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事件 | 又一企業因食品安全事件人設崩塌?2天時間,市值蒸發15億港元!

    掃碼訂閱專欄

    一家消費者耳熟能詳的餐飲連鎖企業呷哺呷哺 ,因為一次食品安全事件,2日市值蒸發15億港幣!

    9月6日,馬先生一行人在山東濰坊泰華新天地呷哺呷哺就餐,吃到一半,懷孕的妻子從火鍋底料中撈出了一只老鼠!沒錯,是一整只老鼠!

    事發之后,呷哺呷哺的態度堪稱“毫無誠意”。提出給予當事消費者 5000 元的一次性賠償,絲毫不顧及當事消費者中孕婦以及胎兒的安全。9月8日呷哺呷哺發布了一則同樣毫無誠意的官方聲明之后,索性又反悔把聲明刪了。很快,監管介入。

    “人設”崩塌?

    創業二十年以來,呷哺呷哺創始人賀光啟都被媒體塑造成了這樣一個人設形象:勤奮刻苦的富二代,舍棄家族珠寶事業,用預見性的眼光一力開啟了小火鍋市場的巨頭事業。

    事實上,在最初的發展階段,賀光啟確實與這個人設形象十分符合。賀光啟出生于臺灣珠寶世家,卻沒有子承父業,在33歲的時候來到北京,憑著敏銳的商業嗅覺發現了一個商機:火鍋。當時北京的火鍋還以炭燒和煤氣為主,在清潔能源的趨勢下,賀光啟意識到這一火鍋模式大有被顛覆的空間。

    于是,賀光啟從臺灣購買幾十臺電磁爐,并以此為賣點,在北京西單開了第一家店。賀光啟給它取了個店名,“呷哺呷哺”,閩南話中是“涮鍋涮鍋”的意思。等待賀光啟的卻是嚴重的水土不服,這種一人一個小火鍋的新興模式并沒有被消費者立刻接受,一天竟賣不出3個鍋,幾個月下來不足60鍋。

    轉機出現在了誰也想不到的一個關鍵時期:非典時期。當時,人心惶惶,十店九關。賀光啟卻敏銳地發現了呷哺呷哺反其道而行之的亮點:一人一鍋,非典染不上!呷哺呷哺在非典時期相當討巧,來店就餐的人與日俱增,賀光啟花1萬元在1039北京交通廣播里打出廣告:“今天你呷哺了嗎?”,一時聲名遠播,在當時創下了日客流量2000位的就餐記錄。

    2014 年,急速擴張的呷哺呷哺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交易,被稱為“連鎖火鍋第一股”,一時風頭無限。

    2016年,呷哺呷哺以4天一店的速度擴張超過640家,遍布八個省份31個城市,在火鍋市場一片紅海,逃離、縮減規模下,“呷哺呷哺”卻一路“反殺”,凈利潤為3.72億元,同比增長38%。

    已經占據小火鍋市場 50% 份額的賀光啟在當時野心勃勃,公開宣稱呷哺呷哺對標的不是任何一家火鍋店,而是肯德基!只要有肯德基和呷哺呷哺同時在的地方,呷哺呷哺就要比肯德基多開一家店!

    風光背后的三個危機

    一方面是快速擴張,而另一方面,隨著市場消費節奏習慣的變化,呷哺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1、成本控制難

    控制成本曾經是呷哺呷哺引以為傲的優勢,這得益于呷哺呷哺獨特的快餐式U型吧臺及U型椅子設計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用餐空間,顧客集中使得平均每個服務員可同時服務10-12名顧客,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

    而菜單設計上也以快餐式的簡單為主,“呷哺呷哺”標準化、流程化的菜單設計省去了廚師成本。然而,在近年來消費升級的浪潮中,呷哺呷哺也被迫轉型,做起了高端火鍋和“輕正餐”形式的火鍋。以上海日月光的一家呷哺呷哺為例,青磚墻、梅花、屏風通通上陣,還有浮雕石獅和景觀炭火,和之前的快餐式餐廳相去甚遠。

    從裝修、菜單、到人工,呷哺呷哺都越來越往“高級感”方向走,隨之而來的就是成本的大幅上升。2018年中期, 摩根大通表示,呷哺呷哺成本的上升可能在未來一年內持續,但需求卻開始放緩,摩根大通決定下調其目標價,今年至 2020 年的盈利預測也隨之下調。

    2、從“沒有對手”到“遍地是對手”

    賀光啟曾經為之驕傲的最大一點就是,在小火鍋這個細分行業中,呷哺呷哺堪稱“沒有對手”。在賀光啟眼中,呷哺呷哺在快餐上比肯德基更正式,在火鍋上比海底撈更快捷,沒有一家對手可以替代自己。

    然而,賀光啟沒有料到的是,就在近年中,橫刀殺出了另一個看似無關、實則實力雄厚的對手:便利店!近年來,便利店異軍突起,店中賣得最好的就是“快餐”,包括各類盒飯、輕食、色拉、關東煮等。呷哺呷哺的精準目標群體正是“白領一族”,而便利店中賣得最好的那一類快餐也正是白領一族的最愛。

    在與便利店的廝殺中,呷哺呷哺很快發現了“小火鍋”這一特殊品類給自己拖了巨大的后腿。吃火鍋再快,快不過便利店快餐,對白領來說,可以接受天天吃便利店快餐,卻不太能接受天天吃火鍋,畢竟時間太寶貴了。 至此,呷哺呷哺最引以為傲的“快餐式火鍋”也遭遇到了全面圍堵。

    3、極速擴張,食品安全的隱患

    賀光啟曾經驕傲地表示,我們的食材全部來自于300家農村供銷社,木耳是東北的、海帶是福建的、豆皮粉絲是山東的……“呷哺呷哺”在全國有130條物流線路,為全國52個城市的550家餐廳提供每日配送。

    然而,在急速擴張下,呷哺呷哺卻在食品質量上全面失守。在人民日報微博上,呷哺呷哺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被點名批評絕不僅僅是這一次。此前,已多次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餐桌上蟑螂遍地爬”等問題。“老鼠門”事件發生后,據監管部門表示,餐廳存在加工區地面有積水,部分蔬菜供貨商資質索證不全等問題。與多年前賀光啟表示的“供貨安全”之詞形成鮮明對比。

    對于此事,

    你怎么看?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來源:財經早餐

    輯:兩只魚 | 統籌:鶴九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RIO西少爺肉夾饃新餐飲創新營銷胡桃里

    云味館日本研修蠔門九式|西尾抹茶|石客照明熊貓設計|世界杯營銷|丸龜制面|西貝|沙縣小吃

    中式快餐|跨界組合|淡季營銷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DYY1211-


    點擊“閱讀原文”,立刻報名!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65.html

    (0)
    上一篇 2018年9月19日 22:35
    下一篇 2018年9月19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