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職業餐飲網 旖旎
繼便利店行業,又一百年老字號食品企業,跨界餐飲,開賣盒飯!
近日,北京稻香村部分門店,開賣“稻香小飯盒”,推出6款套餐飯,中午熱著賣,其他時間冷著賣,顧客回家微波爐復熱即吃。
每款均為“2道炒菜+米飯”,根據不同的菜品,分為18.8元、22.8元、28.8元三檔價位,值得一提的是稻香小飯盒保質期為48小時。
餐飲菜品零售化成趨勢,以西貝賈國龍功夫菜為代表的餐企都在探索嘗試。
究竟此次稻香村跨界會掀起怎樣的新浪潮?作為百年老牌食品巨頭,它的創新又給餐企帶來哪些新思路和借鑒意義?
稻香村開賣盒飯!
6款套餐,保質期48小時
無論是老字號餐企,還是百年老字號食品企業,面對時代的變化和新的客群,都在尋求突破。
北京稻香村就一直在尋求創新,比如根據盒馬鮮生的大數據創新的新口味、小包裝糕點,鈣奶口味的定制元宵,適合上班族的現煮粽子早餐……
而此次推出“盒飯”也是轉型之下的一種大膽嘗試。
1、開賣6款盒飯,顧客可選加熱或冷藏
稻香村開賣6款“小飯盒”,有西紅柿雞蛋飯、冬筍肉絲飯、宮保雞丁飯、魚香肉絲飯、黃燜雞飯、土豆牛肉飯,每款飯都是2道家常菜,葷素搭配。
每款飯盒還分為現場已加熱的和冷藏兩種可選,顧客可以選加熱的馬上吃,也可以選擇冷藏的回家吃。
2、每日11:00開賣,盒飯保質期為48小時
與以往我們看到的可10天或20天長期保存的食盒不同,稻香村此次上線的盒飯,保質期為48小時,時間更短,新鮮度也更高一些。
主要售賣時間是上午11:00到下午兩點售賣。
3、創意仿老式鋁制“懷舊小飯盒”
很多80后、90后,家里都用過鋁制的鐵飯盒,只要是家里人“帶飯”都會用到。
稻香村小飯盒外包裝,是仿照老式的鋁制飯盒制作的,勾起了80、90年代很多人的回憶。
4、套餐價格分18.8元、22.8元、28.8元三檔
目前上新的6款盒飯,分為三檔價位,西紅柿、冬筍肉絲價格為18.8元/份。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黃燜雞為22.8元/份,土豆牛肉飯為28.8元/份。
據了解,此次北京稻香村精選了48家門店率先推出了“稻香小飯盒”,未來還將在北京稻香村200多家門店陸續推廣。
點心巨頭殺入,
做“48小時盒飯”搶食餐飲?
在點心領域,稻香村可以說是百年老字號巨頭,全國知名度很高。
無論從品牌度、門店規模,還是口碑度,都占據著巨大優勢,而此次突然殺入搶食餐飲,會不會成為餐企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呢?
1、200多家門店老字號點心搶食“盒飯”市場
稻香村1895年(清光緒21年)就已經成立,一百多年以來,它擁有一大批忠實的食客。
目前,它已經擁有200多家連鎖店,而且大多數是社區店。
盒馬等大型超市也設有一些專柜,每到逢年過節,稻香村的門店都是爆火排長龍。
無論從品牌知名度,還是社區門店覆蓋的規模上,稻香村都有著自己的壁壘和得天獨厚的條件,但即使擁有這么多優勢,這個百年老字號也面臨著一些擺脫不掉的瓶頸、老化難題,一直在探尋自己的突圍和增長。
“盒飯”就是其探尋第二增長曲線的新嘗試,也是其進軍餐飲的一大步,因為店內本來就有各種鹵味,配合上午餐、晚餐高峰的盒飯,也許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2、用懷舊仿老式鋁盒打差異化切入
在“盒飯”市場,也是群雄割據,廝殺非常激烈,比如像全家、便利蜂、711等便利店在賣,快餐店也在賣,甚至有些燒烤店也開始賣盒飯。
怎么打差異化才能很好的被顧客記住,吸引客流呢?
稻香村從“外包裝”下手,用懷舊的仿老式鋁飯盒,吸引顧客,對于80年代、90年代的食客來說,“鋁飯盒”是回憶,一想到飯盒,就能勾起年少時“帶飯”的場景。
所以飯盒成了稻香村的一個差異化的突破點,避開了同質化嚴重的口味、以及價格。
3、加熱、冷藏兩種售賣方式
在售賣方式上,稻香村也有著自己的打法,雖然看似是全時段售賣,其實暗藏自己的細節設計。
采用加熱和冷藏兩種方式,中午11:00到下午2:00午餐高峰,他們會加熱好盒飯,讓顧客來了就可以吃到熱的。
因為工作日午餐時間很短,效率是顧客最在意的,加熱好省去了很多時間,比起在其他便利店需要自己微波爐加熱,稻香村的盒飯則更貼心。
而非午餐高峰時段,則是冷藏版零散售賣,顧客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回家加熱。
或也無法逃避一些“難題”
雖然有著很大的點心巨頭優勢,但稻香村也面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難題,尚待解決。
1、原有門店客群和“盒飯”不匹配
盒飯大多適用于“工作餐”,適合盒飯工作餐的大多數是上班族、年輕客群。
但稻香村主體客群多為中老年人,這和對盒飯有需求的客群無法很好的匹配。
也許這是稻香村“靠近”年輕客群的一個新嘗試,在拉近與年輕人關系上,稻香村做了很多嘗試,比如成立網紅甜品店“稻田日記”,再比如出一些小份精致包裝的點心,上線早餐粽子。
但通過盒飯去獲得新客群、年輕客群的光顧,稍顯吃力,這條路并不容易。
2、門店扎堆“社區”,拓展新客群工作餐有難度
稻香村開的200多家門店,大多都扎堆“社區”,很多人說,這上線工作餐不是很好嗎?社區客群那么多。
但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在于,工作餐的就餐場景聚焦于辦公區域,大多是寫字樓、辦公園區等。
社區門店中午時段上班族年輕客群很少,拓展新客群非常有難度。
3、工作餐第一訴求“就近便利”,稻香村已有門店選址難達標
工作餐除了出餐快、效率高,節省顧客的時間以外。
還有另一大訴求,就是“就近便利”,比如公司樓下、辦公園區內、園區門口,便利店的選址就滿足了這些上班族的需求。
但稻香村已開出的200多家門店,能夠滿足辦公人群“就近便利”的并不多,因為憑借著老字號的招牌,它大多選址在社區,甚至有些是比較偏僻的位置,沒法像便利店那樣圍繞在顧客工作的場所附近。
職業餐飲網總結:
餐飲菜品零售化的大潮襲來,無論是業內巨頭,還是跨界大咖,都在探索創新。
稻香村的突破和跨界有值得餐飲人深思借鑒的地方,當然也釋放了一個強烈的“競爭”信號。
餐企的對手不再只是同行,更大的跨界威脅已慢慢逼近。
你看好稻香村上線的“盒飯”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觀點。
-END-
主編丨陳青
一碗油潑面稱霸京城!它是如何開出百家門店,又創副牌建品類護城河? “3人吃海底撈花27元還抱怨……”海底撈為何如此“縱容”顧客? 美團公開承諾,不再強制要求餐飲商家“二選一”!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