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Kuaibao
日前,網上發布一則消息引起網友熱議,長沙一名不到三歲的男孩小明被媽媽帶到鄰居奶茶店玩,孩子手伸進封口機感應區啟動了封口機。造成小明右手三根手指及左手從手腕外完全被切斷。事后媽媽悔恨交加,稱意外只是一瞬間,出了事沒有后悔藥吃。網友留言無不對孩子的遭遇痛惜不已。
全自動封口機真的如此可怕?近日,我們前往專業設備供應公司進行了解,對全自動封口機進行全面了解。
▲點擊觀看視頻
01PART ——
封口機“咬”手多有發生
類似事件并非個案,2014年,蘇州八歲女孩在媽媽的奶茶店里幫忙,操作封口機時左手卷進機器三根手指被切斷,后雖經醫院搶救,但因創口被封口機高溫燙傷,已經無法接回。
據揚子晚報報道,當天在蘇州常熟練塘鎮上的一雞排店內,放寒假在家、幫媽媽打點奶茶生意的八歲女童,在用封口機給奶茶封口時,左手的三根手指被封口機給硬生生切了下來。
據女童媽媽錢女士介紹,她家店里的那臺封口機是前面那個店主連同店面一起盤給她們的。在正常情況下,她們的一般操作流程是,首先把奶茶沖泡好,然后將奶茶放在封口機的下模滑板上,再然后,要用手將下模滑板推入到封口機內的確定位置,封口機上面的封口模板就會自動壓下來,這樣就將奶茶杯的封口封好了。
錢女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由于受到巨大驚嚇,目前小亞亞已經無法回憶事發當時的具體經過和細節。不過,根據她的推測,當時應該是亞亞把奶茶沖泡好,上機封口時,手沒有及時從封口機里拿出來,被上面自動壓下來的封口模板硬生生切斷。
據主治醫生熊勝介紹,由于斷指無法接回,小亞亞的左手至少要喪失10%的功能。“當然,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這次傷害對她外形和心理的影響可能會更大。”
類似悲劇并不止這一起,本報記者在百度上搜索“封口機傷人”,能查到多起類似事故。同是今年,杭州也是一名兩歲半小孩的右手四指被封口機切斷,皮膚被機器190度的高溫燙傷。
2017年,浙江桐廬一個四歲小孩也是由大人帶到奶茶店玩,孩子對封口機十分好奇,趁大人不注意伸手去摸,不料一摸之下機器自動運轉,小手被卡進去燙傷。醫生診斷,孩子左手軟組織三度灼傷,后期需要進行植皮修復。
2018年,成都兩歲半女孩左手被封口機壓傷,四指手指肌腱離斷性損傷,經搶救四指成功接回,但醫生擔心孩子以后的手功能會受影響。
即使是成年人被封口機壓傷、燙傷的事故亦不鮮見。2017年,貴陽一名23歲奶茶店女員工在操作封口機時,右手也不慎卷進機器被燙傷。
02PART ——
千萬別圖省事違規操作
據媒體報道,2014年蘇州那起安全事故是因為奶茶店違規改造機器造成。據該店員介紹,她們店內的封口機為全自動式,只要店員將奶茶杯放入下模滑板內,下模滑板就會自動退回到封口機內的固定位置,上面的封口模板就會自動下壓封口。
“其實,我們的封口機入口處有一個安全擋板,一旦碰到異物,封口機就會自動停止工作。不過,可能是我們的茶杯比較高,經常出現茶杯被自動往里送時,碰到安全擋板造成工作受阻。所以我們后來就將這一安全擋板進行拆除,結果就造成了那起安全事故。”
03PART ——
行家建言:規范和效率不可本末倒置
上海乃士餐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經理彭柱林向本報記者講解了封口機的工作原理及事故發生的幾種可能性及防范方法。他說,封口機是通過給封口膜加熱,密封杯口再切掉多余封口膜,最后退出杯子完成操作。
現在品質較好的封口機基本都設有手動及全自動操作。全自動模式下,操作者只需將杯子放進杯架上,杯體觸碰到感應壓條后,機器就會自動完成熱壓、切膜及退出一系列工作。手動模式下,操作者放好杯子后,還需要按下啟動鍵機器才會啟動。一般為節省操作時間,奶茶店幾乎都選擇全自動模式操作。
他介紹,一般全自動風口機在設計時就預設了多層安全防護功能。以乃士的機器為例,封口機兩側的間隙為1.2厘米,一般成年人的手指無法塞進封口機里;杯子封裝區有一個安全擋板,與杯口間隙處為2.1厘米,在正常操作下可以擋住手,不會被帶入機器內。如果操作者放置奶茶杯時沒及時將手拿開或杯子放置不正確,機器啟動后會觸碰安全擋板,機器會馬上停止工作。
上述事故發生的原因基本都有違規操作的現象,如直接將手放在杯架上觸發機器啟動,而操作者又沒有及時將手抽離出來,造成手與杯架一起卷入熱壓切膜區。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操作者違規改造機器,拆下安全擋板,使機器失去保護功能。
彭柱林說,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奶茶封口機種類繁多,最便宜大概只要400元左右,而貴的則需要數千元。一些廉價不合規的封口機生產時偷工減料,不設置安全擋板或間隙過大或減少操作流程等,也會埋下安全隱患。
///
隨著茶飲行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店內設備也越來越多,大功率、高溫高速設備大量進入茶飲行業,如大功率電磁爐、開水機、攪拌機、封口機、搖搖機等。經營者一定要保持足夠的安全意識,非設備操作人員不得進入操作區,操作人員要嚴格按規范操作。
部分茶飲品牌有時片面追求效率,減化操作、擅自改造設備以提高效率,卻不知這是為自己和品牌挖了一個巨坑,也為自己和他人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
ARTICLE
文章
汪健
EDITOR
編輯
木果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