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萬血淚教訓:踩過4個大坑后,我的餐廳開始盈利了……

    來源:火鍋餐見 語嫣

    餐飲市場瞬息萬變,每一個小老板也都在奮力成長。

    本篇的主人公是一個五線城市的小餐飲創業者,15年來做過干鍋、串串、燒烤等品類,一路跌跌撞撞,踩了無數坑,去年開始做火鍋,也許是曾經的血淚教訓積累得夠多,開業至今持續盈利。

    今天,就來看看他吃過哪些刻骨銘心的虧,希望你能避免。

    貪大,沒考慮經營能力,租500平只用300平
    我叫老楊,在貴州一個省轄地級市開了一家小型餐飲公司,旗下經營了多個品牌。
    為了活下去,為了活得好,其實每一個餐飲老板,無時無刻不在試錯迭代。僅租鋪我就踩過不止一個坑。
    因為第一家麻辣香鍋的生意一直不錯,我就同一條街上又找了一間鋪,準備開二店。鋪子一共有510平,有點大,但我當時對經營前景特別有信心,覺得早晚用得上。
    所以前期只用了約300平,裝修成兩家店,一間麻辣香鍋,另開了一家蝦店,余下的計劃生意穩定后再裝修。其實埋下了嚴重虧損的隱患。
    百萬血淚教訓:踩過4個大坑后,我的餐廳開始盈利了……
    麻辣香鍋生意一直不錯
    用300平的產值去填補空著部分的高昂房租,在2018年生意好時還沒太大影響,2019年小龍蝦生意下滑,2020年疫情開始就成為了嚴重負擔。
    如果沒有空著那部分,2019年不僅不虧還有少許利潤,2020年也不會連續兩次折騰換品類,開始換火鍋,三個月沒有達到盈虧平衡點,就再次換蝦酸(地方特色單品干鍋),蝦酸的客人雖然在緩慢增加,由于房租過高無法承擔,在2020年國慶后只能關店。
    復盤:
    選址前把情況預估太好,沒有考慮周全。對盈虧平衡點,只想到了好的,而沒有去考慮壞的情況;僅想到怎么賺錢,而沒有想到不賺錢或者虧損該怎么辦。
    百萬血淚教訓:踩過4個大坑后,我的餐廳開始盈利了……
    盲目照搬海底撈“計件制”,員工卻連桌子都懶得收了
    2017下半年,我和管理團隊一起去微海咨詢學習海底撈的管理經驗,詳細了解了計件工資模式后,決定也試試。當時服務員工資是2500元左右,我設想實行計件后,至少漲20%。
    2018年春節過后就開始在一家店實施,和海底撈一樣,服務員沒有底薪,工資全部按計件來走。
    幾乎每個服務環節都設計了計件,細化到給顧客上不同的飲料,錢都不一樣。比如,一瓶可樂2毛,一瓶礦泉水2毛,一瓶紅牛3毛……
    統計起來也簡單。不同的價格有不同的顏色籌碼,黃色代表2毛,藍色代表5毛,紅色代表8毛,黑色代表1元……服務員干完活去吧臺領籌碼,下班后交給領班,領班統計數量后計入工資。
    百萬血淚教訓:踩過4個大坑后,我的餐廳開始盈利了……
    我希望用“計件制”激發起員工的積極性
    第一個月效果還行,第二個月就不行了,后來把5毛的增加到7毛,7毛的增加到1塊。也還是不行,沒人搶著干活。顧客消費完離開了,可以收桌的時候他都不收。
    三個多月后,我就放棄了。后來我們復盤了4個原因。
     
    復盤:
    1、計件制后,服務員工資一般比原來增加了兩三百塊,最高也沒超過3000塊,他們覺得提升的幅度不高,積極性就沒有帶動起來。
    2、我們的服務員年紀多在18到25歲之間,年輕人有惰性,他們不愿意為了增加一點收入去改變自己。
    3、員工流動性高,沒有海底撈員工那種對公司的忠誠度和配合度。
    4、海底撈的計件制,是有專業團隊做了一年才成功。我們沒有專業的團隊,投入不可能那么大,可能做計件、績效工資的方向正確,但是方法錯了。 
    微海咨詢培訓時也說,海底撈的方法可能不適用其他餐廳,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情況做改變。

    百萬血淚教訓:踩過4個大坑后,我的餐廳開始盈利了……

    股權分配“拍腦袋”,盈利店無奈也關了
    現在做生意離不開合伙,我自從2005年來都有合伙人,合伙人無非是同學,朋友,親戚,基于信任也不會有合同之類的,完全是口頭承諾。
    這么多年來,有一直還在合作的股東,也有基本不聯系的股東。
    一直還合作的股東:對日常工作不參與也不提出任何意見;需要股東幫助時全力做好;決策前會提出意見,一旦決定僅討論如何做好。
    取消合作的股東一般有幾種:
    有的股東會每天巡店,把他看到做得不好的反映給管理股東,說的次數多后容易讓管理股東產生誤判;股東人數過多,每次會議很難有決策,大家都站在為店好的角度提意見,但是不給解決辦法;股份占比不合理。
    百萬血淚教訓:踩過4個大坑后,我的餐廳開始盈利了……
    我自己遇見有兩種情況:
    ① A投錢60%占股60%,但是不參加日常管理,B占股40%做日常管理。但是A說他后面還有其他股東,這就給每次開會意見不統一埋下隱患,基于朋友關系又不好挑破。最后這家店在很好條件下沒有盈利。
    ② ABC三人合伙,A占股36%,B占34% ,C占30%,C做店內日常管理并領適當工資。三方對這家店的目的完全不一樣,A和C是做為第一次合作測試店,當做一次投資,而B卻想快速賺錢回本,所以在漲價、工資、營銷等花錢地方很難意見一致。
    大家股份相當,沒有權威拍板人,又一次在盈利情況下關店。
    復盤:

    經過反思,股份比例和投錢多少不能掛鉤,而應該是對店的作用大小來占股,或者僅占有分紅權而沒有股權。
    因為朋友熟人之間說得再好,或者協議簽得很完善,也都可能會插手;而且給分紅權的前提是店有盈利,并簽好退出機制。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鐵三角補強模式”:管理型股東、營銷型股東(最大股份)、技術型股東(小股份),投錢一樣的情況也這樣分配。
    股東三人組合在初期很難互補,也很難補強,但是心里想要有這樣的概念并且往這個方向去做。
    百萬血淚教訓:踩過4個大坑后,我的餐廳開始盈利了……
    為引流狂發劵,只是賺吆喝不賺錢
    去年疫情后生意不好,我比較著急,就發了很多優惠券,生意有所改善,卻沒有多少利潤,而且也不是自己想要留下的客人。
    對此,現在還在摸索中,現在是減少券的抵扣金額,增加券的數量,抵扣金額根據投入產出比來調整。
    就是這次疫情,讓我認識到會員的重要性。我們以前口頭上說做好會員,其實也僅僅是讓客人填了基本資料,而沒有運營,關于“老客人”也僅是自己或者店員對客人的面熟程度。
    后來認真分析系統數據,才算是真正了解會員的消費行為和規律。累積并分析這些會員數據,就是為了提升復購,特別是在沒有源源不斷新客人的情況下。
    還要學會根據系統數據變化找到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其實每家店的收銀系統都有會員、庫存、KDS等,就看花多少時間去研究這些功能。
    百萬血淚教訓:踩過4個大坑后,我的餐廳開始盈利了……
    研究會員數據是會員運營的前提
    比如我們屬于特色餐飲,復購率基本上在10%以上,如果一段時間保持良好,那就要想想如何增加新客。我們目前做的是同桌轉化,共同來店非買單的這部分客人引導他注冊。

    百萬血淚教訓:踩過4個大坑后,我的餐廳開始盈利了……

    總結3個特別受益的好經驗
    一入餐飲深似海,上述只是我從業十幾年來印象比較深的幾件事,事實上,大大小小犯得錯太多了。
    還跟風過熱門品類,比如小龍蝦,但火爆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市場飽和,打起價格戰,我為了止損就果斷關店了。
    每一次試錯也是成長,用實踐檢驗出來的道理才更受用。
    目前火鍋項目是穩中有升
    比如神秘客人是我們一直堅持的,讓那些特別認可和支持我們的客人、超級會員,大概10-15人,帶著任務到店消費,反饋就餐體驗,并且附照片佐證,作為回報返還其消費金額。
    這樣能得到真實的消費體驗,而不再是“還可以”“我不喜歡”“不錯”……之類的。
    今年,我們開始推行“情感服務”。
    根據客人來的頻次做區別對待;第一次來的正常接待,兩次及以上的客人,客戶經理和店長必須上前打招呼,根據熟悉程度或者客人當時狀態決定聊天的時間;備注客人的姓及喜好;用店里的微信號添加客人微信。
    我們這里是40萬人口的小城市,熟人社會,情感服務還是很受用的。
    還有一項受益頗大的習慣——朋友圈衛生打卡。就是每天堅持在朋友圈曬廚房和大廳下班后的衛生。
    客人每天看見隱蔽角落的衛生后更加相信我們;每天下班保持設備的干凈,也能增加設備的使用壽命。
    總之,餐飲的本質還是產品和服務,在這方面精益求精不會有錯,只有承接顧客價值,才能實現經濟效益。
    做任何動作前,都可以用這句話做標尺衡量。顧客就是一桌一桌抓的,錢也是一毛一毛賺的。

    -END-
    編輯丨程三月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推薦閱讀
    餐廳越忙,管理者就越要做好這件事!

    餐廳倒閉怪誰?細數老板犯下的“七宗罪”

    生意不好,90%餐廳因這26個運營細節沒做到位!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56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4月20日 17:45
    下一篇 2021年4月20日 17:4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