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上市,千億級航母給餐飲界釋放什么信號?|餐見

    點擊/掃碼報名聽課

    9月26日,隨著海底撈董事長兼創始人之一張勇、首席運營官楊利娟在港交所敲響銅鑼,一直被傳的海底撈赴港上市的消息也終于塵埃落定。

    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發行價17.8港元,開盤價18.8港元,較發行價漲了5.6%,隨后又飆至19.64/股。首日收盤價為17.82港元,較發行價上漲0.11%。海底撈市值亦突破120億美元。

    海底撈的上市為餐飲業帶來哪些信號?

    2016年,海底撈底料獨家供應商頤海國際登陸香港交易所;2017年,海底撈旗下冒菜品牌優鼎優登陸新三板。前有呷哺呷哺、輝哥、小尾羊,今有海底撈,這些火鍋品牌的相繼上市,又為餐飲業釋放出哪些行業信號呢?

    1、品牌梯隊與頭部優勢愈顯

    作為火鍋界的“扛把子”,無論上市與否,近兩年,海底撈從盈收、翻臺率、規模等綜合數據方面都穩坐國內火鍋市場第一把交椅。

    截止至2017年年底,海底撈共有320家餐廳,其中內地296家,海外24家,每年服務客戶超過1億人次。在上市現場,海底撈股東代表茍軼群致辭表示海底撈將借力資本市場,在門店擴展、服務升級、新品研發、新技術運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中式餐飲的國際化、現代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可以預見,在資本的作用下,海底撈的頭部優勢將更加明顯。對于餐飲業來說,站在品牌梯隊的頂端,品牌影響力帶來的溢價空間也愈發明顯。

    2、供應鏈是決勝市場的關鍵

    本次海底撈上市的主體為門店運營,而如今的海底撈早已從火鍋門店成長為一個餐飲帝國。海底撈針對不同的職能成立第三方公司,包括頤海國際、優鼎優、蜀海供應鏈、微海咨詢等在內的公司共同組成了海底撈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它們向海底撈提供食材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輸送人才,店面選址設計等服務。而供應鏈也將成為海底撈接下來保持高速擴張的有力支撐。

    3、特色服務依然是吸引回購的利器

    關于海底撈的“變態服務”,網絡上流傳有很多版本,陪吃、哄孩子、免費剝蝦殼……沒有最“變態”,只有更“變態”。一個關于“海底撈有哪些讓人難忘的服務細節”的知乎話題,瀏覽量就超過4700萬次。在大多消費者看來,服務,才是海底撈最大的特色;吸引人們無限回購消費,形成海底撈獨特品牌文化的也是它的出色服務。就連小米創始人雷軍也曾評價海底撈的服務,不同于服務行業的“標準式”笑容,海底撈的服務員笑容讓人感覺是發自內心的笑容,非常能夠打動人。

    在餐飲業,只有當品牌擁有鮮明的特色,有辨識度的記憶點時,即便在特色之外的其他方面表現相對平庸,也能形成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4、餐飲行業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將更加緊密

    有消息稱,海底撈上市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門店擴張的戰略需求。海底撈方面亦表示,對于上市募集資金的投向,擬將有60%用于擴張,20%用于研發和實施新技術,15%用于還貸,5%作為一般營運資金使用。

    就目前來說,除了大品牌上市之外,融資、貸款依然是餐飲品牌獲得資本的主要途徑。未來,隨著餐飲行業品牌化、規模化進程的持續推進,融資、貸款現象將在餐飲業更為普遍,餐飲業與資本市場的結合也將更加緊密。

    5、二三線市場將成為餐飲業的又一高地

    數據顯示,在海底撈年服務上億人次的總量中,二線城市門店服務客戶數占據53%。在2018年上半年新增的71家門店中,大多數門店亦集中于二三線城市。就數據來看,二三線城市已經成為海底撈的營收支柱,且呈不斷增長趨勢。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就曾表示,在餐飲業“三高”的背景下,向二三線城市擴張有利于降低開店成本。

    縱觀整個餐飲業,不只是火鍋行業,其他餐飲板塊也正在向二三線城市迅速靠攏,在一線城市高運營成本與激烈競爭的雙重作用下,二三線城市成為餐飲品牌擴張必爭的高地。

    上市后的海底撈或將迎來哪些挑戰

    按照海底撈的戰略規劃,在2018年將開設180至220家新店,幾乎相當于原規模基礎上的翻倍增長,海底撈在未來的擴張決心可見一斑。對于上市的海底撈來說,這樣的擴張速度算不上瘋狂,但高速擴張依然或將會為海底撈留下“后遺癥”,為海底撈未來的運營帶來挑戰。

    1、食安問題

    2017年,一篇《臥底海底撈:老鼠爬進食品柜,火鍋漏勺掏下水道》的報道讓海底撈遭遇信任危機。雖然事后海底撈通過出色的公關戰術阻止了事件的持續發酵,但此次食安事件依然成為海底撈不可磨滅的負面印跡。無獨有偶,日前,受“老鼠門”事件影響,呷哺呷哺的股價大跌,兩個交易日市值蒸發約15億港元。

    未來,隨著門店規模的增長,管理難度的提升,食安問題依然是包括海底撈、呷哺呷哺在內的餐飲品牌的重頭大戲,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讓食安問題成為品牌發展的“十字路口”。

    2、資本依賴風險

    門店擴張,一應的成本也隨之增加,特別是在當下物業成本與人工成本快速增加的大環境下,海底撈對于資本的依賴也會愈發明顯,資金壓力將是海底撈在擴張路上不得不面對的一大問題。

    3、新型服務與“山寨”模式對海底撈核心競爭力的沖擊

    生態餐廳、機器人餐廳……各類跨界餐廳的出現,以及新興科技與餐飲業的融合,隨著餐飲業的持續發展,新型服務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人群。對于以特色服務取勝的海底撈來說,也必將面對新型服務對其核心競爭力的沖擊。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模仿者與山寨者的出現,也將會進一步弱化海底撈特色服務的優勢。

    位于北京的一家還未開業的店中,海底撈正在對新的智能設備進行內測。來自“勺子課堂”的消息稱,海底撈聯合松下打造出了這間智慧餐廳,由機械臂、送餐機器人組成全自動門店。

    4、管理難度

    目前,海底撈5萬多名員工中,服務員占據90%。海底撈極致服務的背后,就是這5萬多名員工的辛勤付出。在海底撈的管理理念中,做服務業,只有企業對員工好,員工才愿意發自內心對顧客好。

    海底撈有著成熟的“師徒制”激勵政策,即每位店長去開新店時,在老店選一名徒弟升任店長,他們即形成了正式的師徒關系。與此同時,店長不僅可對本店享有業績提成,還能從徒弟、徒孫管理的門店中獲得更高比例業績提升,由此形成員工之間利益綁定與裂變。然而,依然不能否認的是,擴張帶來的基層員工的持續擴充將會讓管理難度翻倍增長。

    參某說

    在招股書上,海底撈特意強調其服務的價值:“我們相信服務是鑄就我們品牌的基礎,也是使得海底撈如今獨樹一幟、并如此成功的原因。”海底撈的服務就是它的“人設”。

    向海底撈看齊,擁有鮮明特點的“人設”就是一個餐飲品牌成功的起點,是完成品牌化、規模化轉身的基礎,亦是未來躋身品牌梯隊高層,吸引資本關注的核心競爭力。擴張也好,上市也罷,對于海底撈與投資者來說,裂變的是規模與價值,不變的是其品牌基調;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有了資本支持的海底撈持續不斷通過創新與改進趕超消費期望值,有這一點,就夠了。

    原創聲明:本文由餐飲界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www.canyinj.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RIO西少爺肉夾饃新餐飲創新營銷胡桃里

    云味館日本研修蠔門九式|西尾抹茶|石客照明熊貓設計|世界杯營銷|丸龜制面|西貝|沙縣小吃

    中式快餐|跨界組合|淡季營銷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DYY1211-


    點擊“閱讀原文”,立刻報名!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24.html

    (0)
    上一篇 2018年9月27日 22:28
    下一篇 2018年9月27日 22:4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