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有品類無品牌,面臨品類升級的巨大空間,值得再做一遍。毫無疑問,萬億小吃賽道無疑是當下最有
想像力
的賽道。
最近,喜姐炸串的“9平米小店日入7萬”、“1年多900家店”成為最兇猛的小吃“網紅”,吸引了大批圈內人士和行業媒體探究商業模式,餐飲O2O也到南京采訪了創始人王寬。
產品為王的時代,考驗的其實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創新力,品牌創新的速度、成功率以及持續破圈能力都是綜合考量因素。
如何找到小吃品類的萬店超級賽道?十倍速業績增長背后的門頭邏輯?如何打造盈利門店模型?如何將流量轉化成銷量?或許都可以從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01
萬店基因:
結構復雜、出口簡單、大眾化品類
王寬2015年從互聯網電商轉行創業餐飲,從加盟一家麻辣燙開始,對餐飲行業深入了解和思考,并開創了砂鍋+麻辣燙的細分品類,產品賣點以單鍋單煮、每天熬骨湯打底。
通過砂鍋麻辣燙項目的復盤分析,王寬總結麻辣燙的品類痛點:
- 業務復雜度高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開一家麻辣燙店和一家正餐酒樓流程一樣繁雜,毛菜洗凈復雜,凈菜成本高;
- 現做費時不能預制
,出品效率低人效低
,跟不上外賣的要求,一流的人才只能創造三流的業績;
- 產品SKU多達140種,無法精準計量控制成本和毛利率。
做餐飲開門店一定要可持續有成長性,王寬總結出百城萬店的品類基因:結構復雜、出口簡單、毛利高。
具體來講:結構復雜,是指后臺鏈條雖復雜但能被供應鏈全套優化或者能做到供應鏈全配,而出口簡單 ,就是指前端門店操作簡單,不需太繁瑣的流程與經營能力。
內部結構復雜的部分由公司來完成,打包封裝好后統一輸出給門店,所以產品要簡單易操作,從運營上就要解決20-30%的效率問題。
要成就萬店品牌,首選大眾化品類,做到供應鏈全配,門店完全不需操心產品制作,降低復雜度提升效率,這樣才能讓三流的人才創造一流的業績。
市面上的萬店品牌:絕味一個人就能開店,后端結構很復雜,但出口很簡單;而正新雞排全時段經營,是在拿餐飲的毛利做零售行業。
零售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瓶頸,餐飲就是被這2個魔咒拖住了。所以,如何將餐飲和零售有機結合起來,而非簡單的餐品零售化。

在炸串品類上,王寬找到了上述的變量要素,并匹配了相應的資源,相信喜姐也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萬店品牌。
從2019年5月第一店開業,到今年4月底,在沒有大量宣傳的情況下,已經簽約900多家店,每家店的利潤和口碑都還不錯。
這個速度絕對堪稱是互聯網速度,這也是由終到始的”終局思維“,看到企業的未來結局,然后重倉投入all in進去。
02
構建生態位:
炸串界的“蜜雪冰城”、升級版的正新雞排
中國電商經歷了近20年的高速發展,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代表的電商生態已經日趨完善。
這時很多人認為,市場也就這樣了,不會再出現第三家了。但是,拼多多只用了三年的時間,用戶數就超過了三億,締造了一個電商奇跡。
拼多多的快速崛起正是因為選準了生態位,實現了差異化的競爭。喜姐是如何一步步構建自己的生態位呢?
初創企業或者新推出某個產品前,最忌諱看到別人做這個風生水起,就一拍腦門跟著做。要調查好市場,找到差異化的價值,找準自己的“生態位”才能生存。
按照生態位法則,企業要避免與其他企業全方位競爭,首先在產品上要有差異化。
每一個品牌的背后都是創始人關于產品的故事,喜姐的故事也是一部從臭豆腐到炸串的演變史。
什么樣的品類不會發生大變化?就是10年、20年、30年前出現過的品類,一旦有10年以上的歷史了,這個品類就可能不會消失。
在一次長沙考察時,王寬發現,臭豆腐有品類無品牌,一家幾平米的小店日營業額也能做到幾千,甚至上萬,坪效、人效和毛利都非常高,非常理想的經典品類。
但在籌備臭豆腐品牌時遇到了一些問題,一是因為有味道,不太好選址;二是客單價很低,支撐不起核心地段的房租;三是從消費場景來看,消費頻率比較低。
如何優化模型呢?偶然在南京看到一家店賣醬汁豆腐+炸串的組合產品,線上線下生意也不錯。
于是,將臭豆腐品類改炸串+醬汁豆腐組合,選址、客單和搭配的問題,全部解決!大大擴展了喜姐的盈利能力。
王寬的每次變化都是遵循這個邏輯:選擇市場上經過驗證的品類模型,然后進行優化創新。
所以說,當在產品上找到生態位后,還要實時不斷
的
調整自己的品類模型。
喜姐的最終生態位:小吃的消費升級,炸串界的“蜜雪冰城”,升級版的正新雞排。
所以在產品食材上選擇“三高一低”:串串中選擇貨值高、品質高、客單高,消費年齡更年輕。
目前,喜姐的SKU30種,客單價在30元以上,遠高于其它傳統小吃店,且年輕女性為主力消費群。圍繞這一定位,喜姐構建產品關鍵能力:供應鏈。
開第一家店之前,喜姐投了好幾十萬,就合作開了一個工廠?。從??買肉到切配,到腌制穿串,??全部是工廠來做。
王寬認為,供應鏈體系搭建是有必要的,如果不去做這個的話,對產品理解是不夠的。
喜姐還首創了9宮格炸爐,同一時間炸不同的菜品,且都能有其最佳的炸制時間,在保證了產品口感的基礎上,還提高了出餐效率。
喜姐的產品原型源自徐州炸串,特點需要涮醬料,費時效率低,需要改進。
喜姐采
用
了不刷蘸而撒粉的樂山炸串方式,效率高、可外帶、類燒烤,最主要有“走食”屬性,不占堂食還能讓顧客成為流動廣告。
喜姐炸串的出品又融合了北方的手把串形式,10或15塊錢10串??,從而提升了客單價和運營效率。
王寬認為,不能光為了顧客的選擇自由度,降低了門店運營效率,一定要在門店的運營效率跟顧客體驗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另外,還花了10幾萬請知名設計公司設計VI和店面形象,并在取名上花幾萬元去買商標…。
一個好的名字,自帶傳播屬性,而一個傳播過程中會丟失信息的名字,將給餐飲經營帶來巨大的阻礙。
好名字應該具有這樣幾個特性,簡單易記易傳播,同時“喜”作為情緒詞,更能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餐飲從業者都在計算各種成本:店面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但很少有人去計算“信息傳播成本”。
03
改門頭十倍速增長:
8個門店小手術,業績從2000到20000
喜姐炸串第一家店選在新街口的淮海路,新街口是亞洲第一商圈,南京的流量入口。
打造一個品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選擇地標這一流量入口,將流量轉化成銷售。
店的位置也不錯,每天新街口的流量非常大,但就是沒人進店,一天只能賣一兩千塊錢的狀況持續了將近一個月,最低一天才賣了600多塊錢。
▲最初的門頭
當時以為選品問題,但現在復盤總結:門頭不對,采取奶茶店模式逼格很高,設計很高級,就是字太小,顧客不知道賣什么的。
對于開店的王寬只能從生意的角度,二話不說,改!后來門頭歷經8個調整,單日業績從2000提升到20000:
4、文字最大化,不留白邊(喜字還是個錯別字,留糟點話題)
當時自己也覺得很丑,內部??團隊也挺反對的,硬著頭皮把新的門頭掛上去后,一星期營業額就翻了一倍。
王寬還是不滿足,字夠大了,但還不夠亮,遠處還是看不見。就找來廣告公司用“全宇宙最亮的材料”制作新街口最亮的招牌,一度引發城管問責“光污染”。
把原來的藝術范兒的鐵板撤下來,換上新的燈布材料,裝上射燈,并且要求門店門頭位置24h不準關燈,一分鐘都不能浪費新街口巨大的人流量廣告展示。
門頭增加了銷量TOP6產品燈箱,進店率和點單率提升,產品集中度高,供應鏈效率高。
兩個月內,門頭前后撤下來折騰了六次,單日營業額也提升到了10000元。
之前門面就在街邊上,路窄幾個人就能形成排隊效應。但是,在翻新門店時主動往后退了2米,為了保證安全和體驗。
這8次門頭的“折騰”,讓王寬也在內部落下了“敗家”老板的名聲,但營業額卻獲得十倍增長,平均日流水做到了2萬多元。
2019年國慶節期間,當時只有9平方的小店甚至做到了日流水7萬。
所以,企業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店型策略。華萊士華總曾分享創業初期也去學麥當勞的大店模式,但非常不成功,而是要學習麥當勞創業階段當時的店型。
除了重視門頭設計,喜姐的包裝設計也是品牌勢能積累的關鍵點。
喜姐炸串的國潮范包裝設計??很扎眼,識別度很高,整個新街口一條街的人拎著這個袋子,白底紅字的搭配醒目又亮眼,簡直是一個個流動的廣告牌。
最讓王寬意外的是,無數的時尚小姐姐拿著喜姐炸串的袋子合影,發在大眾點評和各種社交平臺上,為其種草積累品牌勢能。
其中大眾點評上一條顧客的的評論,有200萬閱讀量。“200萬閱讀量什么概念?我們在大眾點評上用推廣通的價格平均是1.5元-2元/條點擊,但這一條評論,就相當于300多萬的廣告費!
梁寧說:衡量一個品牌就是看消費者是否愿意拍照,成為品牌之前必須成為網紅。喜姐做出讓顧客自發拍照評論的產品,讓他們來自傳播,讓喜姐品牌裂變發酵成網紅。
04
完善組織力:
連鎖擴張的底層動力
如果要總結喜姐炸串0-1,首店成功的關鍵三要素:選址、取名、品類調整,三者缺一不可。
- 選址
:第一條要求門店必須是核心位置占據城市的制高點,一亮相就是C位。
- 選人:加盟商要有餐飲經驗,然后才是有資金有資源,保證開店成功機率。
2020年,喜姐成功扛住了疫情的沖擊,逆勢開了300家店,今年門店數量更是快速增長。總結100-1000的關鍵動作:
- 完善供應鏈:為保證串的品質,喜姐歷經自串、外包到自建工廠三個階段,并已經在全國有8個分倉,后端供應鏈能服務2000家門店。
企業高速發展,2020年一整年的重心,王寬都放在
搭
組織上,在餐飲和零售行業尋找最優秀的人才。
CEO老馬曾是知名連鎖餐企的副總,當時他正在創業做項目,被‘三十顧茅廬’請來了;副總是家樂福零售高管;四個產品研發都是碩士畢業,并且有海外留學經歷…,都快成了炸串界的‘夢之隊’。
“只有完善的組織力,后續發展才會更有動力,品牌也才有強大的生命力!”王寬說。
05
小結:
做炸串賽道里的“王炸”
尋常的產品千篇一律,有趣的品牌萬里挑一。
從爆紅到長紅,并形成規模化的發展,喜姐為國內競爭激烈的小吃市場,提供嶄新的可能與探索樣本。
伴隨著消費升級浪潮的不斷翻涌,小吃消費升級將爆發出巨大的商業價值,喜姐也將借此獲得巨大的助力。
據悉,喜姐的發展策略采取重點區域密集開店,今年重點布局華南市場,計劃新增1000家店,將迅速在廣州、深圳珠三角、江西福建等地開店。
隨著全國各地新店相繼亮相,未來喜姐實現百城萬店、10萬人創業夢想,真正成為炸串賽道里的“王炸”!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