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老板內參 王盼 | 文
前幾年,餐飲門店門口排隊,媒體還會報道;這幾年,大家似乎也習以為常了。
節假日更是餐飲排隊的高峰時期,尤其是去年的國慶黃金周和今年的春節檔,“比高速更堵的,是餐廳排隊的隊伍!”
內參君帶各位復盤一下“排隊盛況”:
去年十一,超級文和友等位超30000號。官方微博隨即發布《對不起,歡迎大家來到長沙》的告示,讓整個餐飲行業“躁”起來。據統計,假日期間日客流量平均為6.8萬;四季民福烤鴨,故宮店排隊1000桌。
今年春節期間,蔡瀾港式點心杭州店一天翻臺7輪。等位幾乎是2小時起步!后廚團隊的開工時間直接從6:00提前到凌晨;而老字號們也炙手可熱:知味觀總店,一個黃金周光是肉包就賣了41208只,南方大包售出63153只;
更有河南某景點小吃單日收入狂增30倍……
這成為行業里心照不宣的默契。
而很多餐飲老板,也把門口排隊盛況當作一件榮耀的事,時常在朋友圈都曬曬門店盛況,是對自己品牌、產品的最大肯定。

但目前問題是:有些老板是可以通過各種手段解決門店排隊問題的,可以讓顧客不排隊,但這些老板們就是不解決,仿佛“故意”維持排隊。


:排隊網紅小吃、火鍋。近一兩年,餐飲行業排隊的現象又發生了變化,短視頻、自媒體的興起,讓越來越多的小吃品類映入消費者的眼簾。

很多人認為餐廳排隊這個事沒啥可說的,門店產品好、口感好、品牌力強,自然就有人排隊,排隊說明餐飲干得好,餐飲老板當然希望自己門口天天排隊,這有啥問題嗎?
但你有沒有想過,餐飲老板即使有辦法讓顧客不排隊,但也會”故意“不解決,刻意追求門口排長隊。
排長隊的第一個用處:可以用作營銷的噱頭。
這都是排隊買蘋果手機開的頭,在中國人心中,凡是排隊買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如果餐廳門口排起了長隊,尤其是那種一眼望不到邊的長隊,給外界感覺這家餐廳肯定很火爆,即使沒去過,一定會覺得這家店有過人之處,尤其是充滿好奇心的年輕人,一定會去嘗試的。
另外,排這么長的隊,年輕人不發個朋友圈嗎?商家不發個朋友圈嗎?現代社會人人都是自媒體,伴隨著朋友圈里“到此一游”的打卡,共同為餐廳的流量添磚加瓦。
動不動破紀錄的排隊人數,媒體不感興趣嗎?媒體的報道,讓餐廳更有“流量籌碼”,獲得更多曝光機會。
比如說茶顏悅色,這家新式飲品誕生于長沙,以前很少有人排隊買,因為到處都有,但武漢開店、深圳開店,排隊人數創造了記錄,震驚全國,一下子被全國人民記住了,結果,長沙的門店也開始排隊了。
“用排隊帶動顧客,用顧客創造排隊”,這是一個循環,正因如此,有些餐廳甚至“雇人排隊”,或者用“饑餓營銷”的手段制造排隊現象。
排長隊的第二個理由:就是門店的利潤。
比如說海底撈,即使是餐飲的頭部企業,但財務報表中,純利潤只有9%。
海底撈的租售占比只有2%,意味著門店只有2%的收入是用來付房租的,而業內平均數據為10%-15%。這意味著,很多商場、房東給海底撈減免了租金,正是這減免的部分,為海底撈創造了利潤。
那為什么很多商場和房東愿意給海底撈減免房租呢?因為它能給商超帶來人流,海底撈生意好 ,大家都在愿意去,而且還要排隊,排隊就能讓客人留在商場里,他總要逛逛吧。正是因為海底撈能夠帶來的大量客流,讓它有更多的議價權,能跟房東談判,可以極大地降低房租。
這就是“排隊現象”帶來的隱形紅利。
另一方面 ,如果門口不排隊,那么餐廳的翻臺率就上不去。巴奴毛肚火鍋的杜中兵曾向內參君坦言:在房租、人工、食材等各項成本很高的情況下,火鍋如果不翻3次以上臺,基本是不賺錢的。
要提高翻臺率,那就必須門口隨時有客人等著,一旦上一桌結賬走人,下一桌馬上能開啟。要讓人等著桌,不能桌等著人。
如果海底撈門口沒排隊了,翻臺率下來了,那個9%的利潤,還會有嗎?
所以要把人留在門口,不管是免費的美甲,還是免費的小吃、免費的禮品,最終目的都是把排隊客戶“扣”在餐廳門口,別讓他因為排隊等的不耐煩而走了。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真真1803751826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