和老板們進一步溝通,清明節過后會開始實地拜訪幾家,最終選擇一家啟動這個項目,做得好的話,就會接二連三推出其他的項目。
說個題外話,這段時間還跟南昌拌飯的老板聯系上了,南昌做得最大最好的,別人死活不肯教授技術。所以,有老板愿意教你技術的話,一定要珍惜哦。
昨天社群里以為老板說,自己想學打鹵面的技術,但是不想花錢,感覺花錢學不如自己研究,他想從網上找來一些教程學習,問這樣行不行得通?
雖然自己研究也是個方法,但是需要考慮時間問題,你不知道自己啥時候才能弄出來,表面上你沒花錢,但時間其實就是錢,而且在實驗過程中的原材料也需要錢,浪費還會很嚴重;最后做出來的也只是自己認為好的,沒有經過市場考驗的,能否被顧客認可也是問題。如果不被認可,就得重新再來,這又是成本。這個過程我六七年前是經歷過的,整個過程是極其痛苦和迷茫的,數次想放棄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堅持。
有位老板說得好:“試過你就知道了,不算時間成本,只算材料成本的錢,夠你瀟瀟灑灑的去學,再瀟瀟灑灑的回來了”
說句實話:付費學東西,其實是很占便宜的一件事情。因為學到的是精華,是最值錢的部分,而這部分也許是別人歷經千辛萬苦花了好些年才得到的。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