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元氣森林發布公告稱,在乳茶的產品標識和宣傳沒有說清楚0蔗糖和0糖的區別,容易引發消費者誤解。
這份道歉聲明一度沖上了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對0糖概念飲品的爭議和關注。
近幾年,由于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0糖”飲品仿佛自帶光環,深受消費者和資本市場的喜愛。元氣森林就是在這股浪潮下崛起的網紅新消費品牌。就在道歉信發布前,元氣森林還對外官宣新一輪融資,投后估值60億美元,一年內漲了3倍。
今天小站想跟大家聊一聊這個火爆的市場,除了“0糖”之外,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趨勢,以及現在的年輕人在飲品消費上都有哪些偏好?
C站選取了近半年來發布的飲料、新茶飲等大熱飲品相關報告,從行業概覽、行業趨勢、消費者洞察及營銷機會四個方面,給你呈現全面的新飲品行業。
本篇為CBNData消費站「新品類觀察」系列第1彈飲品篇。
此前已經推出3期人群觀察,點擊標題回顧「小鎮青年消費觀察」、「Z世代消費觀察」、「新時代新女性消費觀察」。
中國飲品市場有多大?
從現制飲品來看,據CCFA《2020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現制飲品規模約1300億元,其中現制茶飲規模大約為700億元。
軟飲市場相對更大,據Frost&Sullivan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軟飲市場規模約為9914億元,預計到2024年,這個數字可能達到13230億。
市場規模龐大之外,食品飲料的消費逐步從產業側驅動變為了消費側驅動。凱度《2020年中國食品服務行業白皮書(飲品篇)》中提到,中國的食品消費在第一階段以滿足基本需求為主,到第二階段各細分品類開始出現有限選擇,進入第三階段后,消費者的需求更加細膩,倒逼產業端不斷革新,在這一階段,誕生了如三只松鼠、元氣森林、喜茶等新的消費品牌。

??復合功能飲品成為新趨勢,0糖0脂等健康概念走紅
凱度報告提到,混合口味占各類包裝飲品銷售額的比例不斷提高,各類飲品都在推出復合功能新品,比如主打0糖、氣泡、益生菌的飲品。

圖片來源:《2020年中國食品服務行業白皮書(飲品篇)》
不論是現制茶飲還是包裝飲料,健康概念是個大熱風口,出現了更多植物基、0卡糖飲品。奈雪的茶、喜茶就推出了豆乳、椰奶產品,元氣森林氣泡水主打0糖0脂0卡。
你在奶茶店喝到的飲品,可能過段時間就會在便利店買到“同款”瓶裝產品。根據益普索《90后新消費者的茶飲口味喜好及購買行為報告》顯示,現制茶飲一直在某種程度上引導著包裝即飲市場的開發方向。比如,2016年,奈雪的茶推出了霸氣蜜桃水果茶,在2020年,盼盼也推出了蜜桃大紅袍等水果茶。
就目前而言,各類包裝飲品的滲透率遠高于同類別的現制飲品。另一方面,即便分屬兩種不同賽道,現制飲品仍然面臨來自包裝飲品的競爭壓力。因此,不少現制飲品品牌也開始“包裝化”,嘗試以包裝飲品覆蓋更多消費場景,提升滲透率。其中,比較典型的玩家是星巴克,早在2015年就與康師傅合作,拓展即飲咖啡市場。
阿里本地生活大數據顯示,2018年底,新茶飲單店平均單品數僅為40個,但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間,這個數字保持在70-80的高位狀態。
除了加速上新,茶飲店的產品創新也從增加SKU變成了升級。比如將焦糖奶茶中原有的材料用價格更高的波波奶茶替換。

《2020新茶飲研究報告》提到,大部分茶飲品牌都在圍繞飲品品類進行創新。CBNData就提出,聚焦鮮果茶、純茶、氣泡茶酒衍生出了新品類“鮮果氣泡茶”。
2019年,喜茶和奈雪的茶都在部分門店推出了咖啡類飲品。提到,在報告研究的樣本茶飲門店中,咖啡類產品銷售占比為10%。
除了咖啡,茶飲的搭檔還有烘焙類產品,比如樂樂茶、奈雪的茶門店都在銷售歐包,將“茶飲+烘焙”作為一大特色。
據《2020年中國食品服務行業白皮書(飲品篇)》顯示,飲品消費呈現“近場化”趨勢,隨著到家業務和電商渠道加速,近場需求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20年飲品消費的主要場景中,最多的是“即買即飲”(29.5%),有部分人是在辦公地點消費(17.8%),僅8.7%是在餐飲場所中消費。

圖片來源:《2020年中國食品服務行業白皮書(飲品篇)》
現制茶也打破了空間限制,開辟電商渠道。據CBNData《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調研,自2020年奈雪的茶、喜茶入駐天貓后,新茶飲的線上銷售額增長近2倍,新茶飲品牌的店鋪累計瀏覽人數超過了1000萬人,對比前一年增長3倍。
根據阿里本地生活線上數據,新茶飲TOP10品牌在一點城市的門店數占比接近一半,不過從2019年到2020年,三線城市及以下城市門店數占比明顯增加,TOP 10品牌的下沉速度跑贏了整個茶飲大盤。不過,想在下沉市場完全復制一線城市的打法并不現實,且已存在如蜜雪冰城這樣的頭部品牌,靠平價爆款和快速上新力已經占據不少市場份額。據《2020新茶飲研究報告》提出,未來渠道組織力將成為品牌的重要競爭力之一。


??
“解渴”仍是“剛需”,消費者也希望通過飲品獲得快樂
解渴是飲品的基礎功能,但在此之上,飲品也被賦予了“娛樂”屬性原因。《2020年中國食品服務行業白皮書(飲品篇)》提到,近幾年,消費者購買飲品主要購買原因增幅最高的仍是“解渴”,但也出現了“激活喚醒”、“自我獎勵”等悅己性質的消費原因。

圖片來源:《2020年中國食品服務行業白皮書(飲品篇)》
從年齡段上看,購買現制飲品的消費者普遍偏年輕。據凱度消費指數顯示,現制飲品過半銷售額來自35歲以下消費人群,相對包裝飲品來說更為年輕。購買現制飲品的消費人群普遍收入水平也更高,以女性為主。

圖片來源:《2020年中國食品服務行業白皮書(飲品篇)》
無論90后還是90前,在購買飲品前最關注的因素仍然是口味、成分和產品特點。益普索《90后新消費者的茶飲口味喜好及購買行為報告》顯示,90后對比90前而言,對于包裝設計、廣告和偶像代言更為關注。

圖片來源:《90后新消費者的茶飲口味喜好及購買行為報告》
在90后中,茶飲用戶比整體飲料用戶更關注健康。益普索報告顯示,他們中大多數人認為維生素、益生菌代表著健康,購買意愿也更加強烈。
同樣,在CBNData調研中,近七成新式茶飲消費者要求降糖度。
??超8成新茶飲消費者每周至少買一次,品牌忠誠度高
據CBNData《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86%消費者每周至少購買一次。在選購時,67%消費者大多數時候只購買自己喜歡的品牌,偶爾嘗試新品牌,16%的消費者聚焦在自己喜歡的1-2個品牌,只有4%的消費者沒有固定喜好。
??年輕人注重“顏值”,國潮、古風設計增加嘗鮮意愿
年輕人是“顏值”消費者。前文提到,消費者在選購飲品時,逐漸往滿足社交需求、獎勵自我的悅己型消費靠攏。因此,飲品的顏值高低,極大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的消費決策。
益普索報告提到,現在的茶飲品牌會結合時尚色調、原創國風彩繪等元素,以高顏值吸引年輕人,增強他們的嘗新意愿。
圖片來源:《90后新消費者的茶飲口味喜好及購買行為報告》
據咖門報道,蜜菓奶茶推出了“盲盒奶茶”,吸引了不少用戶前來打卡,熱度最高時,單店日營銷額從3000元沖到了1萬以上。其實不止是現制茶飲,在包裝即飲行業,旺旺、銳澳早已推出了相關產品。
“盲盒奶茶”是為了引流,豐富體驗感,為飲品增加社交營銷價值。
本文來源于公眾號《CBNData消費站》
·END·
Q1營收凈利雙增,三只松鼠要從“全國化品牌”向“全國化市場”進軍
洽洽食品助推標準再升級,堅果炒貨行業品質化進程加快
“熱食”變“冷食”,燕麥片從中老年養生食品成為了年輕人的網紅食品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