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牛肉行業起步較晚,但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現已步入穩健的發展趨勢。受制于資源稟賦,我國肉牛產業并未成長起又大又強的龍頭企業。牛肉行業市場巨大,分散的行業布局讓大量牛肉企業躍躍欲試,誰能成為行業巨頭?
今天第一食品資訊邀請到了專注牛肉行業十四年的歐牛食品,談談牛肉行業的得與失。
牛肉終端消費按表觀消費量730萬噸(產量689萬噸,凈進口40萬噸)計算,市場規模在4,500億元(以市場大宗價62元/kg計算),考慮到走私情況,
實際流通市場規模在930萬噸以上,不考慮精深加工和高端市場,牛肉終端市場規模已經在5000億以上,是非常大的市場
。
企業如果在這一市場當中獲得5%的份額,即有250億的規模,有理由相信,在扎實的消費增長基礎上,
在新的商業模式發展的情況下,牛肉產業當中也將出現大型龍頭企業,如同豬肉產業當中出現的雙匯發展一般
。
在牛肉行業有很多企業在這個賽道耕耘已久,想要脫穎而出成為頭部,品牌+渠道+上游資源,每一個維度都必不可少。歐牛食品專注牛肉賽道十余年,已經有了相當的品質保證和資源渠道,多年的積累沉淀,讓這個企業有了更過沖擊牛肉產業前列的潛力。
“我們只做牛肉的搬運工”——這是歐牛食品董事長歐長賀對記者說說的第一句話,同時也傳達了歐牛食品的企業理念。歐牛食品在牛肉行業已經耕耘了十四年,專注牛肉賽道,注重牛肉品質。目前在牛肉行業已經成為了西南區域首屈一指的牛肉供應企業。
“很多人不知道,歐牛是靠做餐飲發家的”歐長賀說到:“我是一個北方漢子,2006年只身來到四川發展,當時四川食用牛肉的占比很低,豬肉、禽類是主要的肉類,這讓我看到了牛肉市場的可能性。于是我在綿陽開了第一家牛排餐飲店——歐佳。”
歐佳的牛排受到消費者熱捧,很快歐佳從1家到10家,熱度在本地迅速發展起來。“在餐飲版塊發展起來后,我們看到了牛肉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既然牛肉的市場這么有潛力,我們為什么不自己做牛肉供應?”歐長賀說到:“于是在2013年,我們成立了四川歐牛食品有限公司專注牛肉賽道,只做品質牛肉。”
2015年到2019年中國牛肉市場迅速發展。
到2019年,世界人均牛肉消費量為6.4千克,中國的人均消費量約為6.7千克,略高于世界平均消費水平。中國的人均牛肉消費呈增長趨勢,肉牛企業潛力巨大
。全球牛肉進出口貿易主要分為鮮牛肉貿易和冷凍牛肉貿易兩種,在冷凍牛肉貿易中,最大的出口國為巴西,最大的進口國為中國。
歐牛食品在這一大趨勢下,迅速發展,在牛肉產業中原切牛排這一板塊大放異彩。
眾所周知市面上有合成肉一說,很多市面上將肉牛的下腳料進行合成制作成為合成牛排,這種牛排雖然價格低廉,但是品質以及口感都很差,而且對于食品安全這一方面來說也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而歐牛食品只做原切,只取牛肉身上做適合做牛排的西冷部分,品質好、口感好。“我們的企業理念是——只做牛肉的搬運工。我們只做品質牛肉,從產品、安全、服務等方面為每一個顧客負責”歐長賀說到這里眼神充滿了責任和堅毅。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了我們當頭一棒”歐長賀搖了搖頭說到,“企業但是在穩步發展,而疫情打得我們猝不及防。當時不僅是我們歐牛,整個行業都視迷茫的,餐飲店不能開、牛肉堆積、食材閑置。這樣下去,我們堅持不了多久,只能看看新聞,疫情發展的情況…….”
餐飲從2010年開始就已經在大發展時期,而2020年是餐飲行業持續品牌化、連鎖化、聚焦品類細分的一年
。現目前餐飲就是一個大風口,歐牛食品敏銳地嗅到了這一版塊具有的潛力,迅速在餐飲這一版塊展開了思考和規劃。并且立即打開了供應渠道,開啟餐飲食材供應這一版塊。調理肉、預制肉紛紛上場受到了餐飲行業的爭先合作,其中大龍燚、小龍坎、蜀大俠、馬路邊邊等西南王牌餐飲都與歐牛達成了合作。

歐牛的餐飲牛肉食材這一版塊的產值占比迅速從0到50%,成為歐牛食品的支撐性版塊。將歐牛食品從迷茫與躊躇一下拉回正軌。疫情期間公司的產值不降反增,實現了正向發展。
歐牛為什么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調整好戰略,并在新版塊找準發力。這得利于歐牛在牛肉賽道的十余年耕耘,建立了完善的機制和渠道,以及在業內的品質以及口碑,讓餐飲等企業對其品牌有著高度的認可,這成為歐牛食品成功的關鍵。
“在餐飲版塊的發力,我們看到了牛肉市場更多的可能性,疫情對歐牛食品來說不只視一次挑戰,更是一次機遇,讓我們看到了歐牛食品還能有更多大的發展和潛力。而品質,是我們不變的初心”歐長賀笑著說到。

餐飲端的發展給牛肉行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牛肉終端消費5,000億以上的巨大市場必然會成長起類似豬肉產業當中雙匯發展這樣的龍頭企業
。但是目前分散的行業現狀中,沒有一家企業可以說是龍頭企業,所以在未來,牛肉行業的競爭將是激烈的,同時也是值得期待的。
歐牛食品在新版塊的新增長使其在西南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加重。在未來很有潛力去沖擊牛肉行業的前列。
牛肉產業鏈呈現兩極分化特征,上游養殖競爭力較弱,下游消費卻十分強勁(量價雙景氣)
,為此,更看好領先把握消費趨勢、同消費者溝通更好的具有“品牌+渠道”優勢,同時在整個供應鏈尤其上游有前瞻布局的企業。
歐牛食品在2020年開始全面布局餐飲牛肉供應、全牛生肉、熟食牛肉,目前這三大板塊的的產值占比分別是50%、30%、20%。總產值將在2021年實現企業200%的增長。

牛肉產業的趨勢是在不斷發展的,市場也在不斷擴大,消費者對牛肉的需求在不斷上升。歐長賀認為:“
餐飲端的發展帶動餐飲供應的需求,熟食牛肉的即時性更符合現在消費趨勢和習慣,全牛生肉板塊是運用更為廣泛適用將成為未來企業的主要支撐
。”
為了支撐起目前的戰略規劃,歐牛食品已經在國內外開始更多的合作以及食品基地的擴張。在后期的產能和產品將進一步往前,歐牛食品將有更多的發展機遇。
歐長賀說到:“歐牛食品想要做的是一個百年企業,品質永遠是我們的核心,食品做的是安全、是良心。歐牛食品不止于此,我們將深耕牛肉產業,把其作為一個長久的事業付出歐牛人的努力。”這個北方漢子眼中的堅定讓我們相信歐牛食品的未來將有更大的空間。

對于牛肉供應鏈來說上游資源布局十分重要,
供應鏈想要做到更好,海外上游資源布局是最佳模式。
原因在于幾個方面:
第一,“市場在中國,資源在國外”的現實選擇。
第二,國人對牛肉文化和品質認知,使得牛肉業發達國家產品接受度較高。
第三,國外分散養殖+集中屠宰的成熟合作社企業模式,使得掌握屠宰環節,實際即掌握了上游資源,而掌握屠宰環節已經屬于相對輕資產模式。
第四,海外上游布局,能夠改變粗放的分割出口模式,部分大包裝牛羊肉部位如牛肉的肩胛肉、牛腱、肋排等通過改變分割方式在海外直接加工完成后進口
能夠避免二次解凍提升毛利,還能夠獲得副產品(牛下水)增值的潛在收益。
第五,尤其適合國內產業鏈基礎薄弱(上游資源缺乏)的企業選擇作為切入點。
牛肉產業的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且并沒有十分成熟,在這個行業處于上升趨勢時,一定要打好基礎,等待風口的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