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底,狗不理北京前門店閉門謝客,該店是狗不理在北京的最后一家直營門店,此消息一出,天津老字號狗不理的口味和口碑迅速在網上引起熱議。
當日,有狗不理工作人員對外回復,該店的關閉原因是租約到期,后續合約尚在協商中。如果該店正式關閉,意味著狗不理將在北京沒有自營門店,狗不理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該品牌目前還有10家門店在正常營業,均位于天津市。
作為天津人的傳統老字號,狗不理是天津美味的一個代表,但是對于現在的消費者而言,狗不理包子也許只有一個普遍印象,那就是“貴”,不僅貴,還難吃。
“天津人幾乎不吃狗不理,因為貴而難吃;外地人也很少吃了,還是那個原因,不好吃還貴。”3月29日,微博上有科技博主點評狗不理,該留言獲得了1000多網友點贊認同。
從“天津三絕”之首到如今被新生代消費者所拋棄,這家老字號正慢慢消失在消費者視野之中。
狗不理作為擁有163年歷史的天津老字號餐飲品牌,從打造老字號口碑進入擴張,到敗退進城,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都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也許從狗不理的經歷中,對品牌口碑的打造和守護獲得一些啟發。
加盟店之亂
狗不理包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58年,與十八街大麻花、耳朵眼炸糕一并被稱為“天津三絕”,也是經官方認定的老字號餐飲企業。
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狗不理是天津平民美食代表。
據《今晚報》上史料回憶,六七十年代,一斤狗不理包子賣九毛錢,三鮮包子賣1.2元,一斤都是40個。80年代起,狗不理開始走向全國,多是各地方企業引入品牌、自主經營,例如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公司就曾將狗不理引入北京。
高峰時期,狗不理在全國有80多家分店,多數是加盟店。它們獨立投資經營,每年向天津狗不理繳納費用;天津狗不理負責技術培訓、原料配送。
松散的管理門店管理,導致各地門店水平參差不齊。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就曾經抱怨,即使在發源地天津市,各個地區的狗不理加盟店也是良莠不齊。
而一些加盟店合同甚至簽到了2020年,加盟店可以合法使用品牌,出事時狗不理集團被連累。
之后,張彥森決定改制,改制后的狗不理采取了直營店的模式,提前收回一批加盟店招牌,并不再吸納新加盟店。
但是還沒等清退結束,便又出事了。
2020年秋,有博主在北京王府井店吃過狗不理的醬肉包之后,發布視頻抱怨“全是肥肉”、“100塊錢兩屜有點貴”。之后,狗不理王府井店發聲明稱視頻侵犯餐廳名譽權,已向北京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報警,將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這一態度震驚了網友,一時間吐槽狗不理難吃、態度差的聲音驟然而起,這對狗不理的品牌口碑可以說是致命打擊。
之后,狗不理集團發布聲明,與王府井店劃清界限,稱該店是早期加盟店,并決定解除雙方的加盟合作關系。
但是從現在來看,狗不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喜好度已經大不如前。
高定價之痛
除了加盟店,狗不理的高定價也一直為消費者所詬病。
在狗不理門店,各式肉包定價為96-128元/籠,單個價格在12-16元左右。而在平價的慶豐包子鋪,每個包子價格多在1-2元間。在天貓上的狗不理旗艦店,作者看到,其包子禮盒(5袋)定價138元,約合31.6元/袋。而在三全旗艦店,小籠包18.9元/袋。三全每袋有450克,稍高于狗不理的420克。
消費者甚至評價其為“天價包子”。


面對消費者對定價的之一,張彥森在接受采訪時曾解釋過,他認為老字號來自民間,但并不是一定要定價低廉,“老字號阿瑪尼不便宜,老字號LV也不便宜”。
他認為老字號企業想持久經營,必須要有利潤空間;如果老字號的產品原材料好、工藝好、還便宜,企業會經營不善。他認為,國內有1000多家老字號,僅有10%左右經營良好,30%左右“將就”,還有大量難以維系。因此,老字號管理者要轉變思想,擺脫便宜定價的桎梏。
但是消費者并不買賬,因為狗不理雖然定價高,但是口味卻并不出眾,沒有人愿意把錢花在不值當的地方。
后起之秀的競爭者
做面點的餐飲品牌,其實并不止狗不理一家,作為行業內的后起之秀,“饅頭第一股”巴比食品登陸上交所主板。巴比食品旗下產品涵蓋包子、饅頭、粗糧點心等近百余種食品。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巴比食品在華東地區分別實現營收8.13億元、9.19億元、9.72億元以及6.03億元。
相比于狗不理的精品化,巴比更傾向于平價風。也更受消費者和資本青睞。
安信證券分析師在報告中將巴比稱為“中式早餐包點領先者”,并分析指出:中式早餐連鎖店有品牌背書,相較于夫妻老婆店,食品種類更豐富、品質穩定、食品安全有保障,且其單價低于西式快餐連鎖、面包房等,具有較高性價比。
而曾經上市的狗不理,卻在2020年因為經營狀況不佳而選擇落寞退市。
小結:
狗不理的失敗,其實并不全因為高定價,老字號其實可以高定價,但是要物有所值,高昂的價格搭配一個平凡的口味,消費者可不是傻子,當然是沒有人買單的。
就算是老字號,久而久之,口碑也會倒下,最后被消費者拋棄被市場拋棄。
對于老字號而言,要不斷與時俱進,作為品牌來說,一味死守不變革只能被淘汰,把好質量關,守護好口碑,才是一個餐飲品牌長久的經營之道。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