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線的餃子店老板上篇文章說到了自己開業太火爆,忙到深夜包餃子的事情。留言里有老板就擔心,說包餃子是不是個問題呢?老板視角太獨特,別人生意太火爆了,也成了問題了。不過,老板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我在跟餃子店老板交流的時候也是尤其關注他這方面的工作,就是如何讓餃子的生產效率更高,好在老板這些年都在研究這個問題,而且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下面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對中國餃子市場的一個框架性的描述,讀起來很暢快淋漓,從這篇文章,你可以感受到老板深厚的功力,是個好師傅。這個項目推出以來,一直沒有個正式的名字,是不是可以起名“找師傅”?口號就是“有個靠譜師傅,幫你少走彎路”。所謂師傅,就是不僅要教你技術,還要教你運營。先讀文章吧,讀了之后你就知道如果你要進入一個陌生領域,師傅有多重要了。
我開餃子店是去媳婦東北老家學習的,因為媳婦有個表弟是專門在大酒店給人調餡的。東北的店都是飯店開餃子館,就是飯店里也賣餃子,大型酒店、賓館都會賣餃子,小舅子就是去給他們調餡,別的不管。他介紹我去了三個店學習,每個店我呆了一周,也幫忙干別的活,為了學習不同的方法和經驗,也是花了不少學費,主要當時小舅子說開店和在家里包餃子不一樣,一定要標準化,還要找準自己的定位。
學習過程中發現,東北餃子主要是當主食和快餐吃,而且品種花樣繁多,真可以說沒有什么不能當餡的。
東北確實是地大物博,沿海城市,有海鮮餃子,山區特色有蔬菜、野菜、山珍菌類,還有內陸靠近內蒙草原,還有特色牛羊肉餡,而且東北人對餃子都有特殊的好感。因為歷史原因,全國都認為東北的餃子是最好吃的,認知度非常高,就像蘭州拉面,沙縣小吃一樣,基本哪里都能看到東北餃子店。
因為我媳婦是東北的,我差不多每年都會去一次東北,陪媳婦回娘家。以前全國各地跑,好多城市都有個把朋友,每到一個地方當然也會到處去逛逛,自從開了店后,我每到一個城市都會去逛夜市,美食街,商場美食城等地方。發現有餃子館我都會去吃,餃子不一定要餡的品種多,有時只需要一種,只要能做好了都可以開一家排隊才能吃到的店。
我見過一家只賣煎餃的,就三種餡,就一個大鍋一直煎,店里三個人,一個人包,一個人煎,餃子下鍋后不得等一會嘛,等的過程中,煎的那個人也幫忙去包,一個人賣。中午飯點時,我排了40分鐘才買到。但我覺得還是帶菜的煎餃更好吃,就像菜盒子,煎出來的餃子都帶有菜的香味。菜餃子煎出來保存了菜本身的顏色,味道也更鮮美,煮的和蒸的,菜出來都會變點色,總感覺美觀和口味都會差點。
還有蒸餃,就像上海、蘇州那種湯包店一樣。非常大的店,有幾十張大圓桌,后廚十幾個人,就一直忙,賣的只有蒸餃、粥、小咸菜這些簡單的食品,但吃客絡繹不絕。可能是因為蒸這種方法保持了海鮮食材本來的味道,吃起來口感和味道都特別好,我最愛的就是海鮮蒸餃和鲅魚蒸餃。
像豬肉大蔥,牛羊肉這種肉量比較多的,我覺得還是煮出來比較好吃。
我們江西包的餃子,肉非常柴,一點都不嫩滑。我在店里也經常會有顧客問我為什么他的自己包的餃子肉都柴,這些都是有技巧的,也跟跟調餡方法相關。
還有蒸餃,有很多人做出來的蒸餃皮都會有白茬,會黏牙,這些我在課程里都會講到解決方法。
有時候到一個地方,看到好的店,我都會多停留幾天,能看到的就看,或跟老板聊天。技術好的我找熟人花錢也給學來,解決很多技術難題,這些年在學習方面也花了不少錢,基本每年都有幾千或上萬花在學習改進上。
現在很多連鎖店都明檔操作,比如喜家德,大娘水餃這些個品牌,全國也有幾百家店,我每次都在他家窗口站兩個小時以上。有一次在沈陽喜家德店里,店長來問我幾次是不是要吃餃子,我也進去吃了,后來發現店長是媳婦老鄉,跟她聊了一天,也學到好多東西。
北方人喜歡吃蘸料餃子,南方好多地方喜歡吃湯餃子。我們江西,廣東這塊就喜歡清淡,江浙滬愛甜口,湖南、四川愛吃香辣,西北人要吃酸湯餃,這些我都能做出適合的口味。
這兩年在餃子皮上,我研究很多,也去了些做速凍餃子的工廠,市場賣餃子皮的小作坊,制作餃子機器,和面壓面,搟餃子皮的機器。終于讓我研究出一個用機器制作餃子皮,口感和手搟餃子皮基本沒有差別的方法。直接讓店里減少了兩個人工,少了兩個人的工錢,一年多收入好幾萬。當時賣機器的廠家還說他們的機器達不到我的要求,我也是買回來后和他們的技術員微信聯系了兩個月后才試出來的。這個試成功后,速度提高不少,還不會像市場賣的餃子皮那樣有缺陷,等于調餡和出皮都標準化了,員工也更好培訓,現在我不怕員工流失,我還有更多時間抽身出來對未來更好的計劃。現在我都很少待在店里,基本都交給店長打理了。
我在開店筆記群里認識了幾個開店賣餃子的老板,我們溝通交流經驗。本來說五一去福建一個賣沙縣蒸餃的老板和他一起研究包餃子機器,因為疫情防控,一直沒有去成。那位老板從擺攤到開店,我們學習開店筆記內容,雖然沒見面,但很聊得來。他也是生意很好,要包很多餃子,需要解決人工的問題,但機器又達不到理想的口味。要是我們研究成功,開工廠都可以讓口味超過思念和三全水餃。
………………………………………………….
尋找“小而美”:餃子店即將上線:
接下來上線的第二個項目是餃子店,想學習餃子技術開餃子館的老板請關注起來,7月3號晚上8點將邀請餃子館老板出來介紹餃子項目的方方面面,有興趣的老板到時就可以報名了。
直播會在下面這個釘釘群和我的微信視頻號(開店筆記-老陳說開店)進行。
下載一個釘釘,用釘釘掃描進入釘釘群,用微信掃碼進入視頻號:
學習的內容包括:
1.開店所需設備介紹。
2.和面(加配方)
3.調肉餡(加配方)
4.包餃子的方法
5.煮餃子的方法
6.大骨湯和醬大骨制作
7.調制各種餡的方法
8.手搟面條的制作方法
9.炒炸醬和面條鹵料的方法
10.涼菜制作
11.辣白菜制作方法
12.餡餅,韭菜盒子制作,帶煎餃子方法
13.煮面的方法
14.石鍋拌飯,炸醬拌飯制作
15.餃子各種蘸料制作(秘制配方)
熬制過程做以下內容.
以下內容有條件贈送(第一批報名的人)
16.朝鮮冷面制作
17.小餛飩制作和煮制方法
18.南昌拌粉
這是技術部分,還有店鋪的運營方面的容易,清單太長我就不列了。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014.html